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辅那边又闹出大动静,俄罗斯导弹直接砸中了欧盟在当地的代表处,这事儿闹得欧盟那边跳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转头找中国要说法。说实话,这冲突拖了这么久,大家都看累了,但每次有新事儿,总得挖挖背后的猫腻。
俄罗斯军队在2025年8月28日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空袭,目标直指乌克兰首都基辅,用了大概30多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外加近600架无人机。这数据不是随便说说,是从多家国际媒体汇总来的,比如联合早报和CNN的报道。
袭击导致基辅多处设施受损,其中欧盟驻乌克兰代表团的办公室大楼被两枚导弹先后命中,相隔时间不长,造成建筑物严重破坏。欧盟那边确认了这个事儿,说导弹精准落地,显然不是打偏了,而是有针对性。办公室不是军事目标,平时就是处理外交事务的地方,这次被砸,等于打破了以往的底线,以前就算战火再猛,也没直接动第三方机构。
俄罗斯国防部出来回应,说他们的行动只针对乌克兰的军事基础设施,比如指挥中心和情报点,没提故意瞄准欧盟大楼。但从欧盟的反应看,他们不买账。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接发声,指责这是对欧盟的挑衅,她说会尽快推出第19份对俄制裁方案,还打算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来援助乌克兰。冻结资产这事儿,早从2022年冲突开始就提了,大概3000亿欧元左右,主要在欧洲银行冻着,现在欧盟想动用这些钱帮乌克兰重建和买武器。英国的文化协会办公室也挨了波及,同样在基辅市中心,导弹碎片导致入口损坏,内部设备出问题。英国外交部召见俄罗斯大使抗议,这事儿加剧了西方和俄罗斯的紧张。
为什么俄罗斯突然这么干?得从最近的外交动向说起。普京在2025年8月早些时候飞去阿拉斯加,和特朗普谈了三个小时,主要聊乌克兰的安全保障。特朗普那边同意提供一些承诺,但重点在协议上,不涉及直接军事介入。俄罗斯从一开始就反对西方军事力量靠近自家边境,觉得这是安全威胁。
欧盟却一直在推乌克兰加强防御,喊着要让乌克兰变成“钢铁豪猪”,意思是武装到牙齿,能自卫抗俄。这让莫斯科觉得欧盟在拱火,导弹袭击可能就是个警告,意思是别再搅和,不然事儿闹大谁都别想好过。国际分析家指出,这次袭击是俄罗斯在回应欧盟的军援决定,前几天欧盟刚批准新一轮援助,包括防空系统和弹药,价值好几亿欧元。
乌克兰这边是最直接受害的,袭击造成至少23人死亡,包括4名儿童,伤者几十个。基辅市长克利奇科报告了这些数字,医院忙得不可开交。泽连斯基作为总统,留在基辅指挥抵抗,他通过社交媒体发帖,说期待中国对当前局势作出回应。这话听着像在拉中国下水,如果中国批评俄罗斯,就正中乌克兰下怀;如果中国保持中立,他们又能借机说中国偏帮俄罗斯。
泽连斯基从冲突开始就到处求援,找西方要武器,找中东要支持,现在转头找中国,可能是想扩大国际压力。中国外交部回应了,发言人重申中方立场,支持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的三原则,呼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危机。这三原则不是新提的,早从2022年就说过,强调西方别一味压制俄罗斯,导致冲突扩大。
整个事件得放到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看。这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到现在三年多,双方打了无数仗,乌克兰东部地区成了主战场。俄罗斯控制了克里米亚和部分顿巴斯,乌克兰靠西方援助撑着。西方国家提供了上千亿援助,美国带头,欧盟跟上,但内部也有分歧。
有些欧盟成员国像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强硬支持乌克兰,德国和法国相对谨慎,不想直接卷入。俄罗斯经济受制裁影响,但靠石油出口和转向东方市场稳住了。普京的策略是拖延战,消耗乌克兰和西方的资源。泽连斯基则强调抵抗,拒绝让步领土,但国内征兵问题严重,很多年轻人不想上前线。
欧盟的制裁已经出了18份,这次第19份可能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和金融更多。制裁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冻结寡头资产,切断Swift系统等。但俄罗斯找到绕道,比如通过印度和土耳其转卖石油。中国作为大买家,继续进口俄罗斯能源,这让西方不爽,但中国坚持这是正常贸易,不违反国际法。泽连斯基找中国讨说法,可能也想影响中俄关系,但中国一贯不选边站队,强调和平解决。联合国多次开会讨论,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停火,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分歧大,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的多。
袭击后,国际社会反应不一。美国国务院谴责俄罗斯,承诺增加援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说这事儿提醒大家俄罗斯的威胁性,但北约没计划直接介入。海牙国际法院在调查俄乌冲突中的战争罪行,这次袭击可能加进证据链。俄罗斯媒体像RT报道说,袭击成功摧毁了乌克兰情报点,忽略了欧盟大楼的事儿。乌克兰媒体则强调平民伤亡,呼吁更多武器。
长远看,这事件可能加速冲突升级。欧盟如果真动用冻结资产,俄罗斯威胁报复,比如切断天然气供应,虽然现在欧洲已减少依赖,但冬天来了影响大。乌克兰军队在东部反攻,但进展慢,俄罗斯挖了大量战壕。泽连斯基的民调支持率从冲突初的高点降下来,国内有声音要谈判。中国提出的和平倡议,包括尊重各国主权、停火止战、保护平民等,得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支持,但西方觉得太模糊,没提俄罗斯撤军。
俄罗斯的导弹技术在这事儿中显露一手,用了Kh-101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精度高,难拦截。乌克兰的防空系统主要靠美国的爱国者和欧洲的Iris-T,拦截率大概70%,但这次袭击规模大,超载了。无人机是伊朗Shahed型,廉价但数量多,俄罗斯改装后用得顺手。欧盟代表团转移到备用地点,继续工作,但安全升级了。
泽连斯基的策略是国际公关高手,从演员转政客,靠视频演讲拉支持。但批评者说他太依赖西方,忽略国内改革。冯德莱恩作为欧盟主席,推动绿色转型和对俄强硬,但欧盟内部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不配合。普京稳坐克里姆林宫,控制媒体,国民支持率高,但经济压力在。
这事儿也牵扯到全球粮食和能源。乌克兰是粮食出口国,冲突导致价格涨,黑海协议中断后,俄罗斯限制出口。能源方面,欧洲转向美国液化气,价格高。中国作为调解者,派特使李辉去欧洲和乌克兰谈,但进展有限。中俄关系密切,2024年普京访华,签了合作协议。
袭击凸显外交失败。特朗普普京会晤本想缓和,但欧盟不让步。未来可能有新谈判,瑞士或土耳其主持。乌克兰损失巨大,GDP跌30%,数百万难民。俄罗斯也付出代价,士兵伤亡多,国际孤立。
这导弹砸中欧盟办公室,不是小事儿,等于俄罗斯在说别再拱火。泽连斯基找中国讨说法,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但中国不会轻易卷入。冲突何时结束,谁也说不准,但拖下去大家都没好果子吃。国际社会得想想,怎么真正推动和平,而不是光喊口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