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
元代以来,隔海相望的倭寇不断地侵扰我山东沿海;到了明朝,倭寇的侵扰不仅没有停止,而且还愈演愈烈。1398年为加强海防建设,朱元璋批建宁海卫(今牟平区)"奇山守御千户所"。
这里的“卫”“所”是明朝军队的军队编制,带有两字的地名,都是驻军之地。当年,朱元璋当吴王时开始设卫,地盘占到哪里、卫就设到哪里。具体到山东,当时设立了宁海卫(牟平)、莱州卫、登州卫(蓬莱)、青州卫等四个卫。
卫、所两级的军队编制,对应的地方政权是“府”。明朝山东设有六个府,即所谓东三府、西三府;西三府是济南、东昌、兖州(济宁),东三府是青州、莱州、登州。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一百一十二士兵)。
后来,山东沿海增设七个卫:鳌山卫、威海卫、成山卫(荣成)、靖海卫(荣成)、大嵩卫(海阳)、灵山卫(胶南)、安东卫(日照)。
奇山千户所设置时,在三面环海的北海岸的一个荒丘(当地人称北山)上设了个熨斗墩,亦称“狼烟墩台”、“烽火台”。一旦发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和求援的信号;这个"狼烟墩台"被简称为烟台,北山也就被当地人称为“熨斗山”“烟台山”,后来的烟台市就是由此得名的。
烟台市车牌为“鲁F/鲁Y”,电话区号为0535,身份证前4位(行政区划代码)是3706,邮政编码是264000/265000/261400,目前下辖5区6个县级市。下面逐一介绍十一县区的由来吧
长岛
蓬莱
蓬莱区
春秋时属莱子国,汉朝时属黄县。公元前133年汉武帝东巡至此处,望神山不遇,遂筑一座小城名为“蓬莱”。唐朝时设置蓬莱镇,属黄县。唐神龙三年时登州治所迁移到蓬莱,蓬莱升为县。
莱国(莱子国)在先秦时期,一度是个有实力的诸侯大国,是今天的山东省内曾经存在的四大文明“齐鲁莱莒”之一。
长岛综合试验区
以长山岛而名,长山岛以长山而名,即岛长且多山。
栖霞市
于霞光之中的意思。1131年,南宋时期、金国扶持的“大齐皇帝”汉奸刘豫,将原属蓬莱的阳疃及莱阳北部部分区域单独析出置县,称栖霞。据栖霞市人民政府官网介绍,栖霞因诗句“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
另据光绪五年版的《栖霞县续志》记载,栖霞是因为城头朝霞而得名,“五更平明,海日东升,照耀城头,霞光万道”。
海阳市
山南、水北为阳;此地因位处黄海之北,故名“海阳”。
招远市
招远,取“招来远人”之意。1129年,因连年战乱、民众多有流亡,伪“大齐皇帝”刘豫从掖县析出罗峰镇单独置县,为招集流亡者回乡安心农耕,遂取名“招远县”。
莱阳市
莱阳市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南,故称莱阳。
芝罘区
因芝罘岛而得名,“芝”即灵芝,“罘”即屏障。芝罘岛横卧在黄海之中,有“灵芝”的形状,有“罘”的作用。
福山区
因福山得名。1127年,伪“大齐皇帝”刘豫曾登此山,称附近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名此山为“福山”,将蓬莱县两水镇单独析出置福山县。
莱山区
800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
伪齐刘豫在胶东新设的四个区划
莱州
牟平区
以“牟山之阳,其地坦夷”得名。今牟山位于牟平县城西北。
牟平又称宁海。1131年,伪“大齐皇帝”刘豫在牟平县置宁海军;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宁海军为宁海州。宁海军系“海不扬波”之意。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浙江宁海重名,改回牟平县。
龙口市
县内有龙口镇,龙口镇有龙口港,因而得名。
龙口旧称黄县,黄县的起源是:一千四百余年历史的潢川黄国,被楚成王灭后,齐国徙黄国之宗族子民安置于莱国旧地,黄县之“黄”因此得名。
莱州市
夏称莱夷地,商为莱侯国,周属莱子国。莱州的名字始于隋朝,之前叫做光州。
莱州旧称掖县,最早见于《战国策》:(齐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单)夜邑万户。《说苑》作掖邑,以掖水得名。《元和郡县志》:掖水出县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县取为名。《前汉书·地理志》注:掖水北流入渤海,其所入处,正当莱州湾之南岸。实渤海之右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