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乌克兰首都基辅再度陷入空袭的阴影。伴随导弹的轰鸣声,俄乌冲突的烈度骤然提升。无数关注全球局势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普京即将访华的敏感节点。
俄军的军事行动,不仅打击了乌克兰的城市基础设施,还精准命中了象征性极强的目标——土耳其Baykar无人机工厂、欧盟驻基辅代表团办公楼、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这一连串打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与解读,欧洲、土耳其、乃至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平衡再度被打破。
基辅空袭夜的真实画面
据乌克兰国家紧急事务署最新通报,8月27日至28日夜间,俄军对基辅及周边地区发动了自2022年以来规模排名第二的空袭。乌克兰空军公开数据显示,仅在28日当天,俄军即发射了598架“沙赫德”系列无人机和31枚各型导弹,包括高超音速的“匕首”、Kh-101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等。
基辅市中心罕见中弹,民居被炸出巨洞,地铁出入口玻璃四散。伤亡数字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多次更新,从十几人到几十人,救护车警笛声彻夜未停。目击者拍摄的画面在社交媒体大量传播,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
欧盟、土耳其、英国齐中弹,俄军“精确打击”背后的信号
此次袭击的目标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欧盟驻基辅代表团办公楼、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办公室玻璃被震碎,土耳其Baykar无人机工厂更是遭遇重创。
Baykar工厂由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女婿塞尔丘克·拜拉克塔尔主导,预计2025年正式投产。它不仅是乌克兰无人机产业的重要支撑,更是土耳其家族企业在乌投资的标志。工厂被炸,直接打在土耳其政商高层的利益上,令安卡拉当局难堪。
欧盟方面,代表团办公楼受损后,布鲁塞尔和伦敦紧急召见俄罗斯外交官,公开要求俄方作出解释。英国《金融时报》、德国《世界报》等主流媒体均指出,俄军选择在欧盟和英国机构附近实施打击,显然是在对欧洲各国援乌态度发出警告。
土耳其的“沉默外交”
土耳其一直在俄乌冲突中扮演“平衡者”角色,一方面向乌克兰提供无人机装备,另一方面又与俄罗斯保持着能源、金融等多维合作。俄军此次空袭直指Baykar工厂,显然是对土耳其既要援乌又要稳俄政策的强烈敲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乌克兰方面第一时间通报了工厂受损情况,土耳其政府却迟迟未透露细节,更未公开指责俄罗斯。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安卡拉的沉默,既是为了保留与俄罗斯的谈判筹码,也反映出其在北约与俄关系间的战略纠结。
来自安卡拉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土耳其如今陷入进退两难:一旦公开与俄罗斯对立,能源和经济都将面临巨大风险;如果继续保持低调,国内外舆论压力又难以消化。
欧洲警觉升级
欧盟驻基辅代表团遭袭后,欧洲多国外交部紧急表态。法国、德国、波兰等国要求加快对乌防空支持,欧盟委员会明确表示或将讨论新一轮对俄制裁。
事实上,过去两年俄乌冲突已经让欧洲社会身心俱疲。能源价格高企、经济增长乏力,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安全隐患不断逼近欧盟“家门口”。这一次,俄军导弹直接落在欧盟机构窗前,欧洲各国的危机感陡然升级。
布鲁塞尔不少分析人士直言,这场袭击不只是对乌克兰的打击,更是对整个欧洲安全体系的考验。俄方精准选择外交和国际机构为目标,显然是在用“心理战”撬动欧洲内部的分歧和焦虑。
普京“筹码”加码,访华氛围骤变
普京将在8月底至9月初启程访华,参加上合组织首脑会议及相关纪念活动。此时此刻,俄军突然加大对乌克兰核心城市的打击力度,尤其选在欧盟、土耳其关键资产下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为访华“加码筹码”。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冲突,强调地区和平稳定。俄军大规模空袭发生在普京动身来华前夕,不可避免地为中俄高层会谈增添新的复杂变数。
据路透社报道,外交界普遍关注此次访华中,双方是否会在联合声明中提及乌克兰问题,以及会采用怎样的表述。北京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指出,普京此举意在制造多方压力,逼迫各相关方重新审视自身立场。
俄军武器升级,乌克兰防空压力激增
本轮袭击中,俄军大量使用“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并对部分无人机进行了喷气式发动机改装,飞行速度和突防能力显著提升。乌克兰空军高层表示,这类“新型小摩托”无人机由伊朗技术授权,零部件采购渠道极为分散,乌防空系统拦截难度大幅提升。
据乌克兰武装部队发言人称,俄军还动用了米格-31K战机发射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以及图-160轰炸机发射的Kh-101巡航导弹。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在基辅州部分阵地遭到摧毁,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的防空压力。
军事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俄罗斯此轮行动不仅是对乌克兰的直接军事打击,更是对西方防务体系的一次压力测试。
美国表态与西方联盟的“裂痕”
空袭发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对俄军大规模空袭感到不满,但并不感到意外。她坦言,目前各方距离和平解决冲突还很遥远。
美国总统特使则公开批评俄军此次行动“威胁着美方努力维护的地区和平”,并强调空袭目标涵盖了民用基础设施、欧盟及英方机构以及普通平民。
与此同时,欧洲内部围绕对俄政策再度分化。部分北约成员国主张对俄更强硬,另一些则担心进一步制裁会引发能源危机和经济动荡,甚至不排除与俄方出现战略误判的风险。
普京“多线布局”,土欧压力山大
俄军此次空袭的“时间点”安排极为微妙。普京显然深知,只有在多方压力下,各方才会在谈判桌上做出更多让步。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强调,所有空袭目标均为乌克兰军事或相关设施,针对欧盟、英国等国际机构完全属于“误炸”。但包括CNN、BBC在内的多家国际媒体均指出,俄军选择接近欧盟、英国机构打击,无疑是赤裸裸的战略威慑。
土耳其方面则陷入更大尴尬。Baykar工厂被炸后,安卡拉至今未有强硬表态。有分析指出,土耳其一旦公开与俄对立,天然气、核能等领域的合作将面临重大变数,这对刚刚经历货币危机的土耳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参考资料:乌克兰基辅遭袭 欧盟官员称欧盟驻基辅代表处大楼受损
2025-08-28 17:10·环球时报
英国召见俄驻英大使 就英机构在基辅建筑受损提出交涉
2025-08-28 21:36·央视新闻
乌克兰遭空袭欧盟机构建筑受损,俄罗斯否认打击民用设施
2025-08-29 13:03·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