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乔
“风光时高朋满座,落魄时无人问津。”
这句话用来形容如今在娱乐圈的“生存现状”,再合适不过。
尤其是在刘亦菲38岁生日当天,将“看人下菜碟”的生存法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四川卫视】【潮新闻】【极目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01.生日最高礼遇
8月25日,是刘亦菲的生日。
唐嫣在微博发文送上祝福“亲爱的茜茜公主,生日快乐”,这也是唐嫣连续11年为刘亦菲庆生。
两人的友情从电影《露水红颜》开始,唐嫣称第一次见到刘亦菲就觉得很合眼缘。
而在这部电影的发布会上,刘亦菲也公开表示,感谢这部电影让她多了一个闺蜜。
从那时起,两人就一见如故,时至今日,两人已经是11年的闺蜜。
在娱乐圈的名利场上,十年不变的友情太珍贵。
而曾经合作过的三金影后惠英红,也连续3年准时为刘亦菲送上生日祝福,字里行间满是对刘亦菲的认可和宠爱。
两人因《倩女幽魂》结缘,惠英红饰演“姥姥”,而刘亦菲饰演“聂小倩”。
惠英红被刘亦菲拍戏时的认真所吸引,两人相处下来发现彼此性格非常合得来,便有了这段“忘年交”。
除了惠英红,86岁的老戏骨吴彦姝也卡点为刘亦菲送上祝福,足以证明刘亦菲在圈里的人缘和口碑。
圈内好友集体为刘亦菲纷纷送祝福的同时,粉丝和各品牌方也都为刘亦菲送上了娱乐圈“最高待遇”的生日祝福。
在刘亦菲生日的前两天,各大城市的核心商圈就已经开始预热。
从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到其他小城市地标,从地铁荧屏到商城巨幕,都在提前为刘亦菲庆祝生日快乐。
全国111个城市的核心商圈大屏,连亮3天。
一二线的城市3天起投,每天5000元,而部分核心商圈实际价格更高。
北京大悦城、朝阳合生汇、上海静安大融城等商圈大屏,单日投放价格则高达数万元。
连投3天,投放费用都是一笔高达百万的巨款。
这些惊人的费用,是刘亦菲的粉丝为自己偶像表达爱意的方式之一。
粉丝为偶像准备的线下主题活动,更是热闹非凡。
上海环球港,一场长达8小时的主题活动,以《玫瑰的故事》为主题用黄玫瑰呼应剧中场景,现场还有身穿剧中服装的扮演者,吸引无数粉丝路人驻足打卡。
最特别的是,还有一场跨国生日应援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马来西亚的妈妈粉不远万里奔赴中国应援,只为给刘亦菲庆生。
她们当中有的因“赵灵儿”开始关注刘亦菲,直到如今还在18年如一日的持续追随着刘亦菲。
而品牌方更是一大早就送上祝福,推出黄玫瑰暗纹的“生日特别款”车型,余承东更是在台上高调为其庆生,试驾预约量当天直线暴涨。
这场生日,更像是全网的流量盛宴,堪称娱乐圈的“最高生日待遇”。
这种从资本到情感的全方位联动,与杨颖、景甜近年生日的冷清形成残酷对比。
02.娱乐圈的生存法则
曾几何时,杨颖和刘亦菲的资源定位高度重合,每年生日之际,杨颖的圈内好友杨幂、张大大等人都会一一为她送上生日祝福。
品牌方对她更是偏爱,为其量身定做生日限定款产品。
线下的庆生应援规模更是一场视觉盛宴,大小城市的核心商圈同步为她送上生日祝福。
手握顶级影视资源,《孤芳不自赏》未播先火,只因主演阵容中有她的身影,便卖出了天价版权。
然而,这风光无限的场景,在“疯马秀”事件被爆出后,一切都戛然而止。
杨颖成了全网的众矢之的,事业直线下滑,甚至一度被全网“封禁”。
今年36岁本命年的她,只有工作室为她送上生日祝福,惨淡清冷的人气和昔日人气爆棚形成鲜明对比。
曾经为她发文祝福的圈内好友,如今也仅剩李晨一人默默在评论区送上祝福。
如此惨淡的人气,更别提线下粉丝应援的规模,既没有成群结队的主题活动,也没有巨幕上亮起的祝福。
但在娱乐圈“看人下菜碟”的名利场上,没有流量,作品续航不足,也会逐渐变成“被遗忘的角落”。
景甜上个月的生日待遇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曾经,景甜作为演员出道,可谓是风光无限。
出道即巅峰,手握好莱坞顶级电影资源,不仅和好莱坞塞缪尔、拉尔森等好莱坞著名演员合作,还在《环太平洋》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
甚至有传言,连成龙都得对她敬畏三分,资源背景可想而知。
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资源再好背景再硬,景甜始终都是不温不火的存在。
直到和体育顶流的感情风波被爆出,人是火了,但没有作品让人印象深刻,景甜再度成为“花瓶”。
虽说后来凭借着《司藤》的角色爆火,但后续作品续航不足,观众的新鲜劲过去,她再度沦为娱乐圈的边缘人物。
如今,无人问津的她,上个月官宣生日之际,人气还不如刘亦菲五分之一。
品牌方和线下粉丝活动,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而刘亦菲如今“顶级待遇”的背后,也并非是偶然的幸运。
王晶对其最高评价,一语道破刘亦菲人气口碑双重火爆的原因。
“她的观众缘,可以媲美赵雅芝”。
出道至今20余年的作品积累,正是她今天“顶流待遇”的体现。
16岁出道时的《金粉世家》中的角色塑造,让“娇蛮”一词在她身上完美体现。
凭借着此剧崭露头角后,《仙剑奇侠传》的热播,让她的“赵灵儿”成了无数观众心中的“白月光”,还掀起了仙侠剧热潮。
19岁的她,再度封神,饰演的“小龙女”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后再无人超越。
古装造型的成功出圈,也让刘亦菲成了当之无愧的“古装女神”,清冷的气质更是被观众给予最高评价:“天仙”。
到前阵子的好莱坞巨作《花木兰》,再次证明她的口碑和号召力。
接着《去油风的地方》带动当地文旅发展,促使云南成为热门旅游第一城市。
而《玫瑰的故事》更是以惊人的361亿 播放成绩证明“扛剧实力”。
从《金粉世家》白秀珠的娇蛮、《花木兰》的坚韧、《梦华录》赵盼儿的智慧堆砌的“实力金字塔”。
当镜头扫过她在智界发布会现场许下“愿我们都能在成为自己的路上,勇往直前”的瞬间,才突然明白:所谓“看人下菜碟”的残酷,恰恰是行业对真本事最直接的奖赏。
而那些在流量浪潮中浮沉的明星,或许该问问自己:当生日的镁光灯熄灭后,还剩下什么能让观众记住?
结语:
在这场流量狂欢的背后,藏着娱乐圈最现实也最残酷的生存逻辑:当刘亦菲用《玫瑰的故事》361亿播放量证明扛剧实力,用《去有风的地方》带动云南文旅热时,她的生日便不再是个人事件,而是行业价值的试金石。
正如导演王晶所言,她的观众缘“可媲美赵雅芝”,这种跨越年龄层的国民度,让她在38岁仍能撬动顶级。
如今这份生日的隆重,是她用23年的努力换来的。
而那些曾经风光无限却后继乏力的明星,生日冷清的背后,是作品断层、口碑滑坡的必然结局。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