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话,价值1100万日元——这是东京地方法院为真相标定的价格,却衡量不了一个中国人的骨气。
作者 | 磊叔
编辑 | 磊叔
题图 | 截图
2024年8月19日,日本广播协会(NHK)直播间。中国籍主播胡越(笔名)在镜头前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改变他职业生涯的决定。他抛开了准备好的稿子,用22秒时间说出了压抑已久的心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随后用英语呼吁全世界“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慰安妇,以及731部队的罪行”。
这22秒,震惊了日本媒体界,也让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主播成为中外舆论的焦点。一年多后的2025年9月1日,东京地方法院判决胡越向NHK赔偿1100万日元(约54万元人民币)。
01
真相的重量
事情源于一则关于靖国神社涂鸦事件的新闻。NHK的新闻稿中刻意隐去了“军国主义去死”的字样,仅将该事件作为“不雅新闻”播报。
胡越在节目前明确向责任编辑提出修改要求,但编辑不仅拒绝,还让他“不要大声喧哗”。于是,在直播中,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纠正被扭曲的历史叙事。
![]()
(图/钓鱼岛)
这22秒的自由,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压抑后的爆发。胡越后来坦言:“这是我唯一的反抗机会。如果当天不做,以后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02
代价与后果
NHK的反应异常迅速且强硬。两天后,胡越被解除劳动合同。近一年的工作,22年的职业生涯,瞬间画上句号。
NHK内部的“清算”也很彻底:负责国际广播的理事辞职,四名管理层人员退还一个月薪酬的50%,五名员工受到纪律处分。最引人注目的是,NHK电台的中文新闻已经全部改用人工智能(AI)语音播放。
![]()
(图/Pexels供图)
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冰冷的AI声音,这背后是何等的恐惧与不信任?
03
缺席的审判
9月1日的判决,是一场没有被告的审判。胡越已回到中国,未提交书面材料反驳诉讼。
NHK在诉讼中声称,由于胡越发表了与原稿和日本公众观点不同的言论,NHK在国内外的信誉显著下降,被迫解释经过和道歉。
![]()
(图/截图)
法院认定胡越的行为“干扰了NHK的国际广播业务,损害了其信誉”。法官认为这些发言会引发公众对NHK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准确性的质疑。
04
骨气与代价
胡越的行为违反了职业道德吗?从合同角度看,确实如此。但有些东西,比合同更重要。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立场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钓鱼岛作为日本侵略战争的战利品,理应归还中国。
![]()
(图/影视截图)
南京大屠杀、慰安妇、731部队,这些都是历史事实,不容否认和篡改。
胡越的22秒,不是为了挑衅,而是为了维护真相。正如他在微博上所言:“与历史为敌者,和屠杀者同罪。反省历史,方有未来”。
05
不能让他一个人战斗
胡越并不孤单。中国网友纷纷赞扬他的勇气:“这得是多大的勇气,致敬”、“48岁的中国籍主播,人到中年依然勇敢,钦佩”、“陈述事实,何罪之有?”
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相关报道,历史事实不容否认,主权问题不容谈判”。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对胡越的隐性支持。
即使在日本,也有许多人尊重历史事实。胡越透露,NHK里仍然有许多尊重历史事实的媒体人,在NHK,外籍和日籍员工反抗历史修正主义的事件已经多次发生。
如今,胡越回到了祖国,却背负着1100万日元,约53.2万人民币的债务。
![]()
(图/日本战犯执行死刑)
NHK总部里的中文播音室已经没有了人的声音,人工智能冷冰冰地念着稿子——不再有情感,不再有意外,也不再有个人的历史意识。
但那22秒的自由之声,已经传遍了世界。它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比合同更重要;有些责任,比职业更重。
不是所有声音都能被金钱收买,不是所有历史都能被法律掩盖。
这不是一个人战斗,不能让胡越孤立无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