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报告...是不是搞错了?”
李明拿着体检报告的手在微微颤抖。
他找了一个角落坐下,准备查看自己的命运。
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专业术语让李明看得头晕眼花,
但是那些标红的异常指标却格外醒目...
医生摇了摇头,神情严肃:“年轻人,报告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你身上。”
01
李明是那种典型的程序员。
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八点半准时到公司,晚上九点下班后还要去健身房待一个小时。
他的生活就像他写的代码一样,规整、有序,每一个环节都按部就班。
朋友们都说他自律得有些过头,但李明觉得这样的生活让他很有安全感。
直到半年前的那个周末,他在浏览健康网站时看到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标题很吸引人:《科学研究表明:适度性生活是男性健康的重要指标》。
李明认真地读完了整篇文章。
文章里提到,规律的性生活对男性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可以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甚至有助于延缓衰老。
最让李明在意的是文章末尾的一句话:“专家建议,健康成年男性每月保持3-4次性生活频率最为适宜。”
作为一个凡事都要追求完美的人,李明立刻将这个建议奉为圭臬。
他在手机里设置了提醒,就像记录健身计划一样,开始记录自己的“健康数据”。
每个月的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他都会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在李明看来,这不过是另一项健康管理而已,就像他每天喝八杯水、每周跑步三次一样自然。
同事小王有时会开玩笑地问他:“明哥,你最近怎么总是一副很累的样子?”
李明总是笑着回答:“可能是工作太忙了吧,没事的。”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健康计划”可能有什么问题。
相反,在执行的前两个月里,李明觉得自己的状态还不错。
他甚至暗暗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科学的生活方式。
每当完成一次“任务”后,他都会在日记里记录下来,就像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工作汇报。
李明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数据:睡眠时间、运动量、饮水量,还有那个他认为最重要的“健康指标”。
他觉得自己正在变成一个更完美的人。
但是,身体的变化往往比人的感知要敏锐得多。
第三个月的时候,李明开始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起床的时候,腰部总是有种说不出的酸胀感。
刚开始他以为是椅子坐久了的缘故,毕竟程序员的职业病大家都懂。
可是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甚至在周末休息的时候也挥之不去。
李明试着换了一把更贵的人体工学椅,希望能缓解这种不适。
然而,换椅子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
反而,他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
以前能够连续编程三四个小时不觉得累,现在半个小时就感觉脑子像浆糊一样。
李明开始怀疑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
他尝试调整作息,早点睡觉,多吃一些营养品。
但是这些努力似乎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更让他困惑的是,健身房里的表现也开始下滑。
以前轻松能举起的重量,现在感觉格外吃力。
跑步机上,他发现自己的耐力明显不如从前。
教练关心地问他:“李明,你最近是不是生活不规律啊?感觉你的体能下降了不少。”
李明苦笑着摇头:“我觉得我的生活挺规律的,可能是最近工作太累了。”
他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关于疲劳的信息。
有的说是亚健康,有的说是维生素缺乏,还有的说是心理压力过大。
李明试着按照这些建议调整,买了各种保健品,甚至还去做了一次按摩。
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那种深层次的疲惫感始终挥之不去。
最让他不安的是,每次执行他的“健康计划”后,这种疲惫感都会加重。
但是李明依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
在他的认知里,自己只是在按照科学的建议生活,怎么可能有问题呢?
02
第四个月,李明的身体开始发出更加明显的警告信号。
最明显的变化是他的脸色。
以前朋友们都夸他气色好,皮肤红润有光泽。
现在照镜子时,他发现自己的脸色开始发白,眼神也没有以前那么有神。
同事们开始频繁地关心他的健康状况。
“明哥,你最近是不是没休息好?看起来有点憔悴。”
“要不请几天假休息一下?工作可以慢慢来。”
这些关心的话语让李明既感动又困惑。
他明明每天都按时睡觉,周末也会适当休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他状态不好?
更让李明担心的是,他开始经常感到头晕。
特别是久坐后突然站起来的时候,眼前会出现短暂的黑暗。
有一次在会议室里,他站起来准备去倒水,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差点摔倒。
坐在旁边的同事赶紧扶住了他:“李明,你没事吧?要不要去医务室看看?”
