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投生哪一道?阎罗王:其实脚底早有暗示!只是多数人从未留意

分享至

自古以来,生死之事,便是人间最大的谜题。

帝王将相求长生而不得,凡夫俗子畏死亡而难免。

人们总在想,这奈何桥走一遭,魂归地府之后,等待自己的究竟是什么?

是超升天界,得享仙福?

是再入轮回,重获人身?

还是堕入畜生、饿鬼之道,受尽无边苦楚?

千百年来,无数的传说与故事试图描绘阴曹地府的森然景象,解释轮回转世的复杂法则。

人们烧香拜佛,行善积德,无非是为来世求一个好出路。

可轮回的奥秘,真就只掌握在神佛菩萨的手中吗?

民间有句老话说得好:“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在掌管亿万生灵轮回的阎罗王面前,一切似乎早已注定。

然而,一个流传于乡野间的奇闻却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决定你来生去向的,并非只有功德簿上冰冷的文字。

原来,从一个人降生伊始,关于他最终归宿的“密语”,就已悄然烙印在了自己的身上。

01

王老实死了。

他死在秋收后的第三个晚上,一个寻常的子时。

没有电闪雷鸣的异象,也没有百鬼夜行的喧嚣,他就那么躺在自己睡了几十年的土炕上,胸口的热气散了,眼睛一闭,就再也没睁开。



他的死,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深潭,只在家人心中激起涟漪,很快便归于平静。

王老师,人如其名,是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庄稼汉。

他住在黄河故道旁的一个小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犯过什么伤天害理的过错。

他敬神佛,却也仅仅是逢年过节随着村里人去庙里烧炷香,磕几个头,求个风调雨顺,家人平安。

他待人宽厚,邻里之间有了纠纷,他总是那个说“算了吧,多大点事儿”的和事佬。

他勤劳,把家里的几亩薄田伺候得像绣花一样精心。

这样一个不好不坏,不咸不淡的人,死了之后会去哪里?

村里的老人们围着他的灵柩,一边烧着纸钱,一边絮絮叨叨地猜测着。

“老实人,佛祖会保佑的,下辈子肯定还能投个好人家。”

“是啊,没做过亏心事,到了阎王爷那儿,也能挺直腰杆。”

王老师自己,此刻却顾不上听这些议论了。

他只觉得身体一轻,像是被一阵风托了起来,飘飘悠悠地就离开了自己住了几十年的老屋。

他回头看了一眼,看见老伴和孩子们正围着自己的身体哭,他想开口安慰,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

一阵恍惚之后,他的双脚落了地。

脚下是一条望不到头的土路,路两旁开满了殷红如血的花,花开不见叶,叶生不见花。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气,闻着让人头脑昏沉。

他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黄泉路,那花,便是接引亡魂的彼岸花了。

他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茫然。

路上影影绰绰的,有许多和他一样的“人”,都低着头,面无表情地往前走,像是一支沉默的军队。

队伍的前方和后方,隐约能看到几个身材高大、样貌奇特的“官差”,手里拿着锁链和文书,偶尔呵斥几声,催促队伍走快一些。

王老师不敢多看,随着人流往前挪动。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还是那身下葬时穿的崭新寿衣,只是赤着双脚。

踩在黄泉路的泥土上,感觉软绵绵的,却又带着一丝刺骨的阴冷。

他走了不知多久,忽然觉得脚底板有些发痒,不是被石子磨的,也不是被虫子咬的,而是一种从脚心深处透出来的、难以言喻的痒,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钻出来一样。

他觉得奇怪,想停下来看看,可后面的魂魄推着他,前面的魂魄拉着他,根本不容他有片刻的停留。

他只好继续往前走,但脚底那股奇异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从单纯的痒,渐渐变成了一种轻微的麻,再到后来,仿佛每走一步,脚心都会轻轻地跳动一下,与这黄泉路的脉搏产生了某种神秘的共鸣。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老师心里犯起了嘀咕。

他环顾四周,看到别的魂魄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反应,他们只是麻木地走着,脸上是如出一辙的灰白。

难道只有自己是这样?

他一生老实本分,从不与人不同,为何到了这阴曹地府,反而生出了这般怪事?

