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的一天,著名演员黄宏所在的小区,像炸了锅似的议论纷纷。
原来,他从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在网络发酵,黄宏“被免职”,一下成了多数人眼中的“事实”。
而在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人相信李双江帮他辩白的话。
黄宏2012年5月到八一厂任职,满打满算还没干够三年,就突然卸任了。消息一出来,外头的流言蜚语立马就冒了头,传得沸沸扬扬。
尤其邻居们说得有鼻子有眼,说 “他上午被带走调查,下午免职通知就下来了”。紧接着,网上还冒出了所谓 “他被带走时” 的照片,传得那叫一个真。
后来谣言越传越离谱:有人说他 “在工作上得罪了大人物”,有人嚼舌根说 “他肯定贪了钱、收了礼”,还有更难听的,说 “他生活作风不检点”。
对此,八一厂官方出来回应,说这就是 “正常的人事调整”;也有媒体悄悄透露,“黄宏身体一直不太好,八一厂的工作强度太大,他实在扛不住了”。
可这些说法根本没人听,大家还是一门心思信谣言。而黄宏自己,却从头到尾没辩解过一句。
当时很多人本以为,黄宏要么会开个发布会澄清,要么会像有些明星那样,对着镜头说自己多委屈。
可黄宏偏不,他就跟没事人似的,还悄悄出现在了当年央视中秋晚会的现场。虽然没说一句话,但就这一个 “露面” 的动作,就轻轻把 “被带走调查” 的谣言戳破了。
后来又有人揪着 “八一厂亏损” 说事,把责任往黄宏身上推。可最后官方审计结果一出来,明明白白显示:黄宏在任那几年,账目清清楚楚,他自己干干净净,半点儿问题没有。
整整五年,面对漫天的争议和谣言,黄宏一直选择沉默。这沉默不是心虚,更不是软弱,而是他心里拎得清、懂得克制。
而黄宏的这份定力,不是天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黄宏1960年出生在一个曲艺家庭,从咿呀学语时就跟着父母进出后台,耳濡目染下,小时候就喜欢上了模仿段子。
后来他13岁那年,去考沈阳军区文工团,直接拿了第一名,成了团里年纪最小的兵。别看他岁数小,却一点不娇气,练功比谁都刻苦。
每天天不亮,别人还在被窝的时候,他就已经起来练发声了,嗓子练得又干又哑也不歇着。
练快板的时候更拼,手里的竹板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副,指关节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摸上去硬邦邦的,可他从没喊过一句累。
不过付出是有回报的,一年后,14 岁的他带着自己编、自己演的小品《姜大叔保猪场》,站上了文工团晚会的舞台。
虽说年纪小,表演里还带着点稚气,但节奏把控得特别好,一开口、一动作都透着灵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孩子天生就是吃文艺这碗饭的。
1987年,他又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系统学习了“编”“导”“演”等技法,把传统曲艺和现代小品做了巧妙融合。
也是在这一年,他带着自己写的小品《卖挂历》登上辽宁春晚,一亮相就火了,不少观众都记住了这个会编会演的年轻人。
不过,他的小品之路也不是一路顺风顺水。有一回,他揣着满肚子热情,带着自己写的《左邻右舍》去报名央视春晚,结果却被以 “节目名额已满” 婉拒了。
那会儿心里肯定不好受,但他没消沉,反而沉下心来接着打磨作品,对着镜子抠表演细节,哪儿不满意就改哪儿,一点一点精进本事。
这份坚持没白费,果然在1989年,他等来了央视春晚的主动邀请——这下,他终于要站上全国观众都能看到的大舞台了。
而且这一上,就是二十四年。
他把《超生游击队》里那个带着全家四处奔波、略显狼狈的 “海南爹” 演活了,也让《装修》里憨厚实在、一锤喊出 “八十” 的 “黄大锤” 成了经典。
直到现在,不少人一想起那句 “八十!八十!”,还能立马想起他挥着锤子的模样,满是童年回忆。
他用作品为自己说话,也用作品为无数小人物代言。
正是这些扎实的作品、真诚的掌声,让他在后来遭遇舆论风暴时,依然能沉着从容,继续教学、创作,不为所动。
终于,在荣誉与认可下,他被任命为八一厂厂长,这对黄宏来说不是光环,而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全心扑在工作上:抓创作、推项目、忙运营……那几年,他忙到没时间排小品、上春晚。
2013年,他首次缺席春晚,此后,也再未回归。
他带着八一厂寻求突破,出品了《智取威虎山》,推动拍摄了《天河》。为了电影《目标战》,他忙到严重失眠,却依然坚持。
但最终,他还是坦言“让公鸡既打鸣又下蛋,实在力不从心”,主动请辞厂长一职。
他本以为是一次正常的工作交接,却没想到,一场舆论海啸正等着他。
“免职”“被查”“出事”……各种标一夜之间贴满全身。那段时间,他所有的成绩仿佛都成了“问题”。
但黄宏依然没有解释。
在最汹涌的质疑声中,他选择下乡演出、回归舞台。他相信风浪过后会是晴天,他明白在巨大的舆论浪潮面前,个人的解释往往是苍白无力的。
反而是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作为好友忍不下去了,平静且坚定地发出声明:“那些都是谣言,他一切都挺好!”
当时这句话,被淹没在嘈杂的猜疑声中,直到十年后的今天,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想起、读懂。
现在的黄宏,生活平静充实。不用上台了,也不用为八一厂的事情烦心了,没事就练练字,画个画,有时还跟老朋友在一起喝喝茶。
当年因为忙工作不能陪家人,现在也终于有机会弥补了。
几天前,65岁的黄宏现身北京街头,被网友偶遇。能看到头发已经白完了,戴着老花镜,就算加了美颜,看上去也老了很多。
不过不变的是黄宏的精气神,还是那么乐呵呵的。
不过黄宏也没有完全放下舞台,虽然不上大荧幕了,但他时不时还会去演个话剧。
今年5月份,就有人在一个小城市的话剧院看到他,说黄宏一把年纪了,演绎情绪还是相当饱满,不愧是老戏骨。
十年前,当他抱着纸箱默默离开八一厂时,很多人以为那是一个时代的仓促落幕。
但十年后回头看,那其实是一位真正艺术家的风骨亮相——不用喧哗,不借热搜,他只是安静地活给自己看,等时间给出答案。
在这个习惯用键盘定罪、用热搜断案的时代,黄宏像一把沉静却有力量的锤子,无声地敲击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清白无需多言,时间自会还原一切。
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踏踏实实地活,才能在风雨喧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真实与从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