李明摆摆手,强作镇定:“没事,可能是血糖低了。”
但是他心里开始有些害怕了。
这种头晕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好几次。
李明开始在网上查找相关的症状。
搜索结果让他更加担心:贫血、低血压、脑供血不足...每一个可能的诊断都让他心惊胆战。
除了头晕,李明还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明显下降了。
以前他可以轻松记住复杂的代码逻辑,现在经常写着写着就忘记了前面的思路。
开会的时候,领导安排的任务他总是记不全,只能偷偷地用手机录音。
“这可不是好兆头。”李明暗暗想着。
工作效率的下降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
他开始加班到更晚,希望能够弥补白天的低效率。
但是熬夜只是让他的状态更加糟糕。
第二天起床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台电量不足的手机,无论怎么充电都达不到满格状态。
李明的胃口也开始出现问题。
以前他是个标准的吃货,特别喜欢尝试各种美食。
现在面对再美味的食物,他都提不起兴趣。
同事们约他去吃火锅,他去了却发现自己完全没有食欲。
“明哥,你怎么不吃啊?这家店的牛肉可是很有名的。”同事催促道。
李明勉强夹了几块肉放进嘴里,但是感觉味同嚼蜡。
他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
网上有文章说,食欲不振可能是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
这种担心让李明的焦虑情绪更加严重。
他开始失眠。
以前沾枕头就睡的他,现在经常要躺在床上一两个小时才能入睡。
即使睡着了,睡眠质量也很差,经常做梦,而且都是一些奇怪的、让人不安的梦。
早上醒来时,他感觉比睡前还要疲惫。
李明试着调整睡眠环境,买了遮光窗帘、换了更舒适的床垫,甚至还买了香薰机。
但是这些改变对他的睡眠质量并没有明显的帮助。
最让李明不安的是,他发现自己的体重开始无缘无故地下降。
以前稳定在70公斤的体重,现在已经掉到了65公斤。
朋友们见到他都会说:“明哥,你是不是最近在减肥啊?怎么瘦了这么多?”
李明苦笑着摇头,他根本没有刻意减肥。
相反,他还试图通过增加营养来改善自己的状态。
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体重就是在持续下降。
这种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让李明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可能性。
他开始频繁地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结果看到的内容更让他害怕。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几乎总是与一些严重疾病联系在一起。
李明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工作中,他变得容易暴躁,一点小事就会让他情绪激动。
有一次,因为一个很小的技术问题,他在办公室里大发脾气,把键盘摔在了桌子上。
同事们都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因为平时的李明是个很温和的人。
事后,李明也觉得自己的反应过激了,但是他控制不住内心的烦躁。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李明试图向朋友倾诉自己的困扰,但是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他总不能告诉别人自己严格按照网上的建议执行“健康计划”吧?
这让他感到既孤独又无助。
越来越多的身体不适让李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翻出那篇改变了他生活的文章,仔细地重读了好几遍。
这一次,他注意到了一些之前忽略的细节。
文章中提到的“适度”,似乎并不是他理解的那种严格执行的概念。
而且,文章的末尾还有一行小字提醒:“具体频率因人而异,应根据个人体质调整。”
李明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从一开始就理解错了。
但是这个认知来得太晚了,他的身体已经承受了太多。
03
第五个月,李明的症状开始变得更加严重。
早上起床时,他经常感到腰膝酸软,就像一个六十岁的老人一样。
这种感觉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个因为年轻时不注意身体,现在饱受腰腿疼痛折磨的男人。
“我才27岁,怎么会这样?”李明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
工作中的表现也越来越糟糕。
项目经理找他谈话:“李明,你最近的工作状态让我很担心,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李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总不能说自己是因为严格执行“健康计划”才变成这样的。
“可能是最近压力比较大,我会调整的。”他只能这样回答。
项目经理拍了拍他的肩膀:“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随时找我。健康比工作更重要。”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李明。
是啊,健康比工作更重要,可是他现在的“健康管理”好像出了大问题。
李明开始在网上搜索自己的症状。
腰膝酸软、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体重减轻...
