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最近被普京即将访华这件事推到了顶点。什么叫“史无前例”?什么叫“规格最高”?克里姆林宫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这次用了最直接的方式给出了答案。距离普京专机降落北京还有几天,俄方已经反复强调,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国事访问,这是一场“世纪之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行动。对于一位在国际舞台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领导者来说,能让身边最核心的幕僚用这种词汇来定调,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光是这一层信号,就足以让不少西方媒体开始坐不住。
先8月31日到9月3日,普京将在中国停留整整四天。期间不仅要出席上合组织峰会,还要参加9·3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阵容堪称“政府总动员”,几乎所有能叫得上号的实权人物都会随行。无论是外交、安全、能源、经济还是科技领域,这次全都有人坐镇。连俄罗斯国内的主流学者都直言,普京执政二十多年,还从没见过这样的“全体出动”。这不是走个过场,不是外交秀场上的合影,而是真的“动真格”。
俄方对这次访问的重视,其实早已写在脸上。佩斯科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直接点名:“我们正在为这次访问做积极准备,总统本人也在认真筹备。俄中最高层往来,以及此次访问期间的国际互动,对我们而言极为重要。俄中关系始终是我们的优先议题。”这话说得已经够明白了。用“史无前例”这四个字给普京的行程打上标签,本身就有强烈的政治宣示意味。尤其是在俄欧关系因乌克兰危机陷入僵局,俄罗斯“向东转”的国家战略步入深水区的当下,普京选择在这个节点带着最强阵容访华,显然不是心血来潮。
这几年,世界风云变幻,地缘博弈的棋盘越铺越大。美国和北约在欧陆压制俄罗斯的动作,基本上已经到了“无死角”的地步。制裁、围堵、舆论攻势,手段花样百出。俄罗斯在乌克兰方向咬牙硬撑,欧洲市场一夜之间变成了“雷区”,能源出口一度被卡得死死的。西方的算盘是想把俄罗斯拖垮,让莫斯科不得不低头。但很显然,普京选择了另一条路。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向东转”的大棋盘,早就悄然铺开。
说到“向东转”,中国的角色早已不言而喻。两国的经贸合作,已经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成了俄罗斯经济稳定的“压舱石”。欧洲市场动荡之际,中国市场的稳定和需求,给了俄罗斯天然气、石油、粮食等出口一个坚实的后盾。最近两年,中俄贸易额连创新高,本币结算比例大幅提升。华尔街想靠金融霸权搞“卡脖子”,结果中俄直接用本币结算,把美元体系的根基一点点蚕食。现在谁还敢说双方只是“权宜之计”?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战略互补,利益绑定,谁都离不开谁。
外界盯着普京访华的每一个细节,最看重的其实不是协议本身,而是这场访问的象征意义。有人说,这是中俄“战略联盟”的再确认。也有人觉得,这是一场对美国单极霸权的公开“宣战”。我倒觉得,这次访问更像是一把“定海神针”。在全球格局剧烈动荡的时代,谁能保持阵线稳定,谁就能赢得先机。普京带着核心团队访华,不管外界怎么解读,中俄的战略互信已经被牢牢钉在了世界格局的“中心”。
美国怎么看?华盛顿的焦虑和失落,基本已经写在脸上。过去几年,美国对俄罗斯加码制裁,想让莫斯科“痛改前非”;对中国则是拉拢与打压并用,试图在中俄之间打“楔子”。结果呢?俄罗斯没有向西方低头,更没有背弃中国。反而因为共同的压力,两国越走越近。拉夫罗夫前不久还公开表示,俄罗斯对中国的承诺“永远不会违背”。这句话配合普京这次“史无前例”的访华,怎么看都是在给全世界打“预防针”——美国想离间中俄,没门。
上合组织峰会的多边舞台,也给了普京一个展示影响力的绝佳机会。超过二十国元首齐聚一堂,不只是中俄的“二人转”,而是整个欧亚大陆力量格局的一次“大阅兵”。在这个平台上,中俄可以和中亚、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合作伙伴展开实质性对话。美国想搞“印太战略”,拼命拉拢盟友,结果上合组织却把“多极化”写进了日程表。谁在引领潮流,谁在逆流而动,现场的气氛会给出答案。
再看俄方代表团的构成,几乎所有核心实权人物都在,已经不是“高规格”能形容的事情。外交、安全、能源、经济、科技……各条战线一字排开,这阵仗不是一般的“走场面”。连俄罗斯本国的学者都发出感慨,称这次等同于“国家级集体访华”。这说明什么?说明普京已经把中俄合作当作“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只要这种战略认知还在,中俄关系的稳定和深化就不会轻易被外部力量所撼动。
这次普京访华,象征意义和实际效果一样重要。它不仅仅是一次务实合作之旅,更是一次公开的战略宣誓。普京用行动告诉全世界,俄罗斯不会背叛中国,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已经到了外力难以撼动的地步。美西方想搞“分而治之”,结果却把两国推得更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谁能稳住阵脚,谁就有资格制定规则。
从能源到安全,从技术到多边合作,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不仅仅是双方的选择,更是世界格局的必然结果。美国的焦虑、欧洲的观望、中亚的期待,都说明了一件事:中俄“同舟共济”的时代已经到来。回头看,普京这次访华,或许就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
最后再强调一遍,对于那些还在纠结“中俄能走多久”的人,不妨问问自己,谁更需要谁?在全球博弈的浪潮中,谁能与谁患难与共?普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俄罗斯不会背叛中国,这不仅是一句外交辞令,更是一个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承诺。未来的世界,很大概率会在中俄合作的基础上,开启全新的地缘篇章。谁还在等中俄“分道扬镳”,只能说,等到天荒地老也不会等到那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