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安排普京去北京看阅兵前,中俄蒙先开一场会,有件大事必须先办成

0
分享至

普京这次来中国带了这么多人,安排他去北京看阅兵前,中俄蒙三国先开一场会,有件大事必须先办成。

普京这次带的人里,交通部长尼基京跟着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冲运输问题来的。

你想啊,俄罗斯的铁路用的是1520毫米的宽轨,咱们中国是1435毫米的标准轨,俩轨距对不上,就跟俩火车跑在不搭边的道儿上似的。

之前有趟装满大豆的火车从俄罗斯运到中国,到了满洲里口岸,得把车上的货全卸下来,再一件件装到中国的火车上,光这换装的功夫就得耗两三天,不仅费钱还耽误事儿,每年因为这事儿,中俄贸易得多花几十亿美元冤枉钱。



这次三国凑一块儿开会,肯定要啃这块硬骨头。俄罗斯那边正推进“东方多边形”铁路升级计划,想把西伯利亚大铁路一年能运的货,从1.2亿吨提到2.7亿吨,可光自己升级没用啊——蒙古的铁路也是宽轨,货物从俄罗斯过来,到蒙古还得再倒一次车,等于多折腾一回。

所以这次说不定就商量着,要么在蒙古新修一条标准轨铁路,要么就在现有的宽轨旁边再铺一条标准轨,让火车不用卸装货,直接就能从俄罗斯开到中国,就跟当初咱们帮东南亚修中老铁路似的,把断开的轨道连起来。

除了铁路,蒙古的公路也得拾掇拾掇。蒙古国八成的公路都是砂石路,一到雨季就变成“泥巴路”,卡车开上去能陷进去半截。之前中国企业已经帮蒙古修了几条高速公路,比如扎门乌德到二连浩特那条,这次说不定会商量着三国一起管养护,把这些路弄得更通畅。

到时候卡车跑起来能快一倍,从蒙古拉货到中国,不用再担心半路堵车误点了。



能源通道得打通:“西伯利亚力量2号”得先过蒙古这关

这次跟着普京来的,还有管能源的副总理诺瓦克和能源部长齐维列夫,这俩人一露面,就知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肯定是重头戏。

这条管道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出发,得穿过蒙古才能到中国,要是通了,每年能给中国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咱们国家一年用的天然气里,差不多10%都能从这儿来,这可不是小数目。



对俄罗斯来说,这管道就是“救命稻草”——之前欧洲那边不用它的气了,靠这条管道能少依赖欧洲市场;

蒙古更划算,每年能收10亿美元的过境费,差不多占它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等于多了笔稳定的收入;咱们中国呢,等于多了层能源安全保障,东边已经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了,西边再来这条,双保险多踏实。



可这条管道卡了好几年没动,主要是价格和路线谈不拢。俄罗斯想照着欧洲市场的价格卖气,咱们中国希望按长期协议的价来——去年冬天欧洲天然气价格跌得厉害,咱们就想趁机压点价,可俄罗斯不乐意,说“欧洲不要我的气,亚洲这边得补上差价”。

不过现在国际形势不一样了,这次开会说不定两边能各让一步:俄罗斯稍微降点价,咱们承诺长期买它的气,蒙古呢,就负责管道建设要的土地审批,还有环保方面的事儿,把这事儿推进下去。



另外,三国说不定还会聊电力合作。俄罗斯远东有不少水电资源,蒙古的风电潜力也大,咱们中国又在搞“西电东送”。说不定就商量着在蒙古建个大型电力枢纽,把俄罗斯的水电和蒙古的风电整合到一块儿,再通过特高压线路送到中国华北。

这样一来,蒙古就不只是“过路的”,还能靠电价分成赚钱,比单纯收过境费划算多了。



经济走廊要“升级”:不能只卖原材料,得搞点加工品

中蒙俄经济走廊喊了十年了,之前大多是纸上谈兵,这次开会得把这些想法落到实处。最要紧的是解决三个麻烦:关税太高、物流太慢、结账不方便。

现在中国和俄罗斯做生意,九成以上都用人民币或卢布结账了,可蒙古还在用美元——美元汇率一波动,当地企业就头疼,有时候一笔生意下来,因为汇率变动,利润就少了一截。



所以这次说不定会商量在蒙古试试人民币跨境支付,比如乌兰巴托的商人想买中国的机器,直接用人民币付就行,不用再换成美元,省了不少麻烦。

关税这块,三国可能先从农产品和矿产品下手。比如咱们从蒙古进口煤炭、铜矿石,现在要交15%的关税,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大豆也有关税壁垒。



这次开会说不定会搞个“绿色清单”,只要产品环保达标,比如蒙古的有机羊肉、俄罗斯的非转基因大豆,进中国市场时关税能降到5%以下,这样两边做生意都划算,老百姓也能买到更便宜的进口货。

更重要的是得搞产业合作,不能总停留在“蒙古卖矿、俄罗斯卖能源、中国买原材料”的阶段。咱们中国在蒙古的扎门乌德建了跨境经济合作区,俄罗斯在赤塔也有木材加工园区,这次说不定就商量着把这些地方连起来。



蒙古出矿产,俄罗斯出能源,咱们中国出技术,在蒙古建电解铝厂、铜冶炼厂,把原来的原材料加工成值钱的产品再卖出去。这样一来,蒙古的GDP能多涨两个百分点,俄罗斯也不用只靠“卖原料”赚钱,咱们中国也能拿到稳定的工业原料,三方都能分到好处。

其实这场会背后,三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也都是看着国际形势来的。美国在亚太搞“印太经济框架”,想拉着盟友孤立中国和俄罗斯;欧洲那边去年能源危机后,德国、法国也开始重新琢磨跟俄罗斯的关系。这种时候,中俄蒙只有抱成团,才能对冲这些风险。



对俄罗斯来讲,开发远东得要中国的投资,西伯利亚的资源也得通过蒙古运到中国;蒙古夹在两个大国中间,要是不跟中俄的产业链绑在一起,很容易被甩在后面;

咱们中国呢,打通中蒙俄的通道,既能保证能源安全,还能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比如把咱们的家电、汽车卖到俄罗斯和蒙古。



这次峰会可能不会签太多大协议,但会把未来十年合作的方向定下来:用交通网把三国连在一起,用能源网把各自的利益绑在一起,再用产业链把大家的命运串在一起。

等以后西伯利亚的天然气通过新管道送到中国,蒙古的牛羊肉通过标准轨铁路直达上海,三国老百姓就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合作不是喊口号,而是能拿到手的实惠——这才是在复杂的国际局势里,最实在的“破局办法”。

观察者网: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湖南日报:有朋自远方来!多国领导人抵达北京、天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话史官1
话史官1
执笔话尽历史,品人生百味。
1286文章数 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