他心中揣着这个疑问,跟随着队伍,一步一步,走向了那被无尽迷雾笼罩的幽冥深处。

02

黄泉路没有尽头,但魂魄的旅途却有中转。

不知走了多少个日夜,队伍前方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河水呈玄黄色,河面上飘荡着数不清的孤魂野鬼,发出凄厉的哀嚎。

河上有一座简陋的石桥,桥头立着一块石碑,上书三个血红大字:奈何桥。

桥边有个老妇人,支着一口大锅,正在给每个过桥的魂魄舀汤。

王老师知道,这是孟婆,喝了她的汤,前尘往事便一笔勾销。

他犹豫了。

“快喝!别耽误了后面的时辰!”

一个牛头人身的鬼差不耐烦地用钢叉敲了敲地面,发出“当”的一声巨响。

王老师不敢违抗,正要端碗,旁边一个声音却幽幽地响了起来:“官差大哥,通融一下。这位老哥看起来有些不舍,不如让他多回味片刻,我先喝。”

王老师转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个排在他身后的中年男人。

这人穿着一身绸缎员外服,虽然同样是魂魄之身,面色苍白,但眉宇间却带着一股精明和傲气。

他不像其他魂魄那样浑浑噩噩,一双眼睛仍在滴溜溜地转,似乎还在盘算着什么。

牛头鬼差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倒也没再多说什么。

那绸缎员外冲王老师拱了拱手,自顾自地端起一碗孟婆汤,一饮而尽,然后面无表情地走上了奈何桥。

王老士松了口气,也对这个为他解围的人产生了一丝好奇。

他硬着头皮,也喝下了那碗汤。

汤入喉,味道古怪至极,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仿佛将人一生的滋味都浓缩在了其中。

喝完之后,他脑中一阵轰鸣,许多记忆的片段如走马灯般闪过,然后渐渐模糊、消散。

他努力地想记起自己是谁,来自何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走过奈何桥,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平原。

魂魄们在这里似乎有了短暂的自由,不再被鬼差们严密地看管。

许多魂魄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茫然地交谈着,似乎想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失去的记忆。

那个绸缎员外主动找到了王老师。

“老哥,在下姓钱,钱百万。生前在江南做点丝绸生意。”

他虽然忘了许多事,但介绍自己时,那股子得意劲儿还是没变。

王老师也忘了自己的名字,只好含糊地应了一声。

钱百万自来熟地说道:“老哥,我看你刚才在桥头犹豫,可是对阳间还有什么牵挂?”

王老师摇摇头,他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只剩下一种莫名的悲伤。

他更在意的,是脚底那奇怪的感觉。

过了奈何桥,那种跳动感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清晰了,仿佛脚心处真的长出了两只眼睛,在默默地观察着这阴间的土地。

“我……我只是觉得脚下有些奇怪。”

王老士迟疑地说道。

“脚下?”

钱百万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又看了看王老师的脚,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这黄泉路、奈何桥,走一遭下来,谁的脚能舒服?魂魄之身,本就是虚幻,这些感觉,恐怕也是虚幻的。老哥,别想那么多了。咱们现在该想的,是怎么过接下来的审判。”

“审判?”

王老士心中一紧。

“那是自然。”

钱百万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生前曾听一位高僧说过,人死后要过十殿阎罗的审判,根据生平善恶,定下来世的去处。这可是决定咱们是上天享福,还是下地狱受苦的关键时刻啊!”

他拍了拍胸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过老哥你放心,我钱某人生平乐善好施,修桥铺路,捐资建庙,功德无量。到了阎王爷面前,不说升为神仙,至少也能换个王侯将相的来世。倒是老哥你……”

他上下打量着王老师,“你生前是做什么的?”

王老师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的一生,平凡得像一粒尘土,哪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功德善举?

他不过是种了一辈子地,养活了一家人而已。

看着王老师窘迫的样子,钱百万叹了口气,用一种怜悯的语气说:“唉,罢了罢了。你我相识一场,也算有缘。待会儿若是见到了阎王爷,万一……我是说万一你被判个不好的去处,我若是有幸得了势,定会为你美言几句。”

王老师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心中愈发不安,脚底的跳动也仿佛与他的心跳合为一体,越来越急促。

他隐隐觉得,这奇怪的感觉,或许和钱百万口中的“审判”,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03

魂魄们休息的地方被称为“望乡台”,据说站在这里能看到阳间的家。

但喝了孟婆汤的魂魄,又有几个能记起自己的家在何方?

