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您好,您卡上的余额只有一百二十七块了。”
银行柜员小王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重锤砸在张守义的耳膜上。
“什么?”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引得大厅里的人都朝他看来,“不可能!我那四十万呢?里面有我整整四十万!”
小王被他吓了一跳,但还是耐心地又查了一遍。
“大爷,真的没有了,您看……”
张守义凑过去,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个刺眼的数字:127.00。他感觉天旋地转,整个世界都在下沉。
01
张守义今年五十八岁,从钢厂退休两年了。
他在钢厂的熔炼车间干了三十五年,火光和汗水浸透了他的大半辈子。退休后,每个月能拿到四千二百块的退休金,在这座山东的小县城里,算是一份不错的收入。
他的妻子李美华,比他小三岁,以前是小学的语文老师,温和了一辈子,说话总是细声细气的。
夫妻俩的生活像一台老旧但精准的钟表,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摆动。早上六点起床,张守义去公园打太极,李美华在家熬一锅小米粥。然后一起去逛早市。
菜市场的喧嚣是他们退休生活里最生动的背景音。
“这芹菜怎么卖?”张守义捏着一根芹菜的杆,皱着眉问。
“两块五一斤,大爷,新鲜着呢。”菜贩热情地招呼。
“两块二吧,你看我天天来你这买。”张守义开始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李美华在一旁拉拉他的衣角,小声说:“行了行了,就贵几毛钱。”
“几毛钱不是钱?”张守义瞪了老伴一眼,但声音里没有多少火气,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的坚持。
他身上的灰色夹克洗得有些发白,袖口处用深色的线缝补过,针脚细密,一看就是李美华的手艺。
他们一辈子都是这样过来的,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看得比石头还重。
那四十万,是他们俩用一辈子抠出来的。
里面有二十多万是前几年卖掉筒子楼老房子的钱。那房子是钢厂分的,阴暗潮湿,但承载了他们从结婚到儿女长大的所有记忆。卖掉的时候,李美华还偷偷哭了一场。
剩下的十几万,是他们几十年来的存款,加上张守义这两年的退休金,一分一分攒下来的。
这笔钱,张守义把它看作是自己下半辈子的“钢盔铁甲”。
“等我们老得动不了了,就用这钱去养老院。”他不止一次对李美华说。
“还有,你的风湿病,我的老胃病,以后看病吃药都得花大钱。”
李美华总是点点头,补充道:“建华做生意也不容易,万一他需要周转,我们也能帮衬一把。”
儿子张建华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心里最柔软的一块地方。建华大学毕业后没像他们期望的那样考个公务员,非要去外面闯荡做什么生意。
女儿张丽丽在外地的大城市工作,一年到头也回不来一次。
所以,这四十万不仅是养老钱,保命钱,还是他们能为儿子兜底的最后本钱。
为了守护这笔钱,张守义养成了每个月去银行打印一次流水单的习惯,看着上面那个只进不出的数字,他心里就觉得踏实。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就像那张存单一样,安稳,厚重,未来的一切都规划得明明白白。
02
这个月的风降温得厉害,李美华的风湿病又犯了,膝盖疼得晚上睡不着觉。
“老张,你去医院给我开点那个进口的药吧,上次医生说那个效果好,就是贵了点。”李美华揉着膝盖,脸上满是痛苦的神色。
“贵怕什么,有钱不就是给你治病的嘛。”张守义嘴上说得硬气,心里却盘算着那药得好几百块。
他揣上银行卡,走出了家门。
县城不大,银行就在两条街外。张守义先在门口的ATM机上操作,他想先查查余额,心里有个数。
插卡,输密码。他这套动作熟练得像在车间里操作了三十五年的机器。
屏幕上跳出余额查询的界面。
张守义眯起眼睛,凑近了看。
他以为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了。他退了卡,揉了揉眼睛,又插进去重新操作了一遍。
屏幕上显示的数字还是:127.00元。
一百二十七块。
张守义的心猛地一抽。他感觉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窜到天灵盖。
“机器坏了,肯定是机器坏了。”他喃喃自语,像是要说服自己。
他拔出卡,脚步有些虚浮地走进了银行大厅。取了号,坐在冰冷的塑料椅子上等待。
