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赤峰市林西县大营子乡:“玫香”富农家

0
分享至

塞北风沙淬丽色,福山云畔送玫香。清晨六点,林西县大营子乡二八地村的玫瑰种植基地里,60岁的当地村民于民已弯下结实的腰板,用粗粝的指节抵住花托,指尖稍一发力,一朵玫瑰便被精准掐下。


“这活儿不累人,一天能挣一百多,关键是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孩子。”于民笑着说。他曾是外出打工大军中的一员,如今,他是玫瑰基地的“产业工人”。

这片位于福山脚下的玫瑰基地,三年前还是一片亩收入不到千元的玉米地。如今,1600亩食用玫瑰盛放,不仅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新地标,更成了老百姓口中的“致富花”。


大营子乡通过“以产招商”引入山东中玫农业开发公司,建起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现代化的厂房中,烘干机、精油提取设备有序运转,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玫瑰香。村民变身产业工人,有的负责采摘,有的参与加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这里,经过选花、蒸馏、烘干等精细工序,玫瑰被赋予新的生命——玫瑰茶、玫瑰纯露、玫瑰精油等30多种产品,畅销全国。

最让村民们感到踏实的是稳定的收入和看得见的未来。“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干活有工资,年底还能拿分红。”令人欣喜的是,村民的精气神彻底变了。“现在村里打牌的少了,聊技术、比收入的多了,心气儿都不一样了。”于民感慨道。

大营子乡二八地村党总支书记黎海峰表示,玫瑰产业不仅带动70多名村民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产业蝶变,玫香富农。未来,林西县将围绕玫瑰基地发展民宿、研学旅游和玫瑰食品加工,让一朵朵玫瑰“接二连三”地开下去,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成为“浪漫经济”新标杆。

斜阳漫染,千亩玫瑰在夕阳中泛起柔和的金粉色,村民们有说有笑地走出玫瑰田。在他们身后,成千上万朵玫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正在绽放的新生活。(吴琳琳、张浩)

来源:林西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5105文章数 2005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