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鑫智奖·2025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
获奖单位:吉林农信
荣获奖项:基础设施优秀案例奖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
1.项目背景
我社统一生物识别平台于2019年11月投产,已经应用在线上贷款、移动展业等多个业务领域和场景。随着手机银行的回迁,以及生物识别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展,目前统一生物识别平台需要进行升级,一是性能不足,手机银行回迁后,人脸识别、活体验证两个场景也将迁回至我社生物识别平台,初步预估总体交易量增加1倍,活体检测交易量增长13倍,人脸识别交易量增长1倍,现有机器性能难以支撑;二是人脸识别技术需要不断升级,犯罪分子针对人脸识别、活体验证的攻击手段不断升级,防护技术也需随之升级;三是版本升级要求,目前国产鸿蒙系统在移动端的使用数量急剧上升,急需升级支持鸿蒙版本的SDK。
2.项目目标
本次对统一生物识别平台优化升级后,一是优化系统架构,提升系统性能。将性能至少提升20倍。二是提升人脸识别能力。综合场景下识别精度由91.83%提升到97.82%,对抗深伪合成的防御能力由95.43%提升至 99.74%,在翻拍防御、面具攻击等防御上也有所提升,通过全面提升智能识别的识别率、准确率、防御能力,提升业务办理效率的同时提供更安全的防御能力。三是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国产鸿蒙操作系统的支持,提升产品机型适配性和动作识别的灵敏度,细分活体交易场景动作规则管理,提供用户更智能的生物特征识别体验。
二、创新点
1.智能动态路由与异构引擎协同机制
通过统一服务网关API集成智能路由策略,根据业务类型(如活体检测、OCR识别)实时分析引擎负载,动态分配请求不同引擎集群,基于Spring Cloud微服务的Feign组件实现服务间通信,结合Nacos配置中心动态调整路由规则,确保高并发场景下OCR识别响应时间稳定在1秒内,资源利用率提升35%。解决多引擎分散导致的算力浪费问题,支撑日均23万笔鉴身服务的高效运行。
2.无侵入式国产化适配与混合算力池
在国产ARM架构服务器(如鲲鹏)与x86混合环境中,设计容器化异构资源抽象层,自动转换不同指令集的算力需求。例如,OCR识别引擎无需代码改造即可同时在国产GPU(如Atlas 300I Pro)和传统CPU上运行,实现全栈国产化平滑过渡,避免传统架构的迁移风险。通过银河引擎管理平台统一纳管混合算力池,动态分配算法引擎资源,国产CPU图像处理性能不足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3.业务场景驱动的动态活体检测框架
基于AI编排平台(CWOS)构建活体检测策略引擎,根据业务场景(如贷款申请、转账)生成差异化验证规则。例如,高风险场景强制多动作组合(摇头+眨眼)+随机动作序列,低风险场景采用固定动作序列。实时更新反欺诈策略库,抵御深伪合成攻击,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用户操作步骤减少40%,活体检测通过率提高15%。
4.全链路灰度迁移与数据一致性保障
在外围系统分批次迁移过程中,设计双轨并行验证机制,通过设计ESB新接口将交易迁移至新平台,实现迁移期间业务零中断,解决传统系统升级中业务连续性难题,为其他20余个关联系统平滑迁移提供标准化方案。
三、项目技术方案
1.应用架构
统一生物识别平台,集生物信息特征内容管理、生物信息识别引擎算法管理、识别流水管理、联网身份核查等功能于一体,具体能力包括:
(一)应用组件和算法统一纳管
提供各类算法能力,主要包括:活体检测、人脸识别、指纹认证、OCR识别等,同时提供集成外部三方的各类算法能力。此外,基于基础的引擎能力,可提供上层各类应用组件作用于各类业务场景。
(二)AI编排与注册
提供一套高效业务编排的智能业务流,用户可以基于已有的基础的AI能力或者其他能力,通过在线配置或者可视化编排的方式灵活自定义业务逻辑,支持对多种AI能力或应用进行组合,将输出结果进行整合,从而提供更加贴近业务的AI能力及接口。