大多数魂魄只是在这里稍作停留,便被鬼差们驱赶着,前往一座巨大无比的城池。

那座城池通体漆黑,高耸入云,城门上悬挂着一块巨匾,上书两个篆体大字:酆都。

进入酆都鬼城,景象更是骇人。

城内的街道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鬼魂,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披头散发,形态凄惨。



街道两旁的“店铺”,卖的不是阳间的货物,而是各种刑具和给鬼魂用的物什。

空气中充满了硫磺和血腥的气味,偶尔还能听到从远处传来的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让人不寒而栗。

王老师和钱百万跟在队伍里,被这景象吓得不敢出声。

鬼差们将他们这一批新来的魂魄带到了一个巨大的广场上,广场中央有一个高台,台上坐着一个青面獠牙的判官,手持一本厚厚的簿子,正在挨个点名。

“张三,生前为盗,心狠手辣,残害无辜,拉入剥皮地狱!”

“李四,生前忤逆不孝,打骂父母,押往石磨地狱!”

“赵五,生前造谣生事,搬弄是非,割舌地狱伺候!”

判官每念一个名字,便有两个凶神恶煞的鬼卒冲上来,将那个被点名的魂魄用铁链锁住,拖向广场一侧的不同门洞。

那些魂魄哭喊着,求饶着,但无济于事,很快就消失在黑暗的门洞里,只留下一串串凄厉的回音。

王老师吓得浑身发抖。

他一生虽未作恶,但也从未做过什么大善事,他不知道自己会被如何判决。

他旁边的钱百万,此刻也没了之前的傲气,脸色煞白,身体微微颤抖。

显然,眼前这真实的审判,比他听高僧讲的故事要恐怖得多。

王老师注意到一个细节。

每当一个魂魄被押上前时,高台上的判官除了看手里的簿子,总会不经意地朝那魂魄的脚下瞥一眼。

那眼神非常快,几乎难以察觉,但王老师看得真切。

这个发现让他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难道这审判,真的和脚有关系?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脚。

那股奇异的跳动感,在进入酆都城后,变得更加有规律。

他的脚底板,此刻竟隐隐透出一种温润的光泽,与周围阴森的环境格格不入。

“钱……钱兄,”

王老师小声对钱百万说,“你有没有发现,那判官……好像在看我们的脚?”

钱百万正紧张地盯着高台,闻言一愣,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随即嗤笑一声:“老哥,你真是吓糊涂了。判官大人手握生死簿,记录着我们一生的功过,明察秋毫,怎么会去看我们这双臭脚?别胡思乱想了,静心等着吧。”

王老师没有再说话,但他坚信自己没有看错。

等待的时间漫长而煎熬。

终于,高台上的判官念到了一个名字。

“钱百万!”

钱百万一个激灵,身体抖得像筛糠一样。

两个鬼卒走过来,一左一右架住他。

他腿一软,几乎是被拖着走上高台的。

“钱百万,江南富商。”

判官翻着簿子,声音毫无感情,“你一生营商,精于算计。曾捐资建庙三座,修桥五条,铺路十里,看似功德不小。”

听到这里,钱百万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连忙磕头道:“大人明鉴,小人一生向善,从未敢作恶啊!”

判官冷笑一声,话锋一转:“但你建庙,是为求佛保佑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你修桥铺路,是为博取乡里名声,方便自家商队。此皆为有求之善,功德早已折半。况且,你为富不仁,平日里欺压同行,克扣伙计,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致使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你以为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吗?”

判官每说一句,钱百万的脸色就白一分。

最后,他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判官合上簿子,目光如电,最后扫了一眼钱百万那双灰败的脚,沉声宣判:“伪善之徒,罪加一等!罚入第九殿,受那铁锅油烹之刑!押下去!”