周围人来人往,说话声,叫号声,点钞机的声音,混杂在一起,让他觉得异常烦躁。
“请A023号到3号窗口办理。”
张守义一个激灵站起来,快步走到柜台前,将银行卡和身份证一起递了进去。
“同志,帮我查查,我卡里应该有四十万,怎么外面机器上显示只有一百多块了?是不是你们机器出问题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柜员小王接过卡,礼貌地笑了笑:“大爷您别急,我给您查一下。”
小王在键盘上敲击着,脸上的表情从轻松慢慢变得严肃起来。
他抬头看了一眼张守义,又低头确认了一遍屏幕。
“大爷,您卡上的余额,确实是一百二十七块。”
这句话像是一道晴天霹雳,在张守义的脑子里炸开。
“不可能!”他猛地一拍柜台,声音嘶哑,“绝对不可能!我的钱呢?我四十万块钱呢!”
他的吼声让整个银行大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大堂经理闻声赶来,将情绪激动的张守义请到了一旁的贵宾室。李美华接到电话也匆匆赶了过来,一进门看到老伴失魂落魄的样子,心就沉了一半。
“怎么了老张?出什么事了?”
张守义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美华……我们的钱……没了。”
“没了?什么没了?”
“四十万……一分都没了……”
李美华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幸好被大堂经理扶住了。四十万,那是他们夫妻俩一辈子的念想和依靠,是他们用无数个省吃俭用的日子堆砌起来的城墙。
现在,这堵墙塌了。
“是不是银行搞错了?或者……有人把我们的卡盗刷了?”李美华抓着最后一丝希望,声音颤抖地问。
张守义像是被提醒了,猛地抓住大堂经理的胳膊,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对!肯定是盗刷!你们银行要负责!你们得把钱赔给我!”
03
事情很快就超出了银行网点能处理的范围。
张守义报了警,两个穿着制服的警察来到了银行。
事情的调查就此展开,但过程却一步步将张守义的希望推向深渊。
警察首先询问:“大爷,您的银行卡有没有借给过别人?”
“没有!”张守义斩钉截铁地回答,“这张卡除了我谁都没碰过。”
“那您的密码呢?有没有告诉过家里人,比如您爱人,或者儿子女儿?”
“没有,”张守义摇摇头,“密码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老伴都不知道。”他看了一眼旁边的李美华,李美华也跟着点头,证明他所言非虚。
银行方面也迅速展开了自查。
技术部门的负责人被叫了过来,反复检查了银行的系统日志,表情严肃地宣布:“我们的系统没有发现任何被攻击或出现故障的记录。”
这个结论让张守义的心又凉了一截。如果不是系统问题,那问题就出在人身上。
警察提议调取ATM机的监控录像。
很快,监控画面被调了出来。屏幕上清晰地显示,最近几个月所有使用这张卡的取款操作,都是张守义本人。
他戴着那顶熟悉的旧帽子,穿着那件发白的夹克,在ATM机前输密码,取钱。每次取的钱也不多,几百块,都是生活开销。
“这不可能啊,我每次都只取几百块生活费,四十万是怎么没的?”张守义指着屏幕,百思不得其解。
警察也很困惑,从监控上看,没有任何异常。没有人在旁边胁迫他,也没有人偷窥他的密码。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
银行、警察都没有找到明确的线索。盗刷的猜测被推翻了,因为卡没有丢失,也没有异常的物理消费记录。银行系统故障的可能也被排除了。
张守义开始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
他想到了住对门的邻居老王,前几天还跟他打听过他有多少退休金。
他又想到了前阵子来借钱的远房亲戚,被他拒绝后,走的时候脸色很难看。
甚至,他还想到了那些在菜市场和他讨价还价的菜贩子,会不会是哪个团伙盯上了他这个退休老人。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在心里疯狂地生根发芽,长成了一片密不透风的荆棘林,将他困在其中。
那几天,家里的气氛压抑得像要下暴雨。
夫妻俩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张守义睁着眼睛,在黑暗中一遍遍地回想所有细节,试图找出那个“贼”。
李美华则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哭声被压抑着,像小猫的呜咽,一声声挠在张守义的心上。
“别哭了!”张守义烦躁地翻了个身,“哭能把钱哭回来吗?”
