三界之中,无人不知齐天大圣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曾以一己之力,将天宫搅得天翻地覆。
众仙神皆以为,这石猴之祸,始于他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大。
然,鲜有人知,在那熊熊燃烧的八卦炉中,在足以熔金化铁的三昧真火里,一段被掩盖了千百年的惊天秘闻,曾由道祖太上老君亲口揭示。
这段秘闻,关乎孙悟空的师承,关乎他那位神秘莫测的师父——菩提老祖。
为何老祖在悟空下山前,会立下那般狠毒的誓言,严禁他泄露师门半字?
真的是怕这泼猴惹祸上身,连累自己吗?
事情的真相,远比三界众生想象的,要复杂和恐怖得多。
那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警告,更是一道维系着三界平衡的无形枷锁。
而这背后所隐藏的,是一个连玉皇大帝都为之忌惮的,关于“道”与“法”的终极秘密。
01
八卦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流转,烈焰升腾。
孙悟空被投入其中,捆仙绳早已被烧断,但他四肢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死死地禁锢在炉心。
这炉中之火,非同凡火,乃是太上老君采集天地精华,炼化而成的六丁神火,专烧世间万物的“神、气、精”。
饶是孙悟空炼就了金刚不坏之体,在这神火的灼烧之下,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皮肉之苦,尚可忍耐,但那火焰仿佛带着某种意志,不断地灼烧着他的魂魄,炙烤着他的记忆。
往事一幕幕,不由自主地在眼前浮现,那些花果山的快活日子,那些闯龙宫、闹地府的嚣张岁月,最终,都定格在了一座仙山之上。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那是他一生之中,最无忧无虑,也最得大自在的一段时光。
他忘不了,自己初到山前,被仙童喝阻,却凭着一股痴心,在洞外苦等数月,最终得以拜入师门的场景。
他更忘不了,那位看似威严,实则慈祥的师父——菩提老祖。
老祖的教诲,仿佛还在耳边。
他并非像寻常师父那般,一开始就传授大法,而是先教他言谈举止,洒扫应对,磨了他七年性子。
直到他某日半夜三更,悄悄跪在师父床前,师父才在他头上敲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门关上,算是默许了半夜三更,从后门传他大道。
那一夜,师父所传的,并非寻常仙法,而是一种他从未听闻过的大道真解。
那法门,似乎与天地间任何已知的修行体系都截然不同,它不敬天,不礼佛,不尊神,只求一个“本心如一,万法自生”。
在方寸山的日子里,他学得如痴如醉。
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七十二变,变天,变地,变神,变鬼,无所不能。师兄弟们待他也极好,大家一同在松下下棋,在竹间对诗,在月下论道。那时的他,还不是什么“齐天大圣”,只是一个名叫“悟空”的顽皮猴头。
八卦炉中的烈焰,将他的思绪烧得越发清晰。他想不通,那段日子如此快活,为何师父在最后,却那般绝情,将他逐出师门,并立下那般毒誓?
是啊,为什么?
这个问题,从他离开方寸山的那一刻起,就如同一个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这些年来,他闯下无数祸端,上天入地,无人能敌,可他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块地方是空虚的。他遵守了誓言,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灵台方寸山”,提起过“菩提老祖”。
但他心中的那个谜团,却随着他的本领越来越高,而变得越来越大。
02
记忆的潮水,将他带回了那个改变他一生的清晨。
起因,不过是一件小事。他因在师兄弟面前卖弄新学会的变化之术,将自己变成一棵松树,引得众人喝彩,那喝彩声,却惊动了正在讲道的菩提老祖。
师父将他叫到跟前,没有责骂,只是平静地问他:“悟空,我问你,你这变化之术,可愿传于他人?”
他当时不解其意,傻乎乎地回答:“师父传我,我岂敢私藏,有谁愿学,我便教他。”
就是这句话,让师父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那是一种悟空从未见过的凝重,那目光深邃得如同万年寒潭,里面蕴含着他完全无法理解的复杂情绪,有惋惜,有不舍,更有……一丝深深的恐惧。
“你过来,”师父的声音低沉而又沙哑,“我传你道法,原是让你修身养性,保全性命,你却拿来当众卖弄,可知已犯下大忌?”