鬼卒们立刻上前,用铁链锁住哀嚎不已的钱百万,将他拖向了其中一个最黑暗的门洞。

广场上死一般地寂静。

王老士眼睁睁地看着刚才还和他说话的同伴,就这么被拖进了无间地狱。

他心中的恐惧达到了顶点。

连钱百万那样的大善人(至少表面上是)都落得如此下场,自己这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他感觉自己的双腿也在发软,几乎站立不住。

而就在这时,判官那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下一位,王老师。”

04

当听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王老士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上高台的,只觉得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阴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刮得他的魂魄都在颤抖。

他跪在高台冰冷的石板上,头埋得低低的,不敢去看判官那威严而冷酷的脸。

他的一生,像一卷被快速翻阅的画册,在他眼前一页页闪过。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他的一生都在和土地打交道。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为了多打些粮食,天不亮就下地,月上三竿才回家。

他想起那年大旱,他把自家水井里最后一点水让给了邻居家嗷嗷待哺的婴孩。

他想起有一次在镇上卖完粮食,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倒在路边的乞丐,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怀里揣着的半块干粮分给了他一半。

这些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算得上是功德吗?

他又想起自己犯过的错。

年轻时,脾气急,和妻子吵过几次嘴,还动过手。

有一年收成不好,为了交足租子,他偷偷在量米的斗上做了点手脚。

还有一次,他为了给孩子治病,无奈之下,从村里富户家的田里,偷摘了几个瓜……

这些事情,虽然情有可原,但终究是过错。

阎王爷的功德簿上,会如何记载?

“王老师。”

判官的声音将他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他抬起头,正好对上判官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

他看到判官翻开了簿子,目光在上面缓缓移动。

王老士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时间仿佛静止了。

不知过了多久,判官终于开口了,声音里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王老师,生于甲子年,卒于庚子年,享年六十。一生为农,无大善,亦无大恶。敬天法祖,孝敬父母,抚育子女,与邻为善……”

判官念得很慢,似乎是在仔细核对着什么。

王老师听着,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至少,自己没有像钱百万那样,被定下什么欺世盗名的大罪。

“……然,功过簿上,你名下却有几笔奇特的记录。”

判官的眉头微微皱起,“庚寅年,你救过一窝被雨水淹没的蚂蚁。癸巳年,你曾将一只受伤的飞鸟带回家中,饲养数日后放归山林。丙申年冬,大雪封山,你将家中仅有的一些余粮,撒在院中,供饥饿的鸟雀啄食……”

判官念出的这些事,王老师自己都快忘了。

那都是些不经意间做下的事情,他从未想过要因此得到什么回报,更没想到,这些琐事竟会被阴司记录在案。

“这些……这些也算功德吗?”

王老师结结巴巴地问。

判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合上了簿子,目光从王老师的脸上,缓缓移下,最终,落在了他那双赤裸的脚上。

这一次,他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匆匆一瞥,而是看得非常仔细。

王老实也下意识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只见自己的脚底,那温润的光泽不知何时已经变得如同两块小小的暖玉,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

那光芒不刺眼,却有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将周围的阴冷都驱散了几分。

脚心处那有规律的跳动,此刻也变得平缓而有力。

高台下一片寂静,所有的鬼魂和鬼差,似乎都在等待判官的最终宣判。

判官看着王老实的脚,看了很久,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讶异,慢慢变成了然,最后竟化为一丝赞许。

他终于抬起头,声音洪亮地宣布:“王老师,你一生虽无惊天动地之举,却心怀万物生灵,行不求回报之善,此乃‘微德’。微德虽小,日积月累,亦可感天动地。”

“你在此处的审判,到此为止。你的最终归宿,非我所能定夺。”

判官站起身,对着王老师,竟微微躬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请随我来,第五殿阎罗天子,要亲自见你。”

此言一出,整个广场一片哗然。

无数的鬼魂和鬼差都用震惊的目光看着王老师。

要知道,寻常魂魄,能过前四殿的审判已是万幸,绝大多数的轮回分配,都由各殿判官直接处理了。

能被传唤到第五殿,面见阎罗王本尊的,千百年来也寥寥无几。

王老实彻底蒙了。

他不知道自己是福是祸,只能在判官的带领下,浑浑噩噩地走下高台,穿过阴森的鬼城,走向那座位于酆都最深处,最宏伟,也最神秘的殿堂——森罗殿。

05

森罗殿的威严,远非之前所见的任何景象可比。

大殿由巨石建成,高不见顶,殿内立着数百根盘龙石柱,每一根都雕刻着地狱的种种酷刑,栩栩如生,令人不寒而栗。

大殿两旁,站满了青面獠牙、手持各种法器的鬼王和将军,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煞气,让王老实的魂魄几乎要被撕裂。



