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中“家人”情深似海,实则暗藏劣质商品与暴力手段!
当权威机构出手整治,数亿观众方才惊觉真相。
那些曾信誓旦旦为你着想的人,竟用假冒伪劣产品与谎言编织陷阱,疯狂掠夺你的辛苦积蓄!
人设工厂的流水线
头部网红塑造的“真实形象”,从来都不是自然流露的。
其背后是一整套严密的运作流程,从脚本撰写到场景布置,再到演员调配,每一步都在为最终的人设服务。
而最终目标只有一个,批量制造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虚拟形象。
“东北雨姐”便是典型代表。
视频中那个充满乡土气息的东北农家小院,炊烟缭绕,生活气息浓郁。
然而这其实是团队高价租赁的“影视基地”,每月租金高昂。
那些与她亲切互动的“街坊四邻”,也并非真实邻居,而是按日计酬的专业群众演员。
镜头前,她是能扛整扇猪肉、修得了水管、炒菜大勺翻飞的豪爽女性。
镜头背后,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表演。
她的丈夫“老蒯”,在剧中不仅唯唯诺诺,还显得有些“懦弱”,而这种反差也为他们的“家庭生活”增添了诸多笑料和亲和力。
但在这层人设之下,“老蒯”实则是多家电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整个商业体系的核心运营者。
如果说雨姐的团队采用的是影视剧式的精细打造,那么“疯狂小杨哥”所在的三只羊公司,则是主打人设营销。
他们将直播带货的每个环节都拆解得清清楚楚,话术有模板,流量有模型,定价有策略。
早期依靠搞笑短视频积累起庞大流量的他们,粉丝数量一度突破1.2亿,随后迅速将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
这种操作,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事实,我们所看到的“人设”,其实是一件被精心设计并批量生产的产品。
信任的致命武器
当“人设”成功植入观众心中,信任感便会不断累积。
而这些珍贵的信任,却迅速被他们转化为推销劣质甚至有害产品的利器。
粉丝们倾注的情感,最终都转化为了一笔笔订单。
在相信雨姐是那个来自东北农村的朴实女性后,便毫不犹豫地购买她所称的“农家土特产”,认为那必然是纯天然的。
当你把小杨哥当作那个为“家人”争取实惠的可靠兄弟,于是便疯狂抢购他所称“砍到骨折价”的商品。
情感共鸣,在此时完全转化为商业价值。
这场收割,最终的结果令人震惊。
雨姐团队所称的“纯红薯粉条”,经打假博主送检后,发现根本不含红薯成分,全部是廉价的木薯粉。
同样,“三只羊”直播间热销的“澳洲谷饲牛肉”,也被证实为拼接合成肉。
不仅原料造假,其“包装”更是噱头十足。
小杨哥团队极力推荐的“香港美诚”品牌月饼,声称“原产自香港”,看起来极具档次。
但实际产地却是广东的广州和佛山,与香港毫无关联。
甚至,成本约为59元三盒的产品,在直播间里却翻了近四倍。
类似的套路还出现在“五常大米”等日常必需品上,珍贵的信任就这样被他们肆意挥霍。
或许,他们私下还在嘲笑我们的“天真”,为他们带来了多少收益。
更令人愤怒的是,他们不仅进行金钱欺骗,还直接威胁健康!
三只羊销售的一款童鞋,检测出增塑剂超标200倍!
这些有毒物质可能对年幼儿童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再加上后来曝光的“梅菜扣槽头肉”事件,事情性质已从商业欺诈演变为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漠视。
一戳就破的肥皂泡
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人设”,虽然表面光鲜,实则脆弱不堪。
一旦有人认真追究,便瞬间破裂,暴露出最不堪的本质。
揭穿谎言的力量,往往来自民间。
打假博主“大娃”和“灰烬”就是揭穿这场骗局的关键人物。
他们没有轻信流量神话,而是采取最严谨的方式。
先后三次购买雨姐的粉条,并送往不同机构检测,甚至有样本送至海关进行权威鉴定。
正是他们这种坚持事实、不惧艰难的求证精神,为仍在迷雾中的我们敲响了警钟。
谎言被揭穿的那一刻,才是对“人设”最致命的打击。
网红团队的真实反应,比直播卖假货更能摧毁粉丝的信任。
线上那个豪爽、承诺“假一赔一万”的雨姐,在现实中却拒绝兑现承诺。
她的团队甚至雇佣人员围堵、殴打前来维权的打假博主。
一段泄露的录音震惊众人,“老蒯”手持器械威胁维权者,让其“窝囊”的人设彻底崩塌,露出真实面目。
舆论迅速逆转,最初,评论区还有粉丝辩解“可能是误会”。
但随着越来越多证据浮出水面,大量曾购买产品的粉丝开始晒出订单与检测报告。
曾经亲密的“家人”,转眼间成为最愤怒的声讨者。
信任一旦崩塌,曾经有多热爱,此刻就有多憎恨。
铁腕终结与徒劳挣扎
当市场乱象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引发国家层面的干预。
监管一旦启动,就不仅仅是罚款与封号那么简单。
它通过权威定性,彻底终结劣迹网红的恶劣行为。
监管措施明确可见,从地方调查开始,连生产厂家也被牵连。
这还只是地方层面的行动,不久后,央视《焦点访谈》点名曝光,将事件推向全国视野。
最终,国务院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将他们列为直播电商领域的重大违规案例,监管已上升至国家级。
此次处罚真正做到了“痛彻心扉”。
雨姐本人被罚款165万元,其关联粉条厂家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处671万元罚款。
而“三只羊”则面临合肥市开出的近6900万元巨额罚单。
如此力度的处罚,彻底摧毁了整个行业的侥幸心理。
更重要的是,监管彻底封死了他们的复出之路。
雨姐团队在账号永久封禁后,还尝试进行了一些拙劣的公关操作。
高考期间,他们在考点外设立爱心站送水,却被揭露所有物资均为商家赞助,自己未出一分钱。
停用一年的微博号突然转发了一条宠物内容,似乎在试探舆论反应,结果引发骂声后迅速删除。
他们甚至让徒弟打着“恩师雨姐”的旗号开播,但无一例外都遭到网友抵制。
相比之下,“三只羊”在被重罚后显得低调许多。
网络曾出现名为“疯狂小杨哥”的账号,后被证实为假冒,内容全是盗播旧直播片段。
官方客服与抖音平台均表示,从未收到任何复播通知。
他们也曾尝试一次短暂试播,但直播间观众稀少,质疑声不断,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这些无谓的挣扎,在强有力的监管面前,显得毫无意义。
这一记重拳,意味着他们的复出之路已被彻底封死。
结语
“东北雨姐”与“三只羊”的覆灭,标志着直播带货行业乱象的终结。
在观看一场闹剧的同时,也让观众深刻意识到,信任不是可以随意收割的资源。
未来的直播电商,无论是主播、机构还是平台,都必须依靠诚信经营与优质产品。
毕竟,在监管日益严格、消费者愈发理性的当下,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直播带货,绝非法外之地。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国新办发布会上,“三只羊”“东北雨姐”被点名》2025-08-22
大象新闻——《三只羊东北雨姐再被点名,小杨哥已停播近一年》2025-08-22
未来网——《疯狂小杨哥掉粉近千万、东北雨姐“凉凉”……2024年头部主播“翻”的那些车》2025-08-13
上游新闻——《“东北雨姐”账号迎来解禁背后:被曝多次“试探性复出”,掉粉666万仍关联多家企业》2025-08-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