李美华的哭声停了,但整个房间的悲伤却更浓了。她知道丈夫比她更难受,那笔钱,是他的尊严,是他的底气。现在底气没了,他的脾气也变得像个一点就炸的火药桶。
04
几天过去,事情没有丝毫进展。
张守义的耐心被一点点耗尽,他决定再去一次银行,他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算了。
这一次,接待他的还是银行职员小王。看着张守义憔悴的面容和通红的眼睛,小王心里也有些不落忍。
“张大爷,警方那边还在查,您别太着急。”小王安慰道。
“我能不急吗?那是我一辈子的血汗钱!”张守友一拳砸在自己腿上,“小王,我就问你,除了取现金,钱还能怎么从卡里出去?”
小王想了想,说:“还有转账,比如柜台转账,或者……网银转账。”
“网银?”张守义愣住了,这个词对他来说有些陌生。他有个旧电脑,是儿子张建华几年前淘汰下来的,平时他也就用来看个新闻,连打字都不利索,更别提什么网银了。
“对,网上银行。如果开通了网银,就可以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直接把钱转走。”小王解释道。
张守义的心里咯噔一下,一个他不敢去想的念头冒了出来。但他立刻又把它按了下去。
“给我查!查详细的转账流水!我要看我的钱,一笔一笔,到底都去了哪里!”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大堂经理也被惊动了,看到张守义这副不查到底誓不罢休的样子,和旁边以泪洗面的李美华,他叹了口气,对小王说:“小王,去,给大爷把这张卡从开户以来的所有交易明细都打印出来,一份都不能少。”
“好的。”小王点点头,转身走向后台。
打印机发出“唰唰”的声音,在安静的贵宾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每一声,都像鞭子一样抽在张守义的心上。
他紧张地坐在沙发上,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手心全是汗。他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无数种可能。
是高科技的黑客?是潜伏在身边的骗子?还是……
他不敢再往下想。
李美华坐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冰冷的手,她的手也在抖。
“老张,别想太多,说不定……说不定真是银行系统出了个我们不懂的错呢?”她安慰着丈夫,但连自己都觉得这番话苍白无力。
张守义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小王离开的方向。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等待判决的犯人,而那份即将打印出来的流水单,就是他的判决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一年那么漫长。
05
终于,银行职员小王拿着厚厚一沓A4纸走了过来。
他的脚步很慢,脸上的表情异常凝重,甚至不敢直视张守义的眼睛。
张守义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怎么样?查到了吗?”他的声音干涩沙哑。
小王走到他面前,把那沓还带着打印机温度的纸放在茶几上,嘴唇动了动,似乎在组织语言。
“张大爷,钱……确实是被转走了。”小王的声音压得很低,“而且……”
他欲言又止,眼神里带着一丝同情和不忍。
“而且什么?到底怎么回事?你快说啊!”张守义再也控制不住,猛地站起来,急得直跺脚。旁边的李美华也紧张地抓住了丈夫的胳膊。
小王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指着流水单上被他用红笔圈出来的几行字,艰难地开口:
“是通过网银转账的,没有用U盾,是快捷支付。从三个月前开始,一共分了三次转走。操作人是……”
小王停顿了一下,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什么……这怎么可能?”
他猛地抢过那份流水单,眼睛死死地盯住“接收账户”那一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