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关注户外Tee吧,因为它们也开始进化了。
公司的视频部同事,最近总让我帮他找一件越野跑Tee的信息。在翻遍全网后,我终于在Instagram的角落里,挖出了这个极其小众的品牌。
当然,在我向他索要双倍代购费后,他再也没有回复我的微信。不过也有收获:又多了一篇有关户外TEE的选题。
有关户外Tee,最直接的感受有两个。
第一个感受是,户外文化真的很像摇滚乐。我们可以聊到社群、历史,以及这个爱好本身带给我们的乐趣,它拥有无限的延伸。总的来说,因为它们都很酷,所以人们想把这种文化「穿」在身上。
其次就是,图形的魅力是无穷的,它也许是趣味的,是叛逆的,是归属感,也可以传达你的生活态度,它无所不能。所以在一个莫名的下午,坐在北京办公室费力写着视频脚本的同事,会被一件奇怪的东京跑步Tee种草。
村上春树出了一本有关Tee的书,并在其中写到:为T恤写一本书未免有些奇怪,但这些T恤所勾起的一段段回忆,远胜于服饰原有的意义。
一直以来,户外Tee的存在感似乎很弱。在人们对装备的防水指数、透湿性能,工艺和轻量化水平高谈阔论时,科技含量偏低的短袖,总显得没有「存在感」。
事实真的如此吗?
九月,Tee即将再次结束它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我们依然将它视为重要的装备一员,因为穿户外Tee这件事本身,一定会让你和某个在山间迎面而来的人,产生共鸣。
撰文|谷子
编辑|玄天
设计|天宇
图片来源|品牌网站及网络
· 本文为《户外探险》原创内容 ·
徒步Tee
步入轻松氛围
作为相对大众的户外运动,徒步文化的Tee一向在内容传达上走在前列。
说到趣味性,不得不承认日本品牌独树一帜,这和当地热烈的漫画氛围不无关系。考虑到人们对于户外轻松氛围的表达欲,人气颇高的国民级品牌mont-bell,为我们贡献了很多精彩作品。
当然,既然有著名的户外「鸟鼠象」一说,户外品牌们也不会放过将标志性形象拟人化的机会。比如Klättermusen便常常会以一只「攀山鼠」作为Tee的插画主角,营造徒步氛围外,又巧妙加深了人们对品牌的印象。
开始在Tee内容上不断花心思的品牌,不胜枚举。
例如已经有巨大影响力的始祖鸟,它们的Tee以极简风格著称,或大或小的logo已经足够消费者买单,不用在故事性上多做文章。
但这件Taema短袖,少见的以登山攀岩著称的Squamish地区为主题,再次重申了品牌的加拿大户外基因。
经典的等高线元素,不仅贴合徒步主题,大家也渐渐发现了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生活方式品牌Snow Peak不会忽视这一点,除了拥有清爽的功能感面料外,这件Contour Line也借用前后身的等高线元素,达成了户外之美的内容传递。
更能吸引我们的,是和在地文化产生连接。
@月落乌啼
在这类内容上,本土户外品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内户外品牌Overcontour等线的白山集短袖,干脆将武功山的徒步轨迹印在Tee上,让徒步的乐趣不仅可以被体验,也能被观赏、触摸和共情。
攀岩Tee
叛逆、个性和自由
在文化积淀这件事上,攀岩运动有着天然的发言权。
从Stone Master们开始搬进美国优胜美地,将攀岩视作新一代嬉皮士的生活方式时,便铸就了它户外独特的文化根基:攀岩没有单一的「正确」路线——所以,就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去做吧。
这种独立且有些自豪的精神映射在Tee上,便有了The North Face短袖上的一件经典Slogan:Walls are meant for climbing(品牌甚至特意将它翻译成了多国语言)。
建立在攀岩元素上的户外品牌并不少见,从Stone Master历史中成长出来的小野人Gramicci,并不仅仅拥有经典短裤G Short,在每一季的短袖产品中,它们都热爱用趣味的图形将攀岩元素带回到我们身边。
始终,文化依然是攀岩运动的精神基础之一,围绕它产生的攀岩Tee,更容易因为生活方式而被人青睐。就在不久前,凯乐石便为寻岩中国团队制作了系列主题Tee,将标志性的开线内容和挂片元素结合,以纪念这一国内攀岩历史中的浓厚章节。
呼应攀岩运动开始从小众向更多人关注的转变,更多有关社群和身份认同的Tee开始出现。
品牌不再是唯一代表,社群组织者、热爱攀岩文化的设计师和个体,都可以借助进行内容输出。
拥有11万粉丝的Hannah Morris Bouldering,被称为最大的女性攀岩视频频道之一。这幅双色图画是由伦敦女性登山者Kate Mackenzie精心绘制,真实地展现了当地社区的抱石活动。
甚至有专门的攀岩Tee品牌开始出现,Dynamate Starfish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目标更加垂直专一,它们甚至还推出过给素食主义者、宠物爱好者,甚至是咖啡迷准备的攀岩Tee。
@Noritake
当然,也有更有本土化的有趣表达方式,比如我们在小红书上发现的这一件。
越野跑Tee
不花哨还能愉快跑步吗?