“师父,弟子知错了!”他慌忙跪下。
“你不知道。”菩提老祖摇了摇头,长叹一声,“罢了,罢了,你的缘法,也只能到此了。你……下山去吧。”
逐出师门?就因为这点小事?悟空当时完全懵了,他抱着师父的大腿,苦苦哀求,泪如雨下。他以为师父只是气他,罚他,却没想到,师父的决心,坚如磐石。
“我这里,是断然不能留你了。”菩父老祖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你快快离去,迟了,恐有祸事!”
见他还不肯走,老祖的语气,陡然变得狠厉起来,那股威压,让他这天不怕地不怕的石猴,都感到了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万劫不得翻身!”
万劫不得翻身!
这句话,如同九天玄雷,狠狠地劈在了他的心上。他知道,师父绝非戏言。那股言出法随的威势,让他毫不怀疑,只要自己敢泄露半个字,那万劫不复的下场,便会立刻降临。
他只能含泪叩别,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那座他生活了十年的仙山。
此刻,在八卦炉中,回想起这番场景,孙悟空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那份恐惧与不解。他现在是齐天大圣,自诩三界之内,少有敌手。可他明白,若是师父真的要罚他,他恐怕连一丝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师父啊师父,你到底在怕什么?你怕的,真的是我连累你吗?可这三界之中,又有谁,能让你感到害怕?
这个问题,无人能解。而他即将被这六丁神火化为灰烬,这个秘密,似乎也要永远地被埋葬了。
03
兜率宫内,八卦炉旁,太上老君手持芭蕉扇,神情淡然,似乎对炉中发生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周围的仙官童子,一个个都面露喜色,低声议论着。
“这妖猴,总算要伏法了。”
“还是老君法力无边,这六丁神火,便是大罗金仙也扛不住,定能将这妖猴炼成一滩脓水。”
玉皇大帝派来的使者,也站在一旁,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的微笑,静候佳音。在他看来,捉拿孙悟空,是天庭众神之功;而炼化孙悟空,则是道祖太上老君之功。无论如何,这场闹剧,都将以天庭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然而,他们都未曾注意到,太上老君那看似古井无波的眼眸深处,闪过了一丝无人能懂的,深深的忧虑。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八卦炉那厚重的炉壁,直接看到了孙悟空的元神深处。
天庭众神,包括玉帝在内,都以为他们愤怒的,是孙悟空偷盗蟠桃、金丹,扰乱天规,挑战了天庭的威严。
但只有太上老君这等混元圣人,才看得明白,天庭真正恐惧的,并非是孙悟空的行为,而是他所使用的“法”。
是的,是“法”。
孙悟空的神通,太奇怪了。
它不属于道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神通体系,虽然名头相似,但其根源的“法理”却截然不同。道门的法术,讲究的是“顺天而行”,是借助、引导天地间早已存在的法则,为己所用。施法者,是法则的“使用者”。
但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却带着一种蛮横的、不讲道理的“创造”意味。他似乎不是在“使用”法则,而是在用他自己的意志,强行“扭曲”和“改写”法则。
他想变,就能变,心念一动,便可无中生有。他的筋斗云,更是霸道,所谓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并非虚言。老君能感觉到,悟空在翻筋斗的那一刹那,其自身的存在,是真的短暂地“脱离”了三界法则的束缚,进入了一种“无”的境界,然后再凭自己的意志“回归”。
这种“法”,已经超出了天道所能理解和容纳的范畴。
这才是玉帝真正必杀孙悟空的理由!
一个不受天道法则约束的存在,对于以“维护天道秩序”为己任的天庭来说,是比任何洪水猛兽都更可怕的威胁。
“唉……”老君在心中,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当然知道这“法”从何而来。普天之下,三界之内,敢传授,且能传授这种“逆道之法”的,只有那一位。
那一位,隐居于世外,不入仙、佛、神、圣之名录,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禁忌。
“痴儿,痴儿,”老君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望向了那遥远的灵台方寸山方向,“你这一步棋,走得太险了啊。”
他手中的芭蕉扇,轻轻一扇,炉中的火焰,陡然变了颜色。
04
炉中的六丁神火,在老君的催动下,火势猛然一变。
火焰不再是单纯的赤红色,而是从内芯,生出了白、黄、蓝三色火焰。三色火焰盘旋交错,化作一朵朵莲花形态,散发出一种足以焚尽元神,燃却因果的可怕气息。
三昧真火!
