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请男幼师教 3 岁女儿,女儿突然爱嗜睡,查监控后:不是人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张医生,你快看看朵朵!她这几天怎么叫都叫不醒,一天要睡十几个小时!”

林晚给女儿换睡衣时,指尖碰到朵朵冰凉的小手。

又看到孩子眼皮耷拉着,连平时最爱的草莓发卡都没力气抓,她心一下子揪紧,火急火燎地把清溪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科主任张医生拉到诊室里。

张医生蹲下身,用手电筒照了照朵朵的瞳孔,又摸了摸孩子的脉搏,还抽了血做加急检查,最后眉头扭成了一股麻花。

检查结果出来后,林晚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愣在原地,简直不敢相信。

为了查清事情真相,她悄悄在客厅装了监控,可查看后却当场懵了。



2022年清溪市的夏天,雨水比往年多。

林晚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屏幕。

屏幕上是女儿朵朵的照片,3岁的孩子扎着两个小辫子,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林晚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丈夫在朵朵1岁时因意外去世,她独自带着女儿生活。

最近公司接了个大项目,她每天加班到晚上九十点,回家时朵朵早已睡熟。

上周幼儿园老师跟她沟通,说朵朵在园内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孩子弱,建议在家多做启蒙,最好能请个专业的早教老师。

“启蒙”两个字像块石头压在林晚心里。

她不是没考虑过,但市面上的早教机构要么距离远,要么课程时间和她的工作冲突。

同事张姐知道她的难处,推荐了“启萌星早教”,说这家机构有上门服务,老师可以根据家庭时间安排课程。

当天晚上,林晚就联系了“启萌星早教”的客服。

客服发来十几份老师的简历,林晚一张张仔细看,目光最终停在陈默的简历上。

简历显示,陈默28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有5年早教经验,擅长3-6岁儿童语言启蒙和行为引导,还附了几张他带孩子做游戏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笑容温和。

客服说陈默是机构的“金牌老师”,预约的家长很多,要排到下周才能面试。

林晚咬咬牙,付了定金,把面试时间定在周六上午。

那天她特意跟公司请了假,想亲自看看这位老师到底合不合适。

周六上午9点,门铃准时响起。

林晚打开门,门外站着的正是陈默。

他比照片里更显精神,穿了件浅蓝色的POLO衫,深色长裤,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教具箱,箱子上印着“启萌星早教”的logo。

“林女士您好,我是陈默。”他主动伸出手,握手时力度适中,没有过分的热情,也没有疏离感。

林晚请他进屋,朵朵正坐在客厅的地毯上玩积木,看到陌生人进来,停下动作,怯生生地往林晚身后躲。

陈默没有直接靠近,而是从教具箱里拿出一个会动的毛绒兔子,轻轻放在地上。

“小朋友你好,我叫陈默,你可以叫我陈老师。这个兔子会跳,你想跟它玩吗?”

毛绒兔子是自动的,一按开关就会蹦蹦跳跳,还会发出“咕咕”的叫声。

朵朵的眼睛亮了,慢慢从林晚身后探出头,伸手碰了碰兔子的耳朵。

陈默见状,顺势坐在地毯上,跟朵朵一起玩兔子,还轻声给她讲兔子的故事,声音放得很柔,语速也慢,明显是特意调整过的。

林晚坐在旁边观察,心里渐渐有了好感。

陈默说话条理清晰,提到早教内容时,能具体说出针对朵朵这个年龄段的语言游戏,比如“词语接龙”“故事续编”,还说会根据朵朵的接受程度调整难度。

他还主动问起朵朵的生活习惯,比如几点起床、喜欢吃什么、平时爱做什么游戏,听得很认真,偶尔还会在笔记本上记下来。



“林女士,我看朵朵性格比较内向,初期课程我会以建立信任为主,先通过游戏让她愿意跟我交流,再慢慢引入语言启蒙内容。”

陈默合上笔记本,看向林晚,“每周安排3次课,每次1.5小时,时间您定,我这边都可以配合。”

林晚几乎没有犹豫,当场就签了合同。

合同期3个月,每次课程费用200元,上门服务不额外收费。

陈默临走前,还跟朵朵约定,下周一早上10点过来上课,会带新的玩具给她。

朵朵抱着毛绒兔子,小声说了句“陈老师再见”,这是她今天第一次主动跟陌生人说话。

送陈默出门时,林晚松了口气,觉得自己总算解决了一件大事。

她看着陈默离开的背影,心里想着,有这样专业又有耐心的老师,朵朵的启蒙应该没问题了。

周一早上10点,陈默准时到了。

这次他带了绘本和拼图,课程从读绘本开始。

他选的是《小熊的一天》,读的时候会模仿小熊、熊妈妈的语气,还会问朵朵“小熊早上吃了什么呀”“小熊去公园看到了什么呀”,引导朵朵开口说话。

朵朵一开始还有点害羞,回答问题声音很小,但陈默每次都会认真听,还会鼓掌表扬她。

“朵朵说得对,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啦!”

