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很少有人注意到,葡萄牙的街头巷尾,从里斯本到波尔图,几乎看不到金发。
哪怕是游客聚集的海边,也是一片乌黑亮泽的发色。
这不是偶然,也不是时尚潮流的偏好,而是一段很早以前就写进基因里的历史。
这事儿说起来,还得从人类最早的迁徙说起。
那时候,现代人类刚从非洲出发,走出东非大裂谷,穿过中东,进入欧洲。
一批人沿地中海一路西行,最后定居在今天的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带。
那块地方,阳光毒辣,紫外线强,夏天一晒就是半年。
久而久之,人的身体就适应了——皮肤变深,头发变黑,眼睛也更深邃些。
不是他们选择了黑发,是太阳替他们选的。
可这只是表层。
真正让人好奇的,是这些黑发深眼的人,为什么自称“拉丁人”?这听起来像是种族分类,其实不是。
所谓“拉丁人”,根本不是血统的事儿,而是语言和历史的产物。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中部的拉蒂姆高原,那是古罗马共和国的发源地。
当地人说的语言叫拉丁语,后来罗马帝国扩张,拉丁语也跟着走遍地中海沿岸。
再后来,经过几百年演变,慢慢变成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法语这些现代语言。
所以,谁要是说这种语言,就进了这个圈子。
不管你头发什么颜色,祖上哪来的。
哪怕你是金发蓝眼的法国人,只要你说法语,也算“拉丁人”。
这事儿在历史上有个关键节点。
公元前146年,罗马打败了北非的迦太基,彻底控制了整个地中海。
从那以后,地中海几乎成了“罗马湖”,拉丁语也成了这片区域的官方语言。
到中世纪的时候,教会把拉丁语当作礼拜和学术的标准语,连英国的修道院都得学。
可语言这东西,它不是固定不变的。
时间长了,不同地区的人说法不一样,拉丁语也就分化成了各地的方言,后来干脆变成了新语言。
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这些,就是这么来的。
这时候的“拉丁人”,就不再是古罗马的原居民,而是那些讲“拉丁语系”语言的人。
语言改变了身份认同,文化成了连接不同族群的纽带。
不过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1492年,哥伦布出发了。
他带着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
紧接着,葡萄牙人也去了。
于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就这样跨了海,跟着殖民者走进了墨西哥、秘鲁、巴西、阿根廷。
那边的土著人开始学说西班牙语,非洲来的奴隶也被迫融入这个语言系统。
这就是“拉美拉丁人”的由来。
他们的祖先可能来自欧洲、非洲、美洲土著,但因为语言和宗教的统一,现在都被归入“拉丁人”这个文化圈。
有人会问,那这些人到底算不算“白人”?特别是在美国,种族划分曾经是非常严格的。20世纪初,美国有个叫“1滴血原则”的分类法,只要祖上有一丁点非洲血统,就不能算白人。
可这种说法在南欧行不通。
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短跑冠军出人意料地是个意大利人——马塞尔·雅各布斯。
他父亲是非洲裔美国人,母亲是意大利人。
他站在领奖台上,披着意大利国旗,毫不犹豫地说:“我就是意大利人。”
没有人质疑他的身份,没有人去翻他的血统。
全意大利都在为他欢呼。
这事儿说明什么?在拉丁文化圈,认同感更多是文化的事儿,不是肤色或者头发的事儿。
你说什么语言、信仰什么宗教、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些才是身份的关键。
再回到那个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人黑头发?
这不是种族问题,也不是混血的结果,而是长久以来地理环境和文化演化的结果。
南欧的阳光太强,黑发黑眼是适应的表现。
就像北欧人金发浅肤,是为了在弱光下合成维生素D一样。
说到底,人类的外貌是环境塑造的,文化认同才是人群之间真正的分界线。
而“拉丁人”,恰恰是人类文化认同的一种典型——从语言开始,把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连成一个庞大的文明共同体。
从那以后,几乎没人再把“拉丁人”当种族说了。
Cavalli-Sforza, Luigi Luca,《人类基因的历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Renfrew, Colin,《语言、文化与人类迁徙》,商务印书馆,2011年
Wells, Spencer,《人类的旅程:DNA如何揭示我们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07年
Beard, Mary,《SPQR:罗马帝国的崛起与衰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羅新,《中古欧洲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