这才是八卦炉真正的杀招!
此火一出,孙悟空的金刚不坏之体终于开始出现了松动。他感觉自己的魂魄,像是被无数根烧红的钢针穿刺,那种源于真灵深处的痛苦,让他忍不住发出了震天的嘶吼。
在这极致的痛苦之中,他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各种光怪陆离的幻象,开始在他眼前交替出现。
他看到了花果山,却见满山都是枯枝败叶,猴子猴孙们的尸骨堆积如山,都在无声地控诉着他。
他看到了东海龙宫,老龙王跪在他面前,泣血哀求,说他夺走的定海神针,乃是四海龙脉的镇物,神针一失,四海将永无宁日,万亿水族将流离失所。
他看到了地府,十殿阎罗的生死簿上,因为他的胡闹,阴阳秩序大乱,无数孤魂野鬼无法投胎,在地府之中日夜哀嚎。
这些幻象,都是他种下的“因”,此刻在三昧真火的催化下,化作了噬心的“果”,疯狂地攻击着他的道心。
“妖猴!你可知罪!”
“你罪孽滔天,万死难赎!”
一声声的怒喝,仿佛来自三界各处,汇聚成审判的洪流,要将他彻底淹没。
孙悟空的意识,在痛苦和愧疚中,开始渐渐沉沦。他那桀骜不驯的意志,第一次,开始动摇了。或许,我真的错了?或许,我真的罪该万死?
就在他的精神即将崩溃的刹那,所有的幻象,突然如潮水般退去。
眼前,只剩下了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
而在火海的对岸,一个熟悉而又遥远的身影,静静地站在那里。
那身影,穿着朴素的道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师父——菩提老祖。
师父的幻影,就那样静静地看着他,眼神无比复杂。没有了当年的狠厉,也没有了初见时的威严,只有一种深沉的,化不开的悲悯与无奈。
“师父……”孙悟空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抓住那片衣角。
那幻影似乎察觉到了他的举动,缓缓地摇了摇头,嘴唇翕动,似乎在对他说着什么。
但孙悟空听不到任何声音,三昧真火隔绝了一切。他只能看到师父的口型,在不断地重复着。他拼命地辨认,用尽了全部的心神,终于,他看懂了。
师父在无声地对他说——
“快……走……”
“不要……说……”
这两个词,如同两道惊雷,在他即将崩溃的灵台识海中炸响。为什么?都到了这个时候,您还在担心这个?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
05
“轰——!”
三昧真火的威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孙悟空感觉自己的仙体,终于开始出现了融化的迹象,他的意识,也被烈火烧得只剩下最后一丝清明。
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他不甘心!他可以死,但他不能死得不明不白!他要知道那个困扰了他五百年的答案!
“啊啊啊啊——!”
强烈的执念,让他爆发出了最后的潜力。他那被禁锢的元神,竟然在三昧真火的极致压力下,发出一声响彻兜率宫的怒吼。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悠远,仿佛来自亘古洪荒的声音,直接在他的识海中响了起来,清晰地压过了炉火的咆哮。
“痴猴,事到如今,你还不明白吗?”
孙悟空猛地“看”去,只见在自己的识海之中,太上老君那手持拂尘的虚影,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出现。
“老官儿!”孙悟空的元神咆哮道,“你这火,烧不掉俺老孙的性子!有何手段,尽管使来!”
太上老君的虚影,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只是轻轻一叹:“你这泼猴,死到临头,还不知自己犯下的是何等滔天大祸。你以为,玉帝真正在意的,是那些蟠桃,那些金丹吗?”
“那又是为何?”孙悟空怒吼,“是他们嫉妒俺老孙的本领!”
“本领?”老君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悲悯的冷笑,“哼,你的本领,才是你真正的取死之道。它不属于天,不属于地,不属于神,不属于人,不属于鬼……它来自于一个,连玉帝都忌惮万分的地方。你那师父将你逐出师门,不许你提他半个字,并非是怕你这惹祸精连累他……”
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孙悟空心中尘封最久的那个匣子。他元神的咆哮,在这一刻,变成了急切的追问。
“那是为何?!俺老孙想了五百年,也想不明白!你快说!”
太上老君看着他,那双仿佛蕴含了整个宇宙生灭的眼眸里,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