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稳定币的专家,但由于币安平台曾经承载全球 70% 的稳定币交易量,这让我们成为了行业内最重要的稳定币分发渠道之一。稳定币的发展,也几乎和币安的成长轨迹紧密相连。
一、稳定币的起点:从冷门尝试到行业核心
最早的稳定币雏形是「Colored Coins」,这是比特币社区最早的“资产上链”实验。
2014 年,Brock Pierce 发起 USDT,项目初期平平无奇,直到 2017 年市场需求爆发,才真正进入大众视野。
总结:稳定币最初只是边缘探索,但随着市场成熟,它逐渐变成了加密世界的核心工具。
二、币安与 USDT:解决用户痛点的简单决策
2017 年币安成立时,没有法币通道。
这意味着:当比特币下跌时,用户必须把资金转到其他交易所兑换法币,是否回流币安是个未知数。
于是,我们决定支持 USDT,把它作为市场下跌时的「避风港」。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决定,没有复杂的协议,也没有战略合作。
总结:USDT 的崛起并不是计划好的,而是因为它解决了交易所和用户的真实痛点。
三、USDT 的两轮爆发
币币交易所的兴起:2017 年后,USDT 成为所有平台的标准交易对,流动性迅速攀升。
亚洲市场的美元需求:很多人无法直接开美元账户,USDT 于是成了美元的替代品。
Tether 一直保持低调,但凭借简单、直接、盈利能力强的模式,USDT 在全球范围快速渗透。
总结:USDT 的成长,其实就是“市场需求 + 使用便利性”的自然结果。
四、BUSD:一场短暂却有力的尝试
2019 年,美国合规机构 Paxos 找到我们,希望合作发行稳定币。于是 BUSD 诞生了。
到 2023 年,BUSD 市值最高达 230 亿美元,增长速度甚至超过 USDT 和 USDC。
可惜,美国政府在 2023 年叫停了 BUSD 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BUSD 清退时用户资金全额兑付,证明了它合规、透明、安全的价值。
总结:BUSD 的失败不是市场问题,而是政策问题。
五、稳定币的商业逻辑:低门槛、高盈利
稳定币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
存钱 → 发行代币;
赎回 → 提供现金。
只要有合规牌照,稳定币就是低门槛、高流动性的巨大市场。
总结:稳定币是加密金融里最清晰、最稳定的赚钱模式。
六、稳定币与国家战略
美国的算盘:
美国政府逐渐意识到 Tether 的战略价值。如今,超 1000 亿 USDT 资金购买美国国债,而几乎所有用户都在美国境外。换句话说,稳定币正在帮美元“出海”,进一步扩大美元的全球影响力。其他国家的渴望:
中国等国家同样希望本币国际化,而稳定币正是最佳工具。虽然它确实会对外汇管制带来挑战,但很多国家仍在积极探索。
总结:稳定币已经不只是加密工具,而是国家货币战略的隐形武器。
七、CBDC 的困境
美国在 2025 年 7 月通过《GENIUS 法案》,限制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展。
原因很简单:
稳定币自由流通、体验好;
CBDC 往往监管严格,难以真正被市场接受。
自 2014 年以来,20 多个国家尝试发行 CBDC,但没有一个获得真正的市场成功。
总结:CBDC 是政府的尝试,稳定币是市场的选择。
八、未来展望:美元之后,谁能跑出来?
区块链本质上是账本技术,而金融是它的第一个天然应用场景。
目前,只有美元稳定币成功跑通,但其他货币的稳定币还在起步阶段。
未来,每个国家至少应该有几种稳定币产品。稳定币的下一波浪潮,可能就是“本币上链”的全球竞争。
总结:稳定币未来的故事,不只是美元的故事。
思考
稳定币已经从一个市场的「避风港」,变成了美元全球化的利器。
未来的问题是:在美元领先之后,哪个国家的货币会借助稳定币,成功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