搜索结果让他更加恐慌。
这些症状指向的可能性让他不寒而栗:肾功能不全、内分泌失调、甚至是一些更严重的疾病。
李明的焦虑情绪开始影响到他的社交生活。
朋友们约他出去聚会,他总是找借口推脱。
不是因为不想去,而是因为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融入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有一次,室友小张直接问他:“明哥,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感觉你整个人都不对劲。”
李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确实和半年前判若两人。
以前那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现在变成了一个神情疲惫、面色苍白的样子。
他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也许我应该去医院看看。”这个想法在李明的脑海里出现了无数次。
但是每次想到要和医生描述自己的情况,他就感到说不出的尴尬和害怕。
他害怕医生会觉得他的行为很奇怪,更害怕医生告诉他一些他不想听到的诊断结果。
这种纠结的心情持续了整整两周。
在这两周里,李明的状态进一步恶化。
有一天晚上,他在洗澡时发现自己的头发掉得比平时多了很多。
地漏里堆积着一团团的头发,看起来触目惊心。
李明蹲下身子,仔细地看着那些头发,心里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
“这不正常,绝对不正常。”他对自己说。
第二天是周五,李明下定决心要去医院。
他提前在网上预约了专家号,选择了市里最好的三甲医院。
但是直到周五下班,他都没有勇气去医院。
他站在医院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内心充满了恐惧。
“要是检查出什么大问题怎么办?”
“要是医生问起我的生活习惯怎么办?”
“要是...”
无数个“要是”在他的脑海里翻滚。
最终,李明还是转身离开了医院。
周末两天,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断地在网上搜索各种健康信息。
搜索的结果只是让他更加恐慌。
周一上班时,同事们都发现李明的状态比上周更差了。
“明哥,你这样不行,必须去医院看看。”小王认真地对他说。
李明点了点头,他知道再也不能拖下去了。
当天下午,他请了半天假,再次来到医院门口。
这一次,他没有退缩。
他深吸一口气,走进了医院的大门。
挂号、排队、等待...每一个环节都让李明感到紧张。
终于轮到他了。
医生是一个看起来很和蔼的中年人,头发已经有些花白。
“小伙子,哪里不舒服?”医生温和地问道。
李明支支吾吾地描述着自己的症状,但是对于最关键的那个“健康计划”,他始终开不了口。
医生仔细地听着,不时地点头。
“根据你描述的症状,我建议你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医生说道。
“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内分泌检查...我给你开个单子。”
看着医生开出的一长串检查项目,李明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接过检查单,手有些颤抖。
“医生,这些检查...会不会查出什么大问题?”他忍不住问道。
医生笑了笑:“年轻人,不要胡思乱想。检查只是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对症治疗。”
李明点了点头,但是心里的不安依然挥之不去。
接下来的检查过程对李明来说就像是一场噩梦。
抽血的时候,护士需要抽好几管血,李明看着那些鲜红的血液,心里涌起一阵恶心。
B超检查时,医生让他憋尿,那种膀胱胀满的感觉让他异常难受。
心电图的时候,他躺在冰冷的检查床上,听着机器发出的滴滴声,感觉自己像是在接受审判。
最难熬的是等待结果的过程。
医生告诉他,所有结果要三天后才能出来。
这三天对李明来说比三年还要漫长。
他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吃饭没有味道,晚上睡不着觉。
他开始胡思乱想,想象着各种可能的检查结果。
“会不会是肾病?”
“会不会是肝功能异常?”
“会不会是...”
无数种可能性在他的脑海里翻滚,每一种都让他感到恐惧。
李明甚至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
“也许不知道结果会更好一些。”他这样想着。
但是理智告诉他,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第三天终于到了。
李明请了半天假,来到医院取报告。
他的手心出满了汗,心跳得比平时快了很多。
排队取报告的时候,他看到前面的患者有的面带笑容,有的愁容满面。
他知道,每一份报告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轮到李明了。
他颤抖着手把就诊卡递给工作人员。
“李明是吧?报告都出来了,你拿好。”工作人员把一叠报告递给了他。
李明接过报告,感觉那几张纸重如千斤。
他找了一个角落坐下,准备查看自己的命运。
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专业术语让李明看得头晕眼花,
但是那些标红的异常指标却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