慢慢地,朵朵的声音越来越大,还会主动指着绘本上的图画问“这是什么”。

林晚在书房工作,偶尔透过门缝看客厅,看到朵朵和陈默互动得很好,脸上露出了笑容。

那天课程结束后,陈默跟林晚反馈,说朵朵接受度很高,后续可以加入简单的词语组合练习。

他还把当天教的内容整理成文档,发给林晚,让她平时在家可以跟朵朵复习。

接下来的一个月,陈默每周按时来上课。

朵朵越来越喜欢他,每次听到门铃响,都会跑过去开门,还会把自己的零食分给陈默吃。

林晚的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期,经常需要去公司加班,有时陈默上课的时候,家里只有朵朵和他。

陈默会在课程间隙给林晚发视频,让她看朵朵做手工、读绘本的样子,林晚对此很放心,觉得陈默不仅专业,还很细心。

但隐隐中,林晚也发现了一些小问题。

有两次她提前回家,刚好碰到陈默在给朵朵喂水。

她注意到,陈默喂水的杯子是他自己带来的,不是家里的杯子。

她问起时,陈默说自己有轻微的洁癖,习惯用自己的杯子,怕交叉感染。



林晚觉得这个理由合理,没再多想。

还有一次,朵朵跟陈默上完课,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哭了,嘴里念叨着“不要吃药药”。

林晚问她什么药药,朵朵说不清楚,只是一个劲地哭。

林晚以为是朵朵做了噩梦,安抚了好一会儿才让她睡着。

第二天她问陈默,有没有给朵朵吃过什么东西,陈默说没有,只是给她喝了点温水,还说可能是朵朵白天玩得太累,晚上做了噩梦。

林晚想想也是,那段时间朵朵确实比以前活泼,玩起来精力很旺盛,也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变化是从9月初开始的。

那天林晚加班到晚上8点回家,往常这个时候,朵朵应该在客厅等着她,看到她回来会扑过来要抱抱。

但那天她推开家门,客厅里安安静静的,朵朵躺在沙发上睡着了,身上盖着一条小毯子。

“朵朵怎么睡这么早?”林晚问正在收拾教具的陈默。

陈默说:“今天课程内容有点多,朵朵玩累了,刚才坐着就睡着了。我把她抱到沙发上,盖了毯子,怕她着凉。”

林晚走过去,摸了摸朵朵的额头,温度正常,没有发烧。

她把朵朵抱进房间,轻轻放在床上,朵朵没有醒,睡得很沉。

林晚以为只是偶然,毕竟孩子累了睡得多也正常。

但接下来的几天,朵朵嗜睡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以前她早上8点左右就会醒,现在要到10点才能叫醒,叫醒后也没精神,眼睛眯着,还想再睡。

中午吃饭的时候,吃几口就说“困”,要去睡觉,一睡就是3个多小时。

晚上更夸张,7点不到就嚷嚷着要睡觉,比以前提前了2个小时。

林晚开始慌了。

她观察朵朵的状态,发现除了嗜睡,孩子的食欲也变差了,以前能吃一碗饭,现在半碗都吃不完,最喜欢的草莓也只吃一两颗。

更让她担心的是,朵朵变得不爱说话了,以前会主动跟她讲幼儿园的事,现在问她什么,都只是点头或摇头,眼神也变得有些呆滞,不像以前那样有神。

她带朵朵去社区医院检查,医生测了体温、查了血常规和微量元素,结果都正常。

医生说可能是换季导致的疲劳,让她多给孩子补充营养,保证睡眠,再观察几天。

可观察了一周,朵朵的情况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

有一次陈默来上课,朵朵看到他,突然哇地一声哭了,扑到林晚怀里,紧紧抱着她的脖子,嘴里喊着“不要陈老师,不要上课”。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以前朵朵看到陈默都很开心,从来没有抗拒过。

林晚抱着哭个不停的朵朵,心里第一次对陈默产生了怀疑。

她看着站在旁边一脸尴尬的陈默,强压着心里的不安,说:“今天朵朵不舒服,课先不上了吧,陈老师你先回去,下次再约。”

陈默走后,林晚哄了好久,朵朵才止住哭。

她问朵朵:“你为什么不喜欢陈老师了?是不是陈老师对你不好?”

