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哨兵睡着了,全队玩完:乌军特战队布良斯克“翻车现场”

0
分享至

乌军爱玩的“边境整活”七天潜行,最后翻车俄军这次捡了个“大便宜”乌军的损失,不止是六个人战争,输在一个“困”

有些战争故事,你听完第一反应不是“厉害”,而是“这也能翻车?”。最近乌军特战队在布良斯克的遭遇就是这样。潜行七天,走了40公里深林,带着炸药准备搞铁路,结果哨兵犯困睡着了,俄军特种兵摸上来,一顿操作,三死三俘,连带着小队长——一个上尉军官,都成了战俘。

这不是段子,这是实打实的战例。真要说教训,能写进教材那种。



大家都知道,乌军在正面战场压力山大,俄军火力太猛、兵力太多,打硬仗总是吃亏,于是他们学会了“另辟蹊径”。正面打不动,就往俄本土里伸刀子。

这套打法,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就是几个人摸过去炸桥、炸铁路;中的,以营团规模搞袭扰;大的,直接发展成库尔斯克那种战役规模,正儿八经打大仗。

别尔哥罗德方向,乌军玩得最多,铁路爆炸、油库起火,闹得一茬接一茬。但俄军后来也长记性了,把防线往前推,边境戒备加厚,再搞就难度大了。库尔斯克那边也一样,乌军猛打过一阵子,现在俄军推到苏梅边上,乌方也头疼。

这么一圈下来,布良斯克成了相对的“薄弱环节”。这片区域森林密布,天生适合搞渗透。乌军盯上这块地方,不奇怪。

这支乌军小分队,隶属第3特战团,归国防部情报总局直接管。带队的是个上尉,亚历山大·朱克。别看只是上尉,能带这种分队出来执行任务,说明分量不低。

他们的任务很明确——潜入布良斯克纵深,炸铁路,制造混乱。带了16公斤捷克造塑性炸药,还有大批弹药,标准的爆破作业准备。

一开始,行动很顺利。他们换上民服,潜进密林,走走停停,硬是七天时间渗透了40公里。照理说,渗透能走到这一步,已经算成功大半了。

可惜,阴沟翻船。宿营时安排了哨兵,结果哨兵也累得不行,直接睡过去了。俄军特种兵早已盯上这支小队,就等他们犯错。于是夜深人静时直接摸进营地,先开枪干掉三人,然后一口气把剩下的全制服。

打死三人,俘虏三人,装备全缴获。干净利落。

战争里,抓俘虏和打死人完全是两回事。死人就是一具尸体,顶多拿来宣传;活口,那是会说话的情报库。

尤其这次抓的不是杂兵,而是特战小分队的带队军官。朱克上尉已经承认,他们之前干过不少破坏任务。别尔哥罗德铁路爆炸、布良斯克桥梁炸断,他的部队都有参与。现在他落在俄军手里,接下来的事就好玩了。

俄军一定会分开审讯,交叉验证。别看特种兵平时都学过反审讯,但真被单独关起来,俄军那套手段一轮一轮压下来,能扛多久不好说。

俄军为什么兴奋?因为这是大肥肉。以前他们总是被动挨炸,现在不仅抓到人,还抓到能说的、懂的。对他们来说,这不光是战术胜利,更是情报战的大补。

很多人觉得,六个人的小分队,折了也就折了。可问题在于,这是特战队,不是普通步兵。乌军的特战兵力有限,一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平时训练周期长,花费大,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损失一支小队,就意味着后面类似任务的压力更大。更要命的是,装备和计划全落到俄军手里。16公斤炸药不算少,配合铁路目标就是大事故级别的破坏力。

而且,这种失败打击的不仅是兵力,更是信心。特种部队的骄傲在于“能进能出”,结果现在变成“潜行七天换来一锅端”,这口气,换谁都咽不下。

想想都觉得荒诞:潜行七天没暴露,最后死在一个哨兵犯困上。要是有警戒,哪怕早一分钟发现俄军靠近,也能组织抵抗,结果不会这么惨。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不是谁装备更好、谁训练更强,而是谁先犯错。特战小分队最大的资本就是高度警觉,纪律严明,可只要一个人掉链子,整队人都得跟着陪葬。

这次乌军的失误,注定会被写进教材。对俄军来说,这是一次“以逸待劳”的经典:提前盯住,跟踪到底,找准机会,一击必杀。

最后我想说,乌军特战队本来准备在布良斯克搞铁路爆破,潜行七天四十公里,结果哨兵睡着了,俄军摸进营地,三死三俘,连上尉队长都成了战俘。

这事告诉我们,战场上哪怕是顶尖部队,也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全盘皆输。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打个盹,输掉的可能是整场行动,甚至一条战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18岁女生和父亲西藏自驾游,母亲发现纸篓脏东西,崩溃了

