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华 本报通讯员 李青
“主动朝前一步。”这是刘颖的服务理念,也是她所在的供电所能脱颖而出的秘诀。
2007年,刘颖成为一名电力收费员。此后,她凭借出色业务表现,先后获得县、市、省级劳动模范,现在已是国网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供电公司工业园中心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
工业园供电所承担着为肥西县经开区及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部分区域供电的重任,服务1700多家企业及16万户低压电力客户。由于电量体量全省最大,工业园供电所常被称为“安徽第一供电所”。
2022年4月11日,一条咨询工单引起了刘颖关注,辖区内一家企业前来咨询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及二氧化碳系数等业务。彼时,绿电绿证业务在安徽刚刚兴起,刘颖也是“门外汉”。“只要客户有需求就要主动靠前解决。”这是刘颖对自己提出的“刚性”要求。
刘颖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想方设法满足了该公司的诉求。考虑到辖区涉及出口业务的企业较多,后续会有越来越多的绿电绿证相关业务咨询,她主动申请参加业务培训,并前往相关公司取经。在她的争取下,工业园营业厅成为全省第一个设立绿电绿证咨询窗口的供电营业厅。
“你们的缴费通知有问题。”一天,居民刘大爷拿着一张电费缴费通知单走进工业园供电营业厅。综合柜员胡兰兰赶忙上前接待。老人反映说,现在的电费缴费通知单显示格式和以前不同,看不到当月电量等具体信息。
胡兰兰告知老人,通知单是全省统一格式,因为大多张贴在表箱处,不宜过多显示客户信息,可老人依然不买账。胡兰兰只好喊来了刘颖,刘颖想了想,说:“这样,您留下联系方式和家庭地址,我每个月送电费明细清单到您家去。”这之后,刘颖连续3个月上门为老人送电费明细。同时,她积极对接上级公司,反馈客户意见,最终对通知单格式进行了适当修改。
“多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服务才能更进一步。”在刘颖倡导下,工业园供电所还建成全省首个“未诉先办”供电服务示范区,利用系统监测分析辖区企业用能情况,为客户“量身定制”节能方案。
来源: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