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说了一遍“裁撤军费”没起到作用,特朗普又说了一遍,也拉着中国要搞“核裁军”。
中方一句话8个字回应,也算是断了美方的念想。但同一天五角大楼突然有异常举动,中国雇员被彻底排除在外。
美俄两国为什么都聚焦于让中国“裁军”的话题?中方的举动,又释放了什么坚定的信号?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美俄两家的如意算盘。从冷战那会儿起,美国和苏联就一直在核武器上较劲,一边疯狂造,一边又坐下来谈判限制对方。从1972年的《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到后来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几十年来谈了一轮又一轮。
但到了2023年,俄罗斯宣布暂停履行条约,美国也没闲着,通过各种方式维持自己的核威慑力。现在这条约就剩一年有效期了,双方却还没谈出个结果来。
特朗普这时候拉中国入局,心里打的是自己的小九九。2025年初,美国联邦政府正在搞裁员计划,想削减开支。国防领域要裁掉5%到8%的文职人员,同时还逼着北约国家把军费涨到GDP的5%。
这时候喊着要核裁军,既能给自己贴个“和平使者”的标签,又能把中国拉进来分担压力,简直是一举两得。就像外交部说的,真正该承担责任的,是那些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
俄罗斯那边的情况更复杂。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军费早就扛不住了。2024年俄罗斯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6%,继续这么下去经济根本吃不消。普京之前突然给中方打电话,提议考虑特朗普的“裁撤一半军费”倡议,其实是想拉中国下水。
俄罗斯心里清楚,要是停战后自己裁军,别人可能会说三道四,但如果能拉着中国一起,既能减轻舆论压力,又能在未来的谈判中多些筹码。
但美俄都心知肚明,中国的核力量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根据2025年的最新数据,俄罗斯有5459枚核弹头,美国有5177枚,而中国只有600枚左右。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核弹头中处于现役部署状态的只有24枚,而美俄都有上千枚处于随时可用的状态。这种情况下非要拉中国裁军,说穿了就是想限制中国的发展,维持他们自己的核优势。
面对美俄的双重施压,中国的回应一直很干脆。从今年2月的“捍卫国家主权”到8月的“既不合理也不现实”,态度越来越明确。这八个字可不是随便说的,背后有实实在在的道理。
首先是中国核政策的性质和别人不一样。中国从有核武器那天起就承诺“不首先使用”,而且一直把核力量维持在够用的最低水平。2025年中国军费占GDP的比例只有1.3%,远低于美国的3.4%,更别说北约要求的5%了。
这点军费不光是为了保卫国家主权,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看看中国在国际上的作为就知道,无论是推动《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落地,还是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都是在为世界和平添砖加瓦。
其次是中国和美俄在核力量上根本没有可比性。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武器数量加起来占了全球的90%以上,他们搞了几十年核军备竞赛,现在库存的核弹头足够把地球毁灭好几次。
中国的核力量连他们的零头都不到,而且一直保持克制。就像外交部说的,双方在核武器数量、政策目标和安全环境上都存在根本差异,怎么可能放在一起谈裁军?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立场其实看得很清楚。荷兰有个法证专家叫拉宾德尔・加查达,他就说中国提出的“四个并重”原则,给全球核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东盟国家也多次感谢中国对地区安全的贡献,说中国是他们的“定心丸”。这些认可不是凭空来的,而是中国多年来在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等领域实实在在行动换来的。
中国拒绝加入美俄核裁军谈判,说到底是坚持自己的战略定位。中国的核力量是用来威慑的,不是用来争霸的。有专家就说过,中国的核政策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其实是注入了稳定性。如果真按照美俄的意思去裁军,反而会打破现有的战略平衡,那才是真的危险。
就在中方回应的同一天,五角大楼突然出台了针对中国雇员的禁令,把中国人彻底排除在敏感岗位之外。这事儿看着突然,其实是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老套路了。
这些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一直在收紧对中国的技术限制。从2022年的芯片出口管制到2024年的人工智能审查,花招越来越多。这次的禁令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本质上还是想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五角大楼的内部文件里就明说,这是为了“防范关键技术外流”。
但这种做法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拿半导体行业来说,现在全球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美国公司应用材料在2024年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占比高达40%,泛林半导体更是达到42%。
荷兰的阿斯麦公司原本有47%的收入来自中国,结果因为美国的限制,不得不把2025年的收入预期下调了一大截。这些公司心里都清楚,离开中国市场,他们根本找不到替代的需求。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喊着要制造业回流,结果2024年美国在全球半导体设备需求中的占比反而掉到了7%,而中国市场的占比高达47%。连美国自己的公司都不想买账。这种逆市场规律的做法,最后只能是自食恶果。
美国的这种双重标准其实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一边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则”,一边自己却在不断破坏规则。2025年6月美国单方面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在又搞出个针对中国雇员的禁令,说穿了就是霸权思维在作祟——对自己有利的规则就遵守,不利的就扔掉。
但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封锁打压是行不通的。2024年中芯国际首次跃升为全球第三大代工厂,市场份额达到6%。中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国产化进程也在加速,市场规律终究是挡不住的,美国想靠禁令来维持技术优势,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从核裁军谈判到技术封锁,这一系列事件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各国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美国想维持霸权,俄罗斯想争取喘息空间,而中国则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用“既不合理也不现实”八个字表明了立场,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会受外部压力的干扰。
未来的国际博弈还会继续,但有一点越来越清楚:搞对抗、搞封锁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合作共赢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当美国还在忙着筑墙的时候,中国已经用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最深刻的对比。
参考资料:核巨头的“游戏”
外交部:要求中方加入中美俄三边核裁军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