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里,有多久没出现过一部真正直面革命领袖命运的作品?观众早已盼着有人能把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重新讲出来,如今《浴血荣光》横空出世。光听名字就能让人心头一紧,仿佛看见鲜血染红战旗,听见战鼓敲得震天响。
导演是谁,决定了一部戏能走多远。陈力,62岁的女导演,名副其实的国家一级,她的履历比奖杯柜还闪亮。《海棠依旧》豆瓣9.2,《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守岛人》拿下金鸡奖,《古田军号》更是摘了华表奖。有人调侃,她的作品一出,基本能“保过”,连挑剔的观众都得竖大拇指。她手里最厉害的武器,不是镜头,而是把历史拍出真情味的功力。
这剧的野心大到惊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的星火、湘江血战、两万五千里长征,几乎囊括了那段岁月的全部高光。观众要看的不是流水账,而是那些血肉横飞的瞬间,那些背水一战的决绝。历史书里的几个字,到了荧幕上,就成了枪声、炮火和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有人说历史是冷的,可《浴血荣光》偏要让它烧得滚烫。
谁来演毛泽东?这是观众最关心的问题。王仁君的名字早就和这个角色绑定,《1921》《问苍茫》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这次再度出演,不是重复,而是继续打磨。他那股子沉静劲儿,加上观众的熟悉感,反倒让角色更可信。有人笑说他像是被“专业定妆”了,其实能多次演好同一位伟人,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
一部革命剧不可能靠一个人撑场。王志飞饰演朱德,陈龙扮周恩来,刘智扬挑陈毅,张一山演林彪,张慧雯扮杨开慧,再加上孙维民、陶慧敏、保剑锋等,阵容就像一桌满汉全席。观众最怕的是把领袖演成“蜡像”,面无表情、没有温度,这群演员偏偏都是戏里能带火的那种。群像戏演好了,观众就能看到领袖的伟大,更能看到普通人的挣扎。
古田会议在剧里必不可少。陈力早在《古田军号》就拍过,这次算是二度出手。那不是一场普通会议,而是革命方向的定盘星。观众看见的不会是空洞口号,而是一群人在生死关头做出的抉择。有人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古田就是点燃那星星之火的地方。
剧照已经放出来,火光映红夜空,士兵的脸上全是尘土和汗水,连伤口都透着疼。战争戏最怕假,《浴血荣光》明显是往真里做的。观众可不是三岁小孩,爆破一看就知道是真炸还是烟花秀。拍得真,观众才信,这才是硬核历史剧的底线。
过去的革命剧,总爱把人物拍成“高大全”,台词像朗诵,剧情像汇报。观众自然看得走神。《浴血荣光》如果真能做到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人性的温度,那就能跳出套路。和《觉醒年代》一样,它讲的不只是伟大,还讲人在困境里的咬牙坚持。英雄也是血肉之躯,怕死也疼痛,可就是硬扛,这才最打动人。
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不是陌生的故事,而是当年无数人为信仰拼命的真相。他们走的是“九死一生”的路,留给后人的却是万家灯火的安稳。老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那些烈士栽的不是树,是血染的江山。看这部剧,既是看历史,也是看今天还能不能守住那股子“不服输、不认怂”的劲。
《浴血荣光》具备成为革命历史剧新标杆的一切条件。导演有口碑,演员有实力,故事有厚度,战争有真实感。它不是要观众背历史课,而是让人从心底理解:有些人当年用生命换来的光明,今天我们必须珍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