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一觉醒来变天塌了。基辅凌晨火光冲天,看来普京是想在访华之前完成顶级布局,欧洲虽然打算在俄罗斯家门口驻军,但真的会实行吗?
8月28日这天有三条劲爆的消息。
一是,当地时间8月28日凌晨,俄罗斯使用导弹和无人机对基辅发动空袭。
基辅市军政管理局局长特卡琴科证实,这场恐袭至少 22 人死亡。
乌总统泽连斯基声称,俄军发起了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规模第二大”的攻势,欧盟以及英国等国在乌机构设施和企业都被波及。
二是,德国总理默茨在记者会上说,之前传得热乎的 “普泽会” 可能开不成了。
三是,欧洲国家不光要在俄乌前线设 40 公里缓冲区,还想在波兰、罗马尼亚这些靠近俄罗斯的地方派 “多国维和部队”。
这几件事凑一块,与其说冲突升级,不如说俄乌博弈的 “规矩” 要变了。
从媒体公布的照片来看,俄罗斯这次的袭击,导致有些外交机构的街区都受了影响。
乌方说俄军用了 “口径” 导弹和 “天竺葵 - 2” 无人机,但俄罗斯国防部随后说得很清楚,他们攻击的是基辅郊区的军工企业和空军基地,“目标全毁了,乌军补给肯定受影响”。
一开始可能有人觉得,这就是俄军常规操作?
但咱们把最近的事串起来看,就发现没这么简单,这更像是普京访华前,推进 “顶级布局” 的关键一步,核心其实是在重构俄乌冲突的 “力量天平”
从 7 月起,俄军在顿巴斯就没停过手,先后 12 次大规模进攻,把卢甘斯克州北部 3 个战略要地拿下来了。
8 月中旬又封了敖德萨港口,一下断了乌克兰 30% 的粮食出口。
这些动作看着散,其实都奔着一个目标,就是要让泽连斯基明白,西方的 “口头支持” 和 “缩水援助”,根本撑不起乌克兰 “打持久战”。
这次直接打基辅,更是把这种 “施压逻辑” 推到头了。
要知道,基辅不只是乌克兰的政治中心,还是西方 “象征性支持” 的焦点。
之前欧美总拿 “保卫基辅” 当由头呼吁援乌,可现在俄军都打到基辅周边了,西方连新的武器援助承诺都没给。
而扎哈罗娃回应欧盟抗议时说的话,其实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乌克兰要是一直靠西方武器硬扛,冲突只会更久,想停火就得接受多方谈,不然平民还得遭殃”。
这里的 “多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指的就是中国。
为什么非得是中国?
因为中国在现在的地缘格局里,是唯一能让冲突双方 “勉强接受” 的 “中间力量”。
泽连斯基之前一直喊 “只接受西方主导的和平方案”,可现实是欧美援助已经出裂痕了。
这次基辅被炸后,特朗普政府反应特别淡,白宫发言人说 “关注局势”,提都没提加援助。
欧洲虽然骂得凶,却没实际动作补缺口。
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数据显示,欧盟对乌军事援助从 2024 年每月 12 亿欧元,降到 2025 年 8 月的 6.8 亿欧元,缺口越来越大。
更关键的是,西方主导的谈判本质上是 “拉偏架”,俄罗斯肯定不接受;而俄罗斯提的方案,乌克兰有西方撑腰又不愿让。
这种时候,只有中国这种保持中立、又有足够影响力的国家,才能当 “平衡的支点”。
普京显然看清了这点,靠前线的军事优势,打破西方给泽连斯基画的 “大饼”,让他不得不面对 “没中国参与,停战就是空谈” 的现实。
这不光是为了俄乌停火,更是为了访华前,给中俄协调外交策略 “铺路”。
毕竟中国要是介入,不光能让停战协议更 “算数”,还能帮俄罗斯减少西方制裁压力。
要知道,现在全球超 120 个国家认可中国的中立立场,中国介入,等于帮俄罗斯跳出 “西方孤立” 的坑。
除了针对乌克兰,普京这步棋其实也在 “敲打” 美国,尤其是特朗普的 “单边幻想”。
特朗普总说 “24 小时能解决俄乌冲突”,还想推美俄主导的 “普泽会”,可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实际。
俄乌冲突不是美俄的 “交易筹码”,乌克兰的态度、欧洲的反应,都是绕不开的。俄军持续施压,刚好打破了这种幻想。
一方面,基辅被炸后,泽连斯基赶紧给法、德、波三国领导人打电话,明确说 “得有中国这样的中立国参与,协议才靠谱”,一下就削弱了美国单独斡旋的基础;
另一方面,佩斯科夫 8 月 29 日直接说,“没中方参与的停战谈判,根本没可信度”,等于直接否定了特朗普想主导和谈的打算。
但就在俄罗斯推进布局时,欧洲突然抛出个更激进的动作 —— 想在俄罗斯家门口驻军。
有些东欧国家正撺掇设缓冲区,还计划在波兰、罗马尼亚派 “维和部队”。
这表面看是怕美国 “撤援”,但其实是欧洲 “战略焦虑” 下的 “自救”,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让欧洲明白 “靠人不如靠己”,想靠驻军既给乌克兰 “撑腰”,也给自己争点地缘话语权。
可这计划真能成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法国、意大利明确说 “暂时不派兵”,怕把俄罗斯惹毛了。
佩斯科夫 8 月 29 日已经划了红线,“北约军队敢进乌克兰或周边,就等于宣战”,而且俄军最近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 3 个伊斯坎德尔导弹旅,加里宁格勒离波兰边境就几十公里,部署导弹旅就是告诉欧洲 “别玩火”。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态度,根本没参与缓冲区讨论,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说 “欧洲该自己解决对俄问题”。
这种情况下,欧洲的 “驻军计划”,更像是给俄美递信号的 “筹码”,不是真要干。
现在回头看,普京的 “布局” 和欧洲的 “试探”,把俄乌冲突推到了关键节点。
但最后决定走向的,可能不是谁武器好,而是谁能找到更符合多数国家利益的 “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