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房子住的时间越长,家里东西越多,空间越小?
打开衣柜、鞋柜,全都是衣服、鞋子,
家里柜子里面,都囤积了各种日用品;
总感觉自己囤了一堆“有用”的东西,但是没想到,居住时间长了之后,家却变成了仓库。
这一切都背后,其实都是被我们的“购买欲”所裹挟。
前段时间,看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我发现:
真正的断舍离,并不是随意的扔东西,而是控制自己膨胀的购买欲。
这不仅仅是对物品的整理,也是对我们自己“消费欲望”的掌控和审视。
01、别被“情绪”欺骗
大家平时购物的时候,都会被“情绪”这两个字欺骗。
比如,买东西,看到打折这两个字,就会跟省钱挂钩;
便宜的东西,总感觉以后能用得上,所以忍不住买买买;
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是通过买买买来填补自己的压力。
只要是心情不好、压力大的时候,都会买点东西安慰自己,可是总是乱买东西,家里变乱了、钱包空了,我们的心情真的会好吗?
断舍离的精髓,其实就是拒绝被情绪绑架。
买东西之前,大家提前灵魂拷问一下自己:
1、真的想买吗?(别看价格,只看自己到底想不想买)
2、当下真的需要吗?(只想当下需不需要,不考虑未来能不能用到)
3、它真的能服务我们的生活吗?
问完自己这3个问题后,可能会降低我们一大半的消费欲望。
02、建立清醒的消费观
现在很多年轻人买东西,都是从享受的角度出发,或者盲目跟风,买回来的东西,根本不是自己需要的。
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到底应该如何建立清醒的消费观。
1、拒绝过度囤积
大家买东西的时候,都会过度囤积。
比如,生活中的日用品,大家一次性会囤很多,可是我们真的用得完吗?
真正的省钱,不是过度囤积,而是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把钱花在刀刃上。
自从开始断舍离生活后,我从来都不会过度囤积,只买自己当下需要的物品即可。
2、拒绝消费主义裹挟
现在商家们不断制造新需求,让我们焦虑,从而让我们买买买。
衣服尺码越做越小,让我们身材焦虑,就可以卖给我们减肥产品、健身产品、甚至连吃的方面,还有低卡低脂的食物……
而开始了断舍离生活后,我买东西,只选择真正自己需要、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被外界定义需要“买什么”。
3、精简家里物品
消费主义的陷阱,就是让我们多买东西,多消费。
而开始断舍离生活后,我开始精简家里的物品,一件品质好的东西,要比十件廉价物品性价比高多了。
03、定时断舍离
树立正确消费观后,下一步,就应该开始断舍离了。
很多人都以为,断舍离就是一味的扔东西,其实这么做,并不正确!
定时断舍离,其实是把家里真正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
而处理≠扔掉!
处理家里多余的杂物=转送+售卖,最后才是扔掉。
不过大家断舍离的时候,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要不然物品扔掉后,可能会后悔。
1、设置冷静期
想要扔掉的东西,先别着急直接扔,可以设置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呢,一般设置72小时就差不多了。
72小时内,我们还可以思考思考,72小时后,如果真的不需要了,再去把它们处理掉。
2、物品转送
在我们家里没什么用的东西,并不代表它真的没用,直接扔掉的话,实在是太浪费了!
我们可以把家里没什么用的东西,可以先整理出来,整理出来之后,不要着急扔掉,可以送给有需要的朋友,也是一种变相的省钱。
一些完好的物品,可以放在二手平台售卖,总比扔掉强。
总结:
坚持了断舍离生活后,我并不是一味的断舍离,而是先从改变自己消费观开始,真正的富足,不是家里东西多少,而是有选择的自由和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