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买抹茶总盯着日本货,现在才知道,咱国内藏着个‘抹茶大佬’!”2025 年夏天,不管是奶茶店的抹茶星冰乐,还是超市里的抹茶麻薯,只要仔细看配料表,不少都印着 “贵州铜仁抹茶”。谁能想到,这个以前只靠梵净山和米豆腐出圈的小县城,如今成了全球第二大抹茶产地 ,2024 年抹茶产量飙到 1200 吨,今年还趁着日本抹茶减产,把自家货卖到了日本本土。更牛的是,按贵茶集团的规划,2026 年这里的产量要冲世界第一!
十年前,这儿的茶叶还在给西湖龙井 “贴牌当配角”;十年后,直接让 “日本抹茶” 的光环都暗了几分。藏在黔东南山坳里的江口县,到底咋逆袭的?
![]()
从 “贴牌打工” 到 “世界工厂”:小县城偏要走新赛道
江口县的人以前总说 “咱这儿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守着梵净山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业没法搞,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不到 18 万,一年比一年少。2008 年,县里响应贵州 “种茶脱贫” 的号召,满山遍野种绿茶,可难题很快来了:浙江有龙井、云南有普洱,贵州茶没名气,只能当 “幕后原料”。
“每年春天,外地经销商开着卡车来收茶,加工后贴个‘西湖龙井’的标,翻好几倍价格卖。” 江口县茶叶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明生说起以前,满是无奈,“永远做别人的‘垫脚石’,啥时候才能有自己的牌子?”
转机出在 2015 年。当时还在卖传统绿茶的贵茶集团,突然接到个海外大客户的电话:“你们能做抹茶不?我们要大量采购。” 这个需求像颗火星,一下点燃了董事长蒙祖德的心思。他带着团队跑遍全国调研,越看越兴奋:抹茶是绿茶深加工产品,贵州本身就是绿茶大省,原料有的是;而且当时全球抹茶产能才六七千吨,远比不上咖啡豆的千万吨级,市场空隙大得很。最关键的是,国内做抹茶的企业少,没那么多竞争 ,这对没传统茶品牌优势的贵州来说,简直是条 “快车道”!
2017 年,贵茶集团跟江口县政府一拍即合。县委书记亲自带队去日本考察,回来后拍着桌子说:“就搞抹茶!老路子走不通,新赛道才有机会!”2018 年,总投资 6 亿的 “世界抹茶超级工厂” 在江口县落地,占地 340 亩(相当于 31 个足球场大),设计产能 4000 吨。走进工厂才知道多 “智能”:茶叶从蒸青、除叶脉,到碾茶烘干、磨成粉,全是机器流水线,少见工人,磨好的抹茶粉装在密封罐里,直接用冷藏车发往全国各地,凑近闻能闻到股清新的海苔香。
![]()
70 后大姐借 500 万追风口:种茶像养娃,7 年没还完贷款也不撤
在江口县的茶山上,总能看到陈春莲戴着草帽忙碌的身影。这位 “70 后” 湖北大姐,是第一批跟着贵茶集团 “赌抹茶” 的人。2018 年,她听说贵茶要搞抹茶,没跟家人多商量,直接借了 500 万,在陡峭的山脚下开了家碾茶厂,还种了 900 亩茶园。
“当时我在瓮安的茶厂快撑不下去了,没人采茶,茶叶烂在树上,看着都心疼。” 陈春莲擦着汗说,“要么困死在老路上,要么拼一把,我选后者!” 可做抹茶比种传统茶难多了:为了达到出口标准,茶园里不能用除草剂,只能雇人手工拔草,光这一项成本就比以前高了三成;采摘前 15 天,还得给茶树盖遮阴网 , 一张网就花了上百万,可只有这样,茶叶才能积累更多鲜甜的茶氨酸,少点苦涩,磨出的抹茶才有那股独特的香味。
最累的是春茶季。茶叶采下来后,一周内必须加工成碾茶,不然就会老化变质。陈春莲常常一天干 16 个小时,忙起来连续 3 天没合眼,饭都是在茶厂里随便扒两口。如今 7 年过去,500 万贷款还没还完,可看着满山绿油油的茶树,她一点不慌:“养茶树就像养孩子,得天天盯着。农业虽苦,但只要茶的质量好,总有熬出头的一天。”
2024 年算是陈春莲的 “丰收年”。随着贵州抹茶名气越来越大,贵茶集团对碾茶的需求也跟着涨,她的茶园一年能采三次(普通绿茶只能采一次),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现在根本不愁卖,只要茶好,贵茶那边直接来拉,有时候还得加班赶工!”
![]()
不跟日本比茶道,专盯 “吃的抹茶”:贵州走出自己的路
总有人把贵州抹茶和日本抹茶放一起比,可江口县的从业者们心里门儿清:“咱不跟日本比茶道,要做老百姓天天能吃到的抹茶!”
张明生解释得实在:日本抹茶多用来泡茶,走 “茶文化” 路线;可咱中国本身就是喝茶大国,大家更爱喝传统茶叶,所以贵州抹茶把重心放在了 “食品添加”,奶茶、冰淇淋、蛋糕,甚至抹茶面条、抹茶精酿,哪儿都能用上。据贵茶集团说,现在国内一半以上的知名茶饮品牌,用的都是他们家的抹茶;国内销量里,60% 来自茶饮和冰淇淋企业,剩下 40% 是烘焙和预包装食品。
“食品添加这块蛋糕才大呢!” 张明生笑着说,现在县里已有 5 家企业做抹茶衍生产品,未来还要把产业链拉得更长。而且贵州的 “地理劣势”,反倒成了抹茶的 “优势”:喀斯特地貌让茶园散在半山腰,生物链没被破坏,病虫害少,不用打化学农药 , 这对 “吃进嘴里” 的抹茶来说,太重要了。
2024 年,贵州把抹茶纳入 “两红三绿一抹” 省级茶产业规划,还把抹茶和梵净山文旅绑在一起:搞研学路线,让游客参观超级工厂、体验宋代点茶;以后梵净抹茶还要成铜仁旅游的 “伴手礼担当”。以前年轻人都往外跑的小县城,现在成了 “网红打卡地”,采访团、客商一波接一波,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找工作了。
如今站在江口县的茶山上,能看到运泥车在修步道和观景台。以后会有更多人知道,中国抹茶不只有日本的,还有贵州江口的 , 这个曾经的 “贴牌小县”,正用自己的方式,在世界抹茶舞台上挣回面子!
你平时爱吃抹茶制品不?知道是贵州产的,会更愿意买不?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