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一个人的感情并非具有时间一致性,在前一天还恨得牙痒痒,在今天或许就会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深感幸运。而造成这样情感波动的原因是由自己的切身利益到底是因为对方增长还是降低决定的。
比如夫妻两人相处,前一天她对着年轻的帅哥眉来眼去,做事情也不能符合自己的诉求,自然是对对方相当不满。但是第二天她掏出了一大笔钱,让你想去哪儿玩去哪儿玩,想干嘛干嘛,马上心情就不一样了。
本身这个人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对方在生活不同方面的做法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不同,而这种影响让我们获利我们就爱,有损失就恨。
“爱”这种情绪意味着靠近、依赖。因为对方能让自己获利,身体本能生出这样的一种想要和对方在一起的意愿。换而言之,“爱”这种美好的感受是对靠近有利于自己生存的人的一种奖励性行为。
“恨”意味着远离或改变。因为对方让自己利益受损,此时要么警惕对方并远离,要么改变对方。“恨”这种情绪是敦促人去重新进行利益分配行为的指示,是服务于此目的的一种身体反应。
“爱与恨”是人对于这两种本能行为的包装和概括,其本质上与猫上完厕所要刨沙可能没有太多区别。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爱给人的感受更好,因为其是一种奖励,而恨是一种进入激烈战斗准备的情绪。
爱与恨可以只存在于内心也可以表现出来,表现出来意味着不回避争吵,试图改变对方等。而存在于内心意味着对对方于自己的利弊权衡后,选择没必要改变对方,这种没必要可以是要分开了避免矛盾激化造成自己的损失,也可以是因为利大于弊选择接受现状不谋求改变。
如果无法客观评价自己对对方的价值,反而想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最大化,试图通过言语、身体暴力等来改变对方,那么最后的结果概率上更容易事与愿违,搞砸一段自己实际上认可的关系,并且让自己更多地处于战斗而非被奖励的情绪状态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