(三)统一对外服务网关
所有的AI能力的输出通过服务网关进行权限拦截和统一出口,同时服务网关负责路由转发和负载均衡,对访问流量进行统计分析;SSO服务主要对账号和系统权限进行管理,解决整体系统的认证和权限,所有服务接口的纳管通过开发者中心负责,包括外部应用的对接等,实现对所有应用接口的统一管理。
吉林农信统一生物识别平台应用架构如图4.1.1所示:
应用架构图
客户各类业务渠道系统:包括柜面、集中作业授权系统、移动工作台、手机银行等。
网关提供统一接入、流量控制、负载均衡、ESB适配等功能。
标准化API服务:包括OCR应用、ibis应用、云之盾应用、H5应用等。
OCR应用:包括识别流水、流水统计、系统管理。
IBIS应用: 包括识别场景管理、联网核查管理、客户管理、员工管理、升级管理、系统管理。
云之盾应用:包括监控大盘、活体管理、场景管理、数据管理、反欺诈管理、名单管理。
CWOS基础平台:提供包括CWOS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开发者中心、智能业务流应用、cwos-sso应用等。
银河平台:包括引擎管理、引擎集群管理、应用接入、系统路由管理等。
算法引擎:包括身份证OCR识别引擎、营业执照OCR识别引擎、银行卡OCR识别引擎、活体引擎、特征提取引擎、人脸识别引擎等。
2.技术逻辑架构
统一生物识别平台优化升级后采用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通过组件提供服务注册与发现,配合fegin组件进行网关内部服务的负载均衡访问;外部采用API网关对请求进行限流,请求分发和路由;服务配置中心使用Nacos,多租户模式,系统和租户之间独立,灵活部署;数据库采用国产达梦数据库主备集群模式部署;Redis提供缓存能力,减少数据库和业务计算频率,从而提供查询的效率;应用服务采用多节点部署,并支持横向扩容,能够满足高并发量。
系统的技术架构如图4.2.1所示:
技术架构图
1、前端请求通过F5负载均衡策略,将请求分发到应用服务器。
2、平台网关统一安全拦截过滤请求,完成身份认证、鉴权、路由、限流及ESB适配等功能,并将请求转发到对应服务;
3、后端应用服务使用注册中心及配置中心实现动态的服务发现、服务配置、及流量管理等;
4、应用服务提供的对外接口统一纳管于开发者中心服务,在外部系统调用时,需通过统一权限认证;
5、平台使用银河进行引擎能力的接入,包括H5活体引擎、活体引擎、人脸识别比对引擎、特征引擎及OCR识别引擎等多种引擎能力。
3.部署架构
部署架构图
农信统一生物识别平台部署架构如图4.3.1所示:
吉林农信统一生物识别平台部署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应用程序、数据库和算法引擎,均采用高可用方案。
以下为统一生物识别平台各子系统的具体说明:
(1)生物识别应用子系统
该子系统通过与新渠道平台对接,完成超级掌银、柜面、智慧柜台、移动工作台、网贷平台等渠道发起的人脸识别、身份证等OCR识别处理,省联社和社员行社通过访问该子系统维护指纹信息,维护联网核查权限,设置各渠道人脸识别比对合格分数,完成系统各类参数配置等。
(2)云之盾活体检测子系统
提供APP内的活体识别服务,并由平台统一进行授权管理、动作序列的发放、检测记录的管理,识别场景的管理,并提供人脸识别场景的反欺诈服务,对人脸识别过程中的异常进行监控,形成AI分析+业务数据分析的完整防御方式。
(3)接口应用子系统
该子系统提供统一认证、统一路由、统一对外的接入网关能力,可实现内部多模态能力组合编排,API使用的权限控制和流量控制。
(4)OCR识别应用子系统
该子系统提供身份证识别、银行卡识别、房产证识别、营业执照识别及票据类凭证识别功能。能够实时展示所识别的证件图片、能力调用进行有效地统计等,包括不限于:渠道关于调用次数、成功数、失败数以及成功率的统计,渠道与识别类型关联的统计,识别类型与调用次数、成功率、耗时、使用占比的统计等。
四、项目过程管理
1.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阶段
此阶段时间段为 2024年 7月22日到2024年8月2日,其间主要完成了技术架构的顶层设计、系统改造方案的分析和非功能需求的确认,提交了概要设计等相关文档。
