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胖东来又火了一把,内容是8月17日,胖东来发布三胖店开业招聘公告,此计划面向河南地区公开招聘900名“同行者”,其中,胖东来为在新疆、西藏高原艰苦地区奉献的退伍边防军人开设专属通道,计划录用200人;同时为刑释人员设置专属通道,计划录用20人。
在别的刑释人员还在通过诉讼等各种手段争取平等就业权的时候,胖东来已经专门为这个特殊群体开辟了专门的就业通道,基于此,这则招聘公告,经过各大小媒体的转载和报道,不用自己打广告,就迅速的火了起来。
可是,很少有人注意的是,在这超市收银员、司机、百货员工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招聘启事中,还有一则招聘客服人员的招聘项目,其中多次提到了“法学相关专业”、“具备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
根据招聘启示的“岗位职责”,该客服岗位从事的不过是,“回复顾客反馈意见,并对顾客反馈的意见与相关部门沟通,帮助解决顾客提出的问题、定期培训客诉案例及相关客服相关法律知识。”,就是客户投诉的接待人员而已,却在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之外,注明了“法学相关专业优先”、“具备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优先”。
法学生会去报名客服岗位吗?具备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法学生会去报名企业的客服岗位吗?对于这个问题,肯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现实是,发布的信息显示,招聘7人的岗位,有21人报名,竞争程度远超仅要求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刑满释放人员岗位。
虽然不具体的知道,这报名的21人,是否都是具有法学相关专业或是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持有者,但从企业明确提出的招聘要求看,说明企业是具有相当的自信和预期的。
联想到,不少法院人反映,有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者通过考试到法院应聘聘用制的书记员、法警;还有资深律师反映,他们律所已经明确要求,近几年不再招收和培养实习律师;还有学生家长反映,在他们那里,法学生毕业了即便是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想进律师实习的需要托关系;更有律所干脆贴出的培养实习律师的《培养协议》显示,想要进他们律所实习,需要额外缴纳一年数万元的培训费......这是不是都在说明,法律专业就业的严峻形势。
曾几何时,司法考试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考”,法学生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就意味着拥有了一张可以安身立命、收入颇丰的职业保障,甚至还有很多的地方公检法仅是要求法律职业资格证而无人报考。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每年考试,到近些年每年都是十三四万人的通过人员,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人保守估计,已经达到了二百万多人。作为吸纳法律职业资格的最大群体,目前已经70多万人的律师从业队伍,已经不少人喊出了人满为患的境遇。
有律师因为“赚不到钱”而申请注销了执业证,更多的律师帖文内容是,自己已经处于有案子就接、没案子在家的半退休状态。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除了做律师还能做什么?
根据法律规定,还可以到司法机关、执法部门、公证处、仲裁员等等。这些职业听起来很是高大上,可都不是具备了职业资格证书想干就能干的,不是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就是需要竞争性选聘。
相比而言,通过了法律资格考试,想要据此谋职的话,律师是门槛要求最低的,而且基本是靠市场化需求决定的。如今,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企业的客服人员已经打出了具备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优先的要求,未来会不会发展到,客服岗位要求具备该证书还真的不好说。有企业的法务招聘条件已经要求,必须是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才能应聘。
真如法律圈人士之前调侃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每年十几万人的通过率,如果不能持续性的提供法律从业岗位的话,证书的“含金量”早晚会从从业资格变成驾驶证一样的基本要求。
此前,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曾经引发热议。该律所对律师助理岗位提出了诸多要求,然而,其提供的月收入仅为3000元。很多新律师在评论区自嘲:3000元/月招不到司机,但很容易招到一个有法律职业资格证甚至是律师执业资格证的的律师司机。
如今看来,法律业者持有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已经不再仅限于收入低到每个月三千的“律师助理”等法律行业周边岗位,已经开始考虑非法律行业的“客服”之类的法律无关岗位了。也许,这就是胖东来等这样的企业,能有自信的打出这样的招聘条件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