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在昆明海埂基地的万次投篮计划,刚开局就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本来只是一个“苦练投篮的集训项目,现在却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因为数据一摆出来,差距肉眼可见,有人稳,有人猛,也有人掉队,这种对比本身就带剧情感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韩旭,她的节奏很符合大多数人对核心球员的预期——不抢跑也不掉链子,四天投进2065球,日均500出头,基本贴合计划目标,这种表现放在一个内线核心身上,算是既靠谱又稳健,不会给球队添额外的担心,某种程度上,她的存在就是“定心丸,就像一支队伍里那个永远按时打卡的老大哥,不出彩但不能少
反观李缘、罗欣棫,她们的数字同样亮眼,四天2300和2020,节奏合理,状态稳定,这一波巴黎奥运会的老将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至少在训练态度上没得挑,球迷要找槽点也得翻好几遍统计表才行,这种“中规中矩的表现,恰恰是球队最需要的基石
问题来了,新人这边的剧情就完全不一样了,田媛媛和冉珂嘉两个名字,直接把榜单搅得天翻地覆,田媛媛四天3070球,场均700多,这不是按计划走,而是直接开挂式狂飙,冉珂嘉也不遑多让,3005球紧随其后,这两个人不光是“积极,更像是在用数据砸出存在感,你说巧不巧,偏偏她们都是第一次进国家队,一个大运会冠军,一个世青赛篮板王,履历和气质都带着点“破圈的意味,这种新鲜血液的冲击,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但凡事有对比才有张力,比如张子宇,她因为高原反应,第一周基本“摆烂,直接缺席投篮训练,等于是起跑线就掉了一大截,如今恢复训练后要追赶,难度可想而知,毕竟别人已经把3000大关踩在脚下,她还在起步阶段,这种落差很容易被放大,外界的讨论压力肯定少不了,能不能追上暂且不论,单就心理层面的应对已是考验
再插一句,翟若云的“1100球单日纪录更像是一个小插曲,但它的存在说明一个问题——这支队伍里有人真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超常能量,只是这样的极限操作能不能长期维持,还是未知数,训练不是拼短跑,更多考验的是持续性和合理性,否则数据再漂亮,也可能落在“刷而不是“练的范畴
说到这儿就得回到大背景,中国女篮之所以搞万次投篮计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今年亚洲杯的投篮表现太拉胯,三分和罚球命中率双双偏低,和男篮那边形成鲜明反差,男篮三分罚球都拿了榜首,女篮这边则被质疑“关键球掉链子,这种局面逼着队伍必须在训练里找补回来,毕竟投篮不是玄学,真是靠苦练能涨的指标
所以放眼整个计划,能看到两股力量在并行,一边是老将稳扎稳打,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确保球队底线;另一边是新人疯狂刷存在感,用超额完成来证明自己,这种“稳和“猛并存的局面,短期看是好事,能保证整体进度,但长期看也可能带来问题,比如节奏失衡,比如竞争过度,最终效果如何,还得等比赛来验证
总结一句,这次万次投篮计划已经不只是单纯的训练打卡,它成了球队内部状态的一个缩影,老将们用稳定撑起脸面,新人们用冲劲抢镜头,张子宇则背负着追赶的压力,至于未来,这种分化会不会转化成良性竞争,还是演变成舆论漩涡,就看接下来一个月的持续表现了,至少现在,中国女篮把一次枯燥的训练,打出了故事感和讨论度,这本身就值得点赞
字数统计:约1220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