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天津马拉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放眼国内也是当之无愧的“老字号”。那之后的数十年间,赛事一直没有间断对突破及创新的追求,直至2023年,“天马”再次回归市区,并连续两年以极大的诚意,为世界跑友带来了绝佳的体验感。
为了展现600余年的风韵和极具现代感的繁华,2023年的“天马”精心设计了全马、半马及健康跑3个项目的比赛路线。其中全马赛道经过20多套方案的对比,几易其稿,最终的线路途经7个行政区,串联起五大道、民园广场、世纪钟、“天津之眼”、天开园等多个城市地标,充分展现了天津众多知名景点、建筑以及海河两岸的风光。去年,根据路况的变化,组委会又对线路进行了微调。在比赛线路尽展天津风貌的同时,赛事的各项保障工作也体现了高标准的服务意识。比如,2023年赛事共设置了28辆固定救护车组,8辆移动随跑救护车、31个固定医疗站、77名医师跑者、125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94名移动AED紧急救援队保障人员、680名医疗观察员及10家定点保障医院。而去年,类似车辆、设备、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医疗保障人员总投入规模达到了1200人;再比如,赛事志愿者的人数也从2023年的5000人,增加至去年的5500人……更不要说在赛事台前幕后默默奉献的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
高标准的赛事运营、细致入微的后勤保障、名声在外的美景美食,再加上天津人热情好客的口碑,使得“天马”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理所当然地形成了正反馈。2023年赛事首次回归市区时,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94755人参与报名,其中年龄最大的逾90岁,最小的健康跑选手仅8岁。而去年国内外的报名人数超过了12.1万,同比增长28%。两届赛事,许多参赛者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甚至改写了半马男子组赛会纪录。
当天津遇上马拉松,现代与历史、运动与健康,一场完美的邂逅便在这浓浓的秋意中上演。 记者 孟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