湖南18岁女生和父亲西藏自驾游,母亲发现纸篓脏东西,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02 19:27:38
最亲民?赖清德视察时惊现马屁布条,国民党狠酸“史上最自恋”

最亲民?赖清德视察时惊现马屁布条,国民党狠酸“史上最自恋”

海峡导报社
2025-09-16 15:36:06
官方释疑!青海秦刻石认定的五个关键问题

官方释疑!青海秦刻石认定的五个关键问题

大象新闻
2025-09-15 15:27:05
历史上有五个毒计,听后让人头皮发麻,最后一个堪称不世出的毒计

历史上有五个毒计,听后让人头皮发麻,最后一个堪称不世出的毒计

冰语历史
2025-08-28 16:21:26
你因什么报过警,网友说那必须得看警察大哥的朋友圈 简直笑死。

你因什么报过警,网友说那必须得看警察大哥的朋友圈 简直笑死。

侃神评故事
2025-08-24 18:25:02
拉米:我很喜欢C罗但C罗比不过梅西!我选梅西不是黑C罗!

拉米:我很喜欢C罗但C罗比不过梅西!我选梅西不是黑C罗!

氧气是个地铁
2025-09-16 16:00:09
曝全新蔚来ES8五天试驾超8万次!“内饰磨损超频”

曝全新蔚来ES8五天试驾超8万次!“内饰磨损超频”

手机中国
2025-09-16 10:03:07
A股:为什么庄家敢打压股价,却不怕别人抢廉价筹码?看完涨知识了

A股:为什么庄家敢打压股价,却不怕别人抢廉价筹码?看完涨知识了

股经纵横谈
2025-09-16 20:07:55
一市民捡到2267.83克巨型金条!最新消息

一市民捡到2267.83克巨型金条!最新消息

浙江之声
2025-09-16 11:29:49
中甲助攻榜:辽宁铁人中场邦本宜裕16次居首

中甲助攻榜:辽宁铁人中场邦本宜裕16次居首

直播吧
2025-09-16 18:56:05
辛芷蕾终遭反噬:面对梁婷的5000字檄文,她真认怂假偿还

辛芷蕾终遭反噬:面对梁婷的5000字檄文,她真认怂假偿还

光影新天地
2025-09-15 21:20:10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15号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15号

新华社
2025-09-15 17:03:24
葛优最爱的硬派路虎,陪伴他至少13年,车牌更是九五至尊

葛优最爱的硬派路虎,陪伴他至少13年,车牌更是九五至尊

李子橱
2025-09-16 16:47:43
金正恩能力有多强?创造5个政界纪录,有望成为世界级伟大人物

金正恩能力有多强?创造5个政界纪录,有望成为世界级伟大人物

寻途
2025-09-16 15:58:16
没错!证监会的难辞其咎!9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正式袭来

没错!证监会的难辞其咎!9月16日,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正式袭来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6 08:59:00
活在小县城的悲哀

活在小县城的悲哀

起喜电影
2025-09-11 11:04:13
1996年,姚文元刑满释放的当天,小心翼翼地问狱警:我能出去了吗

1996年,姚文元刑满释放的当天,小心翼翼地问狱警:我能出去了吗

z千年历史老号
2025-06-17 14:05:17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老丁是个生意人
2025-08-20 00:17:31
完美继承爸妈优秀基因,张智霖儿子罕见露面,年仅18岁帅出新高度

完美继承爸妈优秀基因,张智霖儿子罕见露面,年仅18岁帅出新高度

娱乐圈十三太保
2025-09-15 20:40:04
15号秀换11万美元,老鹰间接助攻火箭捡漏,斯通忍痛割爱

15号秀换11万美元,老鹰间接助攻火箭捡漏,斯通忍痛割爱

老皢尾声体育解说
2025-09-16 11:49:51
2025-09-16 21:39:00
大国纪录 incentive-icons
大国纪录
青云获奖者,大国纪录,深度解说。
2983文章数 8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头条要闻

网友称上亿违建豪宅拆除后遗留大片建筑垃圾 当地回应

头条要闻

网友称上亿违建豪宅拆除后遗留大片建筑垃圾 当地回应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教育要闻

“宝藏校长”杨振德:让全校学生近视率3年下降12%,肥胖率下降9% | 致敬,体育教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