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石油提炼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
“白菜价”石油时代或将来临,我国正加速向能源强国迈进。
海水制氢技术遥遥领先,中国开启新能源时代
中国在海水制氢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引发国际广泛关注。
谢和平院士团队提出“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这一创新理念,令人振奋。
为实现该技术,研究团队专门打造了海上制氢平台,并配套开发了海上风电智能供电系统。
该项目自2022年启动,2023年成功完成海上实验,首次实现海上风电驱动的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
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取得该技术突破,领先优势明显。
截至今年7月,系统连续运行超过240小时,各项性能指标稳定,距离产业化更进一步。
此前的电解技术普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实现规模化应用。
但谢和平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工艺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该技术可与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油气平台等融合,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
特别是在交通领域,具备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可行性。
此外,在水资源紧缺地区,该技术还能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多重效益。
目前来看,这项技术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在经济性方面也展现出显著优势。
传统海水淡化后再制氢的成本高达每公斤45元,而新技术将成本压缩至11.2元。
中石化测算显示,采用该技术可使炼油厂用氢成本降低53%,每年减少碳排放超20万吨。
这项技术将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疆域转化为可持续供能的“海上油库”,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支撑。
同时,绿氢项目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石油的需求量逐渐下降
作为清洁替代能源,绿氢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传统石油开采进入深水区,技术难度和成本持续攀升。
储采比持续走低,导致油价不断上涨。
而绿氢则依托可再生能源生产,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若绿氢产量达成国家规划的10-20万吨目标,并实现多领域普及应用,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将显著下降。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消费中进口占比居高不下,每年用于进口石油的外汇支出巨大。
如今借助海水制氢技术,沿海地区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未来随着氢能源车普及,加氢站取代加油站,石油的战略价值将逐步减弱。
届时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油价将面临下行压力。
当然,这一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但发展趋势已清晰可见。
更值得强调的是,我国在能源技术领域的创新远不止于此。
二氧化碳合成汽油,也走在世界前列
除海水制氢外,二氧化碳合成汽油技术同样具有突破性进展。
该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元素结合,生成碳氢化合物,即汽油类燃料。
既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又开辟了新型能源路径。
欧美及日本科研团队虽已开展多年研究并取得部分成果,但产物纯度始终难以达标,无法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广东珠海某能源企业,成功建成千万吨级年产能装置,并完成试运行。
该技术通过二氧化碳与氢合成,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汽油产品。
这一成就使我国在全球二氧化碳制汽油领域处于领跑地位。
中国科研团队的核心突破,在于开发出新型催化剂。
该催化剂可直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范围内的碳氢化合物。
不仅提升了转化效率,还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使二氧化碳制汽油的商业化成为可能。
从能源安全角度看,尽管我国也产石油,但国内需求旺盛,超过70%的石油依赖进口。
这种高度依赖犹如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冲击。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未来合成燃料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石油产品,我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将显著缓解。
从环保角度看,传统汽油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剧全球变暖。
而二氧化碳合成汽油实现了碳循环利用。
相比传统燃料,该技术可减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
若与可再生能源结合使用,环保效益将更加显著。
从经济性分析,目前人工汽油出厂价仍高于传统炼油产品。
但随着催化技术、电化学工艺持续优化,以及可再生能源价格下降。
预计未来几年内,二氧化碳制汽油成本将低于传统化石燃料。
届时其市场竞争力将大幅增强,石油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下降。
石油将变成“白菜价”
伴随多项新技术的持续推进,石油价格或将大幅下调,甚至可能沦为“白菜价”。
这对我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能源安全体系更加稳固,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在国际层面,我国已开始向海外输出相关技术和装备,抢占全球市场先机。
过去我国石油进口主要依赖中东和俄罗斯,供应风险高,一旦中断将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如今,我国在清洁能源技术上的突破,不仅提升了产业竞争力,还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我国正从能源进口国向出口国转变,国家综合实力在清洁能源领域持续攀升。
尽管绿氢等新技术前景广阔,但在商业化进程中仍面临挑战,如成本控制仍需优化。
有专家建议,可通过按销量补贴生产方的方式,加快价格下降。
从而加速石油在市场中的边缘化进程。
中国在能源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在全球能源转型大潮中,中国将继续引领发展方向。
我们将为全球能源发展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