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成吉思汗,这是一位世界级的帝王。他能取得世界级的成就,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当然,他能够将人员聚集起来,在战场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平时做好战略规划,这是他能够总体取胜的方面。但成吉思汗作为世界级的帝王,还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背后都反映出他的伟大智慧,也印证了他的伟大成就。
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问题,就是通过成吉思汗的四个决策故事,来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决策水平。我们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成吉思汗懂得合作的故事;第二是成吉思汗快速决策的故事;第三是成吉思汗释放罪犯的故事;第四是成吉思汗灵机决策的故事。最后,结论与建议。
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成吉思汗的决策问题,不是来讲理论、讲道理,主要是讲几个故事,看看怎样向这位世界最强的人学习。
一、第一个故事,成吉思汗真正懂得合作。
成吉思汗在自己还弱小的时候,就明白懂得合作是他能够有出头之日的关键。所以,当他娶了自己的妻子——名字叫作孛儿帖,她带来了丰厚的嫁妆。其中有一件非常珍贵的皮袄,成吉思汗的第一个做法不是把它据为己用,而是把这件皮袄送给了他父亲的安达,也就是脱里,后来的王汗。脱里既是他父亲的安达,又是有实力的克烈部落的首领。成吉思汗送皮袄的主要目的,就是重塑与王汗的父子之情。这样一旦自己遇到困难,就可以争取到他的帮助。这一点,就充分反映出他的结盟合作精神。而这种结盟合作的精神,也为他早期克服强敌、抵御那些比他强大的敌人的打击、抢回自己的妻子,乃至最终战胜札木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成吉思汗其实和很多企业家一样,都是懂得合作的人。
我在讲华为成功的诀窍时,也提到一个相同观点:任正非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有一种合作精神。这种合作精神促使他不断壮大力量,懂得研发合作、懂得营销合作、懂得和员工合作,形成他成功的核心要素。所以说,合作是成吉思汗成功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他这个决策,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决策。
二、第二个故事,成吉思汗懂得果断决策
在关于成吉思汗的电视剧中,有一个场景我特别熟悉。那是在攻打札兰丁的时候,当时成吉思汗的部下报告,札兰丁已经将物资装上船,正准备逃往印度。这个时候,成吉思汗原本正在休息,一边吃东西一边与妻子享受生活。但一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下令:熄灭篝火,跨上战马,立即追击札兰丁。他说了一句非常果断的话:哪怕把战马跑死,也要消灭札兰丁。札兰丁是花剌子模新继任的国王,他的父亲,也就是原来的苏丹,已经得病而死(当然某种程度上也是被蒙古大军惊吓致死)。花剌子模在成吉思汗那个时代曾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攻占过伊朗、伊拉克,北至俄罗斯,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帝国。
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成吉思汗得到对手动向后的第一反应,正是“宜将剩勇追穷寇”,马上做出决定。这种作战风格为他赢得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这让我想起解放战争时期,我们与蒋介石对抗的过程中,斯大林曾劝说我们“划江而治”。但我们的伟人当时写下一句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两者的境界非常相似——都要抓住关键时刻,快速决策、快速战胜敌人,时机不等人,错过机会可能会成为永远的遗憾。
这是成吉思汗在决策过程中展现快速决断能力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告诉我们,在关键和危机时刻,必须快速反应、不容犹豫,立即克服困难——这是这个故事所反映出的重要启示。
三、第三个故事,成吉思汗懂得利用资源
在招募人才方面,成吉思汗较早意识到人才的作用,并将人才视为重要资源。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收服大将木华黎的过程中。
木华黎原本是蒙古起源部族中一个叫撒察别乞的贵族家的门户奴隶,世代为其服务,担任警卫一类的工作。此人性格刚毅,处事冷静,颇有智谋。有一次,成吉思汗扣留了撒察别乞的母亲。木华黎代表撒察别乞前来要人,因同属蒙古一族,便前来交涉。其他人对木华黎态度很不客气,但木华黎始终目光沉静。