大殿正上方,是一张巨大无比的檀木案台,案台上摆着惊堂木、生死簿、轮回笔。

案台后,端坐着一位身穿王者冕服、头戴平天冠的神明。

他面容不怒自威,双目开阖间,仿佛有日月星辰在其中流转。

仅仅是与他对视一眼,就让王老士感觉自己从里到外,从前世到今生,都被看了个通透。

无需介绍,王老师也知道,这位,便是掌管天地间所有生灵轮回的——阎罗王。

“带上来。”

阎罗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大殿中回荡。

判官将王老师带到大殿中央,躬身退下。

王老士双腿一软,立刻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抬起头来。”

阎罗王再次开口。

王老师不敢不从,战战兢兢地抬起头,却依然不敢直视阎罗王的圣颜。

阎罗王似乎并没有在意他的失礼。

他面前的生死簿无风自动,翻到了属于王老师的那一页。

他只扫了一眼,便将目光投向了王老师。

“王老实,”

阎罗王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你之一生,平凡如斯,既无济世之功,也无滔天之罪。按常理,你当入六道轮回中的人道,或转生于富贵之家,享一世安乐;或转生于贫寒之户,续一世辛劳。此乃常数。”

听到这里,王老师稍微松了口气。

能再世为人,已是他不敢奢望的结果。

“然……”

阎罗王的话锋突然一转,“你可知,轮回之道,并非仅由功过簿上寥寥数笔所能定夺?”

王老实愣住了,茫然地摇了摇头。

阎罗王看着他,眼神深邃,仿佛能看穿时间的长河。

他缓缓说道:“世人皆以为,行善积德,便可得善报,此话不假。但何为善?捐资建庙,是善。修桥铺路,亦是善。但这些,多为‘有求之善’,行善者,心中多有所求——或求名,或求利,或求来世福报。此等善行,虽有功德,却非至纯。”

“而世间,另有一种善,名为‘无心之善’。救助蝼蚁,非为求报;饲喂飞鸟,非为功名。此乃发自内心的悲悯,是对天地万物最纯粹的敬畏。此等‘微德’,看似渺小,却最能触动天地法则之本源。”

王老师听得云里雾里,他只是一个庄稼汉,听不懂这些大道理。

他只是觉得,那些小生命,也是命,遇到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如此而已。

阎罗王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罕见的笑意。

“你不懂,但你做到了。”

他从高高的座位上站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阶,来到王老实的面前。

这位掌管幽冥地府的至高君主,身上没有一丝煞气,反而带着一种如山岳般厚重的温和。

王老师吓得想往后缩,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

阎罗王并没有看他,而是低头,看向了他的双脚。

那两团温润的光芒,在森罗殿的威压之下,不仅没有黯淡,反而愈发明亮。

大殿内,所有的鬼王、判官、鬼差,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王老师紧张地问道:“阎王……爷,我……我这一生,究竟……究竟算什么?我死后,又该……该去往何处?”

阎罗王看着他的脚,沉默了许久,仿佛在欣赏一件稀世珍品。

然后,他缓缓抬起头,目光重新落在王老士那张写满惶恐和不解的脸上。

他的声音,不再像之前那样威严,反而带着一丝感慨和郑重。

“你问本王,你死后投生哪一道?”

阎罗王伸出一根手指,指向王老实跪着的双脚。

“呵呵……世人皆仰望青天,求神佛指点迷津,却不知真正的答案,早已伴随你们一生。”

王老师顺着他的手指,再次看向自己的脚底,那光芒是如此的温暖,让他冰冷的魂魄都感到了一丝暖意。

他颤抖着声音问:

“答……答案?”

阎罗王的声音在大殿中清晰地响起,每一个字都像一口古钟,敲在所有魂魄的心上:

“正是。你来世的去向,是为仙,是为人,是为畜,还是为鬼,其实,在你踏上这黄泉路的第一步时,便已注定。这秘密,从不为外人道也……它,就藏在你的脚底板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