朵朵低着头,手指抠着林晚的衣服,小声说:“陈老师……凶。”

“陈老师怎么凶你了?”林晚追问。

朵朵还是低着头,不说话,只是眼圈又红了。

林晚知道,以朵朵的语言能力,可能没办法说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孩子的反应不会骗人。

她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决定要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跟公司请了假,专门在家陪朵朵。

她想看看,没有陈默在的时候,朵朵的状态会不会好一些。

白天,她带朵朵去公园玩,去游乐场滑滑梯,朵朵的精神好了一点,会笑了,也愿意说话了,但还是比以前容易累,玩一个小时就说“困”,要回家睡觉。

晚上,她给朵朵讲故事、唱摇篮曲,朵朵入睡比以前快,但睡眠质量不好,经常翻身,偶尔还会说梦话,喊“不要”。

林晚把家里的东西都检查了一遍,奶粉、辅食、零食都是以前常吃的牌子,没有换过。

饮用水是小区的直饮水,她自己也喝,没问题。

家里的温度和湿度也正常,没有忽冷忽热的情况。

她甚至怀疑是不是家里有什么过敏原,找了专业的机构来检测,结果显示空气质量达标,没有过敏原。

排除了这些因素,林晚的目光又回到了陈默身上。

她翻出陈默发来的课程视频,一遍遍地看。

视频里,陈默总是笑着,跟朵朵互动也很耐心,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但她注意到,视频都是片段式的,每次只有几分钟,而且都是陈默主动发给她的,她从来没有看过完整的课程过程。

她又联系了“启萌星早教”的客服,想了解陈默以前的客户评价。

客服说陈默的评价很好,很多家长都夸他细心、专业,还发了几条家长的好评截图给她。

但林晚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她想起朵朵说的“陈老师凶”,想起朵朵看到陈默时的恐惧,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

有一天晚上,朵朵睡着后,林晚坐在客厅里,翻看着手机里朵朵的照片和视频。

从陈默来上课开始,朵朵的笑容越来越少,尤其是最近一个月,照片里的朵朵总是没精神,眼神也很茫然。

她越看越心疼,也越想越生气。

如果真的是陈默有问题,她绝对不能放过他。

就在这时,她看到了手机里的一个广告,是关于家用监控摄像头的。

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装个监控,看看陈默上课的时候,到底对朵朵做了什么。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

她知道这么做可能不太好,但为了朵朵,她必须这么做。

她立刻在网上下单,买了一个隐蔽性强的摄像头,摄像头的外形是一个小熊玩偶,刚好可以放在客厅的书架上,对着沙发和地毯。

那是陈默和朵朵上课的主要区域。

摄像头第二天就到了。

林晚趁朵朵午睡的时候,把摄像头安装好,连接了自己的手机APP。

她调试了很久,确保摄像头角度合适,能清晰拍到客厅的情况,声音也能正常录制。

她还设置了移动侦测功能,只要客厅里有人活动,摄像头就会自动录制视频,并发送提醒到她的手机上。

安装好后,她把小熊玩偶放在书架的第二层,旁边放了几本书,看起来就像朵朵的普通玩具,一点都不显眼。

她测试了一下,从手机上能清楚看到客厅的画面,即使是坐在沙发上的人,表情也能看得很清楚。



她跟陈默约好,周四上午10点继续上课。

周三晚上,她特意跟朵朵说:“明天陈老师会来上课,他会带新的绘本给你,我们跟陈老师好好玩,好不好?”

朵朵听到“陈老师”三个字,身体明显僵硬了一下,小声说:“妈妈陪我。”

林晚抱着她,摸了摸她的头:“妈妈要去书房工作,朵朵跟陈老师玩,妈妈会时不时来看你的。”

她只能这么说,不能让朵朵知道有监控,否则可能会引起陈默的怀疑。

周四早上,林晚送朵朵吃完早饭,就坐在书房里,打开手机上的监控APP,等着陈默来。

10点整,门铃响了,陈默来了。

林晚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录音键。

陈默进门后,跟林晚打了个招呼,就走向客厅。

朵朵看到他,站在原地不动,没有像以前那样跑过去。

陈默走过去,蹲下来,笑着说:“朵朵,我们今天学新的绘本,好不好?”

朵朵没有说话,只是往后退了一步。

陈默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温和的表情,他从教具箱里拿出一本绘本,坐在沙发上,说:“朵朵过来,我们一起看绘本,这本书里有小兔子,你不是喜欢小兔子吗?”

朵朵犹豫了一下,慢慢走了过去,坐在陈默旁边的地毯上,但离他有一段距离。

林晚在书房里看着监控,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手机。

她注意到陈默没有立刻翻开绘本,反而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指尖快速划过屏幕后,他起身走到客厅阳台角落,背对着朵朵接起了电话。

林晚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只能勉强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模糊的男声,陈默的回应更是压得极低,偶尔能捕捉到“上次的药”“别出问题”“下周结钱”几个零散的字眼,完整的对话根本听不清。



他挂掉电话时,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眼神里多了几分林晚从未见过的冷漠,甚至带着一丝不耐烦。

陈默重新走到朵朵身边,弯腰对着朵朵说了句什么,朵朵的头埋得更低了,双手紧紧攥着衣角,肩膀开始不停颤抖。

林晚盯着监控屏幕,心脏跳得越来越快,她还没弄明白陈默刚才的电话在跟谁沟通、提到的“药”又是什么,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林晚彻底脸色大变,额头青筋直接暴起……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