成吉思汗为了试探他的胆量,拿出刀在他面前快速一划,木华黎眼都没眨一下。成吉思汗见他性格刚毅、临危不惧,便心生欣赏,对他说:“你别再跟他干了,来跟我干,做我的侍卫,做我的属从。”木华黎回答:“我仰慕大王,说话有礼有节,但我必须忠于我的主人。我既然跟从谁,就忠于谁,不能谁好就跟谁。如果有一天我跟随您,却因别人对我好就离开,您也一定不会认可。”这套忠于其主的价值观,反而让成吉思汗更加赏识他。
后来在征战过程中,成吉思汗决定消灭撒察别乞,并将其抓了起来。木华黎为救主人,奋力拼杀十几人,最终被擒。当成吉思汗下令处决他时,两人目光一对,竟有心有灵犀之感。成吉思汗当即命人解开他的绳索。手下大将折别进言:“此人杀了我们十几人,连我的头领都死于他手,怎能放他?”成吉思汗却说:“不必多言。木华黎今后就留在我身边,带刀可入帐。”这时木华黎跪了下来,郑重立誓:“我愿意效忠大王。若违背誓言,愿脚后跟对天,以死谢罪。”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在关键时刻敢于起用敌国之人。另一个例子是,他曾抓到一名原属金国的奴隶,名叫多多,原本要处死他。多多是一名木匠,却颇有胆识。他当场向成吉思汗喊道:“请放了我,我愿意加入您的‘斯巴鲁’——也就是敢死营。我保证将自己的热血洒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您赴死!”成吉思汗便询问身旁的谋士是否可饶他一命。他们回答,只要他肯打仗,立了战功就可免死。成吉思汗同意了。后来多多在关键时刻领兵作战,屡立战功,最终成为一名战将。
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在用人决策方面,善于任用来自敌方的英雄。你会发现,成吉思汗在整个征战过程中不轻易杀大臣,只消灭顽敌。即便是对待札木合,他也多次放过对方,最终才不得已处决,可谓仁至义尽。这正是他善于将敌对势力的人才转化为自身资源的体现——也因此,他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这就是成吉思汗能成为世界级帝王的重要原因:善于用人,善于使用人才。
四、第四个故事,懂得合理决策
在他消灭了王汗之后,王汗的弟弟走投无路,前来投奔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对他说:“当初桑昆想要残害我的营地,是你劝阻了他,这算是救了我一命;后来我的弟弟别勒古台去要哈萨尔的家属,也是你拦着桑昆不让杀他。仅凭这两项功劳,就值得我永世难忘。”他很会笼络人心,懂得记住并提及别人对自己的恩情。
之后,王汗的弟弟决定将自己的女儿献给成吉思汗,说道:“我愿意把女儿送到您面前侍寝。”成吉思汗看了看他的女儿,名叫唆鲁禾帖尼,回答说:“她应当侍奉更年轻的人。我有个小儿子名叫拖雷,尚未婚配,我愿意让她做我幼子的正妻。”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待遇。
成吉思汗随后问他是否同意,对方表示同意后,他又说:“我不知道唆鲁禾帖尼愿不愿意。”你看,他非常懂得征求他人意见,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尽管身为至高无上的成吉思汗,在别人面前说一不二,但他仍然尊重他人、重视别人的意愿。后来博鲁帖同意了这桩婚事。她生下了贵由、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个个都是英雄猛将。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在决策方面特别注重体察人心,让人感到舒适、愿意一心一意跟随他,不生二心。
这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关于成吉思汗的四个决策故事。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分析成吉思汗的决策,我们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世界级帝王的决策水平,必然是世界级的;
第二,成吉思汗的决策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用人合作、化敌为友、当机立断,也包括妥协与妥善处理,因此他的决策给人一种无可挑剔的感觉。尽管他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处事非常妥当。
对此,我们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我们在生活中不应认为读书多就等于有文化、就一定会做决策。真正的决策能力,在于懂得汲取力量、懂得合作、懂得洞察人性——这是成吉思汗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二,我们平时应力求将事情处理得妥当,让人感到舒适。不要因为自己权势大、地位高或财富多,就仗势欺人,导致天怒人怨,这是不可取的。成吉思汗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正在于他以平等的方式待人,令人心服口服。这就是我们对成吉思汗的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