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又降价了!这次的主角是上市不到一个月的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直接降价1万,从26.95万跌至25.95万。这款续航高达830公里的车型,原本被寄予厚望,却迅速调整价格,背后是销量压力,暴露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尴尬处境。
国产电动车如小米SU7半年卖15万辆,极氪001、小鹏P7等竞品续航与配置紧逼,特斯拉看似技术领先,却不得不靠“价格刀法”维持竞争力。
此次降价刻意拉开了长续航后驱版和四驱版的价差,从1.6万扩至2万多,原来,最初的定价本身就埋了伏笔。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于2025年8月12日正式上市,初始定价为26.95万元。 该车型搭载78.4kWh的三元锂电池组,CLTC综合续航里程达830公里,成为特斯拉旗下续航最长的量产轿车。
动力上,其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225千瓦,百公里加速5.2秒,相比标准后驱版的6.1秒明显提升。
仅隔不到三周,9月1日,特斯拉官方宣布该车型降价1万元,起售价调整为25.95万元。 官方表示,此前已下单但未提车的用户,将自动享受新价格。此举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关注,尤其是新车主群体中出现“买车如买股票”的调侃。
此次调价并不完全意外。 此前已有分析认为,该车型初始定价存在“后手”。 长续航后驱版(26.95万)和长续航四驱版(28.55万)原本价格仅差1.6万元,四驱版额外增加电机、高级音响、麂皮内饰等配置,显得性价比更高,导致后驱版定位尴尬。降价后,价差拉大到2.6万元,消费人群区隔更为清晰。
销量数据揭示了降价的部分动机。 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销量为26.34万辆,同比下滑5.4%。
相比之下,小米SU7作为新入局者,同期销量突破15万辆,给Model 3带来直接冲击。 特斯拉在纯电轿车市场的份额正被国产高配低价车型蚕食。
续航虽为强点,但并非万能。 Model 3长续航版用78.4度电池实现830公里续航,电控效率突出。 作为对比,小鹏P7需92.2度电达成820公里续航,理想i8耗98度电才实现720公里续航。
特斯拉在三电技术上的优势仍然存在,但消费者在25-30万区间不仅看续航,也更注重舒适配置、智能座舱和本地化智驾功能。
降价也是一把双刃剑。 频繁调价导致部分用户信心受挫,有车主提到“销售曾保证价格稳定,结果新车没提就亏了8000”,甚至二手车保值率一度跌至73%。
舆论场上,“等等党永远胜利”的呼声渐高,这或许让特斯拉的品牌溢价逐渐褪色。
在促销策略方面,特斯拉8月曾为长续航后驱版推出限时权益,包括5年0息金融方案、8000元保险补贴、8000元车漆选装礼金等。 这些政策与降价同步实施,反映出企业急于提振销量的心态。
纵观Model 3全系产品线,目前包括:后轮驱动版(23.55万起)、长续航后驱版(25.95万起)、长续航四驱版(28.55万起)和高性能版(33.95万起)。
长续航后驱版的核心卖点仍旧是续航,无论是18英寸轮毂下的830公里,还是19英寸轮毂的800公里,都显著高于同价位多数竞品。
国产车型的包围圈正在收拢。 小米SU7 Max版续航700公里、极氪001长续航版达732公里,且它们在车内空间、座椅舒适性、语音交互等层面更贴合国内用户习惯。
特斯拉在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尤其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未能在中国落地,也削弱了其差异化优势。
从全球视角看,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创2012年以来最大单季跌幅,全球交付量同比减少14%。
因此,不独是在中国,特斯拉在北美和欧洲同样面临压力,需通过改款、降价或金融政策维持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电池供应商为LG新能源,电池类型为三元锂。 而标准续航版通常采用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方面表现更好,这或许是该车型能实现长续航的原因之一。
特斯拉并未在此次降价中调整其他车型价格,仅针对上市不足月的长续航后驱版操作。 这种精准调价显示出其敏捷的供应链和价格调控能力,同时也被部分舆论批评为“试探市场”“定价策略缺乏连贯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