2.系统详细设计和开发阶段
此阶段起始时间为2024年8月5日到2024年9月30日,其间主要完成了系统详细设计和系统功能开发工作,提交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和单元测试报告等文档。
3.测试验收阶段
此阶段起始时间为 2024年10月8日到2024年11月24日,其间完成了系统的功能测试、非功能测试等验收工作,并提交了系统测试报告,完成了版本发布。
4.上线准备阶段、系统上线阶段
系统于 2024年 11月28日投产,完成系统上线前回归验证、上线评审、新老系统切换、数据移植等工作。
五、运营情况
1. 业务处理能力
活体检测:约1.5万次,支持高峰时段交易量增长13倍的弹性扩容能力。
OCR识别:约230万笔,复杂票据识别效率提升至1秒/张,覆盖45余种凭证类型。
鉴身服务:约150万笔,响应时间稳定在3秒内,服务覆盖柜面、移动展业等20个业务系统。
高并发支持:活体检测支持16并发/秒,OCR识别支持4并发/秒,高峰期系统可用性超95%。
2.系统集成与数据交互
通过ESB总线与柜面、移动工作台等20个行内系统对接,实现生物特征注册、联网核查等功能,日均处理超5万次跨系统交互。采用加密报文传输与动态鉴权机制,保障外网与内网平台间的数据安全,拦截未授权访问率超99.9%。
3.业务连续性保障
采用新旧平台并行运行保证了迁移稳定性,系统上线后未发生重大生产事故,平台通过高可用架构设计、混合资源调度及智能化运维工具,实现了日均数十万笔业务的高效稳定处理,同时克服国产化环境下的成本与性能挑战,为金融业务安全与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靠支撑。
六、项目成效
1.业务承载能力
日均处理量:活体检测约1.5万次,OCR识别约230万笔,鉴身服务约150万笔。
服务对象:覆盖柜面、集中作业授权平台、移动工作台、移动展业、集中监督等20个系统。
2.安全防御能力全面增强
云之盾活体检测服务的引入,有效提升了人脸识别过程中的防攻击能力,防攻击提升率可提升至99.5%,降低了伪造、照片攻击等安全风险。
网关服务的权限拦截和鉴权机制,确保了接口调用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3.打破算法生态壁垒
通过银河引擎管理平台,解决了多类型、多厂商算法引擎管理分散的问题,可实现算法引擎的统一纳管与智能调度,支撑多模态生物识别场景融合。
4.OCR识别效率提升
目前,平台已支持 45种凭证识别。经过平台信创升级后,OCR复杂票据类识别效率从每张3秒可缩短至1秒左右,整体处理速度提升 2-3倍,大幅优化了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七、经验总结
在项目管理方面,统一生物识别平台优化升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明确各部门负责人,由专人负责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时汇总和解决已知风险与问题,提高了沟通效率和降低了沟通成本,确保项目实施进度。
在风险管控方面,需求阶段,结合业务场景交易量分析,明确非功能指标,规避后期返工风险;开发阶段,采用灰度迭代模式,优先交付云之盾模块,关联系统采用分批次迁移的方式,降低复杂度;上线阶段,通过新老平台双轨并行的方式,保障系统迁移过程交易零中断。
统一生物识别平台优化升级项目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构建了“安全-性能-体验”三位一体的新一代生物识别技术整合平台,突破传统架构在国产化适配、高并发响应及业务连续性上的瓶颈,为金融行业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高效升级范式,未来将持续优化生物识别技术生态,为智慧金融场景提供更敏捷的支撑。
更多金融科技案例和金融数据智能优秀解决方案,请在数字金融创新知识服务平台-金科创新社案例库、选型库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