浦泽直树借经典漫画《21世纪少年》大声喊出:摇滚乐拯救地球,这和国内越野跑品牌Outopia的标语——越野跑团结世界,形成有趣对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野跑和摇滚乐一样,影响力开始有超出运动本身的趋势出现。
大受追捧的Satisfy Running破洞跑步Tee,恰恰在争议中心。
作为一件棉质短tee,它从破旧的中古tee中获得灵感,在Tee上开出很多洞眼。官方的解释是可以促进跑步时通风,但明眼人已经可以看出,它的设计理念,已经和复古、潮流和音乐等文化的冲击开始融合。
显然,这类更加前卫的设计语言,和越野跑倡导个性的精神不无关系,毕竟,谁也不想在跑步时,和别人撞衫吧。
日本品牌ELDORESO正是其中佼佼者,它将骷髅、恐龙、卡通人物甚至豹纹图案融入高性能的越野跑Tee,让人不禁想问:不够花哨的跑步Tee,是不是没人再穿了?
这一类的风格Tee在日本开始不断延续,越野跑美学品牌answer 4也是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位。
来自美国的Track Smith,则让纯粹的跑步文化,和听起来更加IVY的复古学院风,有了交汇在一起的可能。
以藏青色、红色和白色为主色调,加上标志性的斜杠设计,不通过任何图案表达,就能轻松将人带入电影中70-80年代美国大学田径队的印象中。
另外,谁可以拒绝扎染的魅力呢?回顾近年来新涌现出来的跑步品牌,如OVER OVER和Soar Running,到国内的Outopia、半兽人和UTO,不约而同推出的扎染跑步Tee,证明了它有多受跑者青睐。
同时,不同国家的跑者社群,仍在试图用创意图案,来传达群体的跑步态度。
从纽约、里约,到东京、上海,社团跑步Tee是世界各地永不过时的跑步单品,也让一句标语变得掷地有声:You are what you wear。
钓鱼Tee
复古且能学知识
来到这一章节,也终于该Patagonia出场了。
@TGOD
@JayTech户外
作为极其注重Tee文化输出的品牌,Patagonia的P-6系列经典款,已经通过明标、暗标、彩标,让人们了解到品牌多年的发展历程。
但对于钓鱼佬来说,飞鱼短袖才是他们的最爱。从丰富的鱼类品种和毛钩图案,到内容涉及文化、环保不同领域,以及Patagonia专为其设计的飞鱼Logo,就已经足够有排面了。
另一面,同为日本品牌的Snow Peak,和钓鱼服装品牌Toned Trout的合作已经持续了多年。上图中的Oncorhynchus masou masou山女鳟,其实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日本地区,因为具有浅红色带而被称为樱鳟的种类。
而经典老牌L.L.Bean的做法,则是干脆将其80年代产品目录的封面,直接印在Tee上,也算是另一种复古情怀。
不同类型的Tee卷到今天,甚至连一向传统的钓鱼品牌Simms,在钓鱼文化Tee上也决定跟随时代步伐——他们和摇滚乐队Greatful Dead合作,推出了全新Dead on the water系列。
虽然企划名字是有点吓人了,但它起码解释出钓鱼、音乐在文化性上的共通之处:钓鱼和音乐都能让你沉浸其中,让你随波逐流,最终带你到达一个与出发点截然不同的地方,蜿蜒曲折,如同河流般流淌。
功能性面料Tee
始终变化的画布
如果说图案、创意文字、标语,是感性层面的表达,「面料」这一户外装备经久不衰的议题,更像是理性角度的思考。
抛开滑雪、潜水、骑行这些本就高性能的领域,不同的新面料涌现,和丰富的图案内容一起,构建出了崭新的户外Tee日常。
nike ACG洞洞服的讨论热度,从崇礼168蔓延至UTMB,先锋的面料结构甚至超越了Tee本身的设计,成为了话题中的主角。
Soar的跑步背心之所以成为现象级单品,绚丽的色彩仅仅只是表象,新兴面料不粘身的面编制结构,才是人们最终关注的核心。
美丽奴羊毛材质的流行,让徒步这件事情变得更加美好。羊毛的天然质感,配合轻松的图案的设计,使得人们再次审视徒步Tee的魅力。
而扎染工艺,似乎天生就跟Hemp汗麻这种天然纤维息息相关,干爽的材质不仅穿着舒适,即便是容易褶皱的缺点,也被视作穿着印记和复古文化的象征。
过去,当我们在聊到一件有意思的Tee时,会大概率把它默认为一件棉质的的短袖。正是因为这些面料的出现,让性能直接推动美学,一切才会变得更加实用和有趣。
Ending
相比传统户外Tee印花上「True to Nature」,「走进自然」的标语,或者简单的品牌logo展示做法,我们经常容易忽视的一件事是:Tee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穿着者的情绪价值了。
显然,在进步的不仅仅是冲锋衣、跑鞋,每一件好玩的户外Tee出现,似乎在提醒我们,精神上的满足,始终是每一个人前往户外的初心——在消费主义有些盛行的今天,这点依然没变。
你有没有想要分享的户外Tee?
留言区等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