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岁月,解放军的军装、装备,是触摸历史最直观的载体。在我们本期【品·藏】栏目中,年轻的军品收藏家姚远,就用一屋子解放初期的解放军物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
走进姚远的收藏室,最引人注目的,是各式带着岁月包浆的旧物:草绿色的粗布制服、磨得发亮的帆布腰带,还有一顶1959年阅兵款军绿色钢盔。“第一次拿到这顶钢盔时,我只觉得它沉甸甸的,泛着金属光泽,却完全不知道它的‘身世’。”姚远在采访中回忆,为了弄清钢盔的来历,他翻遍了家中珍藏的旧版《解放军画报》,逐页比对不同年代的阅兵装备图文,终于在一组1959年国庆阅兵的老照片里找到答案。这正是当年受阅解放军佩戴的钢盔,曾见证过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人民军队的昂扬风貌。
也正是这顶钢盔带来的“解谜”惊喜,让姚远对军品收藏的热爱彻底“扎根”。如今,他的藏品里,不仅有这顶意义非凡的钢盔,还有解放初期的解放军制服、绣着番号的肩章、印着“八一”军徽的军用水壶。每一件都被他按年代分类收纳,连制服衣角的补丁、水壶上的磕碰痕迹,都被他视作历史留下的“注脚”。
对姚远而言,这些藏品从不是冰冷的旧物。就像那顶1959年阅兵钢盔,盔体边缘淡淡的磨损,在他眼里是当年军人训练时的坚守;解放初期制服粗糙的粗棉布,藏着老一辈军人“筚路蓝缕保家国”的坚韧;而水壶上清晰的“八一”军徽,更是时刻提醒着他,这些物件背后是“为人民服务”的赤诚。“摸到这顶钢盔,就像能隔着60多年的时光,感受到1959年阅兵时,战士们戴着它走过天安门的庄严与自豪。”他说,自己收藏的不只是装备,更是想留住那些藏在戎装里的精神。就像钢盔曾映出的军徽光芒,虽历经岁月,却始终象征着人民军队不变的担当。
记者 / 王龑君
编辑 / 孙超慧 李伽钵
视频 / 成子锴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