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新学期的新政策,那可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一波接一波没停过。
之前说要减少课时、搞随机分班,还有高三周末要双休,这几件事已经让不少家长群里议论纷纷,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各有各的担心。
还没等大家缓过神来,开学前几天,广州、佛山传出消息,说是有家长在暑假写了一万字的投诉材料,导致“教辅资料不准进校园”。
这一下可把家长们的心又提起来了。
其实这事也不是完全没预兆,早前教育部就发过通知,说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管理。
果然,在这个暑假,广州、佛山、重庆、福建就有不少家长陆续收到学校的通知。
关于这个禁令,说法还不太一样,有的说“低年级完全不能用教辅书”,有的更严格,说是不管几年级,“所有教辅一律不准带进学校”,就连以前家委们在老师悄悄指导下,以 “自愿” 名义帮大家买的那些也不行了。
一句话:明令禁止,没得商量!
而且不光是小学,今年广佛两地好多初中和高中也跟上了节奏,根据市、区发起的教辅材料专项整治要求,把各个年级选用教辅的情况公示了出来。
从这一系列操作来看,这学期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管理是来真的了,不是走过场。
不光广州佛山,深圳、海珠、重庆、福建这些地方的家长也说收到学校消息,学校开始严查教辅材料,甚至有的班主任直接发通知说“一本课外练习都不能带”。
说实话,我能理解政策初衷,不统一采购、不推荐教辅,确实能避免一部分问题,比如以前可能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还有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凡事就怕 “一刀切”。
现在直接禁止教辅进校园,反而让不少家长更焦虑了,满肚子意见。
有不少家长吐槽:“我自己愿意给孩子买什么书,是我的权利吧?”“花的是自己的钱,想给孩子多补补、多练练就不行吗?而且买了教辅之后,让孩子带到学校,利用课间、午休这些空余时间做一做,这也是家长的权利啊,学校凭什么干涉?”
再说了,大家心里都有数,就现在教材的内容和中高考的试卷难度比起来,只靠看教材,普通孩子想在中高考里拿高分,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网上不也经常调侃嘛:“教材里教你的是一粒沙,考试考的却是整片撒哈拉”,这话太形象了。
教材里的知识点就那么点,考起来却翻来覆去、变着花样,不通过教辅多练、多接触不同题型,孩子怎么应对考试?
如果只靠课本,普通孩子想考高分?难啊!
到时候成绩上不去,着急的还不是家长?
还有老师那边,我也有点担心。不用教辅了,老师的工作量说不定反而会增加。
以前多简单,选一套合适的教辅,布置里面的题目就行。
现在不行了,老师可能得自己找题、自己编题,要么弄成电子稿发给学生,要么自己打印出来,甚至可能还要手写,再发给每一个学生,多麻烦啊。
万一有些老师嫌麻烦、图省事,干脆就少布置点作业,那学生练得更少了,最后吃亏的是谁?
还不是学生和家长!
这么一折腾,我估摸着,等这轮巡查过去,中小学老师肯定不敢再推荐教辅了,谁也不想触这个霉头。
到最后怎么办?
我猜以后的“赛道”可能要转地下了,家长们各显神通,自己偷偷给孩子找教辅、买教辅,自己“鸡娃”,继续悄悄卷。
你家孩子练这本,我家就得找本更难的,本来还能跟着学校、老师的节奏来,现在倒好,全靠自己瞎摸索,更累了。
说实话,教育政策每次一动,就牵动着无数家庭的神经,一方面希望减负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又怕孩子输在细节里。
只是,这场关于“公平、负担与选择权”的拉锯战,看来还要持续很久……
你怎么看?你们学校也开始严查教辅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