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细节被日本媒体盯到了。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能源量,已经降到了接近零。原油、天然气、煤炭几乎都停了。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中美之间更深层的博弈。
根据《日经亚洲》的报道,今年 7 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总量不足 1 吨,这是五年多以来的最低点。从今年 3 月起,中国就没有再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从 6 月起,美国原油也没进来;而煤炭更早就掉到了几乎为零的水平。
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情况。2019 年末,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发动贸易战的时候,中国也一度把美国能源进口量降到零。后来因为签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才又恢复采购。但这一次不同,迹象显示,这可能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是不是能源紧张,所以才买不到美国的?其实恰恰相反,中国是在主动调整供应结构。
自从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能源价格大幅波动,中国更加重视能源安全。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了 7.6%,达到了 216 亿立方米。与此同时,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等管道,中国从俄罗斯和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也在增加。
石油方面,今年 7 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同比增长了 16.8%。俄罗斯因为西方禁运,油价便宜,中国自然趁机多买。
另外还有消息报道,6月以来,沙特打破了自己定下的欧佩克+国家石油限制规定,开始超额增产石油,媒体称沙特增产的底气,就来源于中国需求量的扩大。
相比之下,美国的能源产品不仅要加征关税,价格还不具优势,中国当然转向更划算的供应国。
特朗普最近说,要给中国商品加征 200% 的关税,还威胁中国必须提供稀土。可问题是,这种说法根本没有实际意义。
早在今年 2 月,中国就对美国能源加征了关税:天然气加 15%,原油加 10%。加上此前美国自己的关税壁垒,等于让美国能源出口商在中国市场几乎没法竞争。
结果就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只有 5% 左右。去年中国进口了7132万吨 LNG天然气,美国只占415万吨。换句话说,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买家,并没有特别依赖美国。
中国的选择很清楚,不能把能源命脉放在美国手里。除了俄罗斯与沙特,中国还在大力推进国内生产。新能源和核电的发展,也在逐步见效。
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的专家就说过,中国天然气的进口渠道是多元化的,并不是非得依赖美国。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逐渐把供应来源分散开。这样一来,就算美国突然断供,中国也不会乱。
这事对美国打击很大。美国是天然气出口第一大国,2024 年出口量将近 8700 万吨。但如果中国不买,未来的投资前景可能会被拖累。
有能源分析师就警告,如果中国彻底减少采购,美国很多新项目的回报可能会恶化,甚至推迟投资决策。这意味着,美国出口商得拼命去找新客户,比如日本、韩国,或者拉拢东南亚国家。可问题是,这些市场规模有限,很难替代中国。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反华政客天天喊“去中国化”,可现实是,中国才是在用行动“去美国化”。而且这一步,已经走得很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