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领域,“择时”被视为圣杯——试图在市场低点满仓抄底,高点空仓逃顶。然而,无数研究表明,精准择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弗朗AI的量化交易模型,却提供了一条颠覆传统的路径:剥离择时因子,始终维持高仓位运行,通过选股精度与资金管理的系统力量,在“做多交易”的框架下穿越市场周期。这背后的数学逻辑究竟是什么?
一、传统“择时困境”:预测的不可靠性与代价
择时的诱惑巨大,但陷阱更深:
• 预测极难:市场顶点与底部由宏观经济、政策、情绪、突发事件等无数复杂变量驱动,精准预测几乎不可能。
• 错误代价高昂:错判底部会踏空牛市,错判顶部则可能导致利润回吐甚至套牢。
• 摩擦成本巨大:频繁择时操作会产生高额交易费用(佣金、印花税)和冲击成本。
• 情绪干扰严重:择时决策易受贪婪与恐惧支配,破坏交易纪律。
弗朗AI模型的核心认知之一是:将策略基石建立在“择时”这种高度不确定的能力上,本质是脆弱的。
二、弗朗AI的解法:用“规则”替代“预测”,拥抱所有市场状态
模型的应对策略是系统性放弃对市场整体方向的预测,转而依靠两股确定性的力量:
力量一:精选股票池的长期概率优势
• 核心信念:通过量化模型(AI多因子筛选+专家研判),构建一个由100只优质中国资产(央企蓝筹+高成长小盘)组成的股票池。这个池子在长期维度上,整体具备跑赢市场或产生正收益的概率优势。
• 应对逻辑:只要概率优势存在,无论市场是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模型都能通过高抛、补仓、重置锚点等精细操作,捕捉结构性机会。无需判断大盘何时牛熊,只需相信“种子”总体优质。
力量二:系统性的“始终高仓位+极轻个股仓”资金管理
• 表象与本质:
• 整体高仓位:模型在绝大多数时间将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市场(股票持仓+预备队现金),资金利用率接近“满仓”。
• 个股极轻仓:“满仓”状态由100只极轻仓位的股票组成,每只初始仓位仅1手(约占总资金0.1%-0.2%),超80%资金作为预备队分散管理。
• 战略意义:
• 永不踏空:市场突然启动时,模型因持有100只股票的“种子仓位”,能即刻参与上涨。
• 风险可控:单个股票的极端风险被“1手原则”和“分散化”化解(详见后续文章),整体组合的最大回撤通过数学公式框定(如总资产的8%),无需空仓规避风险。
• 拥抱波动:市场下跌时,预备队资金按“金字塔补仓”规则有序入场,将波动转化为摊薄成本的机会(详见后续文章)。
三、“不做择时”的运作逻辑:波动即土壤,规则即农夫
放弃择时后,模型如何在牛、熊、震荡市中运行?
1. 牛市环境
• 表现:股票池整体上涨,“高抛锁定利润+重置锚点”操作频繁触发,浮盈持续转化为实际收益。
• 优势:因始终持有“种子仓位”,能充分享受牛市的贝塔(市场整体)与阿尔法(个股超额)收益;轻个股仓+高换手及时锁定利润,避免过度回撤。
2. 震荡环境(模型最擅长的“主战场”)
• 核心机制:
• 利用波动:股价上下震荡时,频繁触及“高抛”阈值(锁定微小利润)和“补仓”阈值(低位摊薄成本)。
• 微观循环:通过“高抛→重置锚点→(若下跌)补仓→(若反弹)高抛”的高频操作循环,积小胜为大胜。
• 概率兑现:震荡市中,股票池的微小概率优势通过高频交易被大数定律放大为确定性收益。
3. 熊市环境
• 表现:股票池整体承压下行。
• 应对机制:
• 预备队发力:按“金字塔补仓”规则,分批对下跌个股补仓,主动摊薄持仓成本。
• 生存保障:“轻个股仓启动+分散化+行业分散+最大回撤控制”构成多重数学防线(详见后续文章),确保组合不会因系统性下跌崩溃(如最大回撤控制在8%)。
• 等待反弹:模型不预测熊市何时结束。只要任何一只被补仓的股票出现达到新成本线之上盈利阈值的反弹,就能释放现金流,为后续操作提供“弹药”。熊市中的每一次反弹都是修复净值的机会。
四、数学思维的优势:拥抱不确定性,聚焦可控变量
弗朗AI的“不做择时”策略,体现了深刻的量化交易哲学:
• 承认无知:坦然接受市场整体方向(宏观择时)的不可预测性,不做无谓尝试。
• 聚焦优势:将认知资源与算法能力集中于更可控的领域——选股(构建长期概率优势的股票池)、交易规则(设计利用波动的微观操作算法)、资金管理(通过轻仓、分散化构建安全边际)。
• 拥抱所有可能性:通过系统设计,确保模型在牛、熊、震荡市均有应对机制和生存/盈利之道。波动不再是敌人,而是策略运行的必要土壤。
五、冷思考:模型边界与本质
需明确:
• “不做择时”≠“无视风险”:风险控制通过数学化的仓位管理与分散化实现,而非择时。
• “高仓位”≠“重仓赌博”:是“高资金利用率”(大部分资金在市场或预备队)与“极低单一资产风险敞口”的结合。
• 依赖概率与规则:长期有效性依赖股票池概率优势的持续存在和规则的严格执行(详见后续文章对纪律性的强调)。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构建确定性的航船
弗朗AI的做多交易模型,通过放弃对宏观择时的执着,将投资简化为可量化、可管理的系统工程:用选股构建优质资产组合,用资金管理控制下行风险,用算法规则捕捉微观波动,用概率与时间积累复利。它提供了一种不依赖“水晶球”的投资范式——在无法预测的风浪中,依靠坚固的船体(风控)、高效的船帆(选股)和精准的舵手(算法),坚定驶向长期价值的彼岸。这或许正是智能时代,“量化交易”对“永续投资”命题给出的理性答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