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35岁了不上班也不结婚就花我钱,我装破产后,他的反应让我懵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我卡里没钱了。"韩浩懒洋洋地躺在客厅的真皮沙发上,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手机,头也不抬地说道。

"又没钱?上个月才给你三千。"韩梅刚从菜市场回来,手里提着两个塑料袋,里面装着精心挑选的便宜蔬菜,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三千够什么?你知道现在物价多贵吗?"韩浩终于从手机屏幕上抬起头,眼神里满是不耐烦和理所当然,"赶紧转两千过来,我约了朋友吃饭。今天是周末,我不想扫兴。"

韩梅放下菜篮,看着眼前这个35岁的儿子。他穿着价值八百多的运动服,脚上踩着刚买不久的名牌球鞋,而她自己身上的衣服还是三年前在打折时买的。

"我一个月退休金才四千多,你..."

"少来这套!"韩浩猛地坐起身,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凶狠,"你那点退休金加上爸留下的存款,够你花一辈子了。别在我面前装穷,我又不是不知道家里的情况。"

韩梅感到胸口一阵发闷,心脏跳得很快:"浩浩,你都35岁了,不能总这样花我的钱。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小李家的儿子比你小三岁,都已经..."

"别拿我和别人比!"韩浩的声音更大了,整个客厅都在回响他的怒吼,"你要是不愿意养我,当初就别生我。现在装什么慈母?钱到底给不给?我朋友还在等着呢!"

韩梅望着眼前这个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心如刀割。那张脸明明和他父亲如此相像,但说出的话却让她感到如此陌生和心痛。



韩梅记得,这样的争吵已经持续了整整十五年。

从韩浩大学毕业那年开始,她就再也没有过一天安生日子。那时候的她还满怀期待,以为儿子终于可以独当一面,让她这个单身母亲松一口气。可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儿子毕业后确实在几家公司工作过,但最长的一份工作也不过三个月。第一家公司,他说同事太势利,排挤新人;第二家公司,他抱怨老板要求太严格,动不动就加班;第三家公司,他又嫌工资太少,说什么"这点钱还不够我一个月的花销"。每次辞职,他都有一大堆看似合理的理由,说得韩梅哑口无言,甚至还要反过来安慰他。

"妈,你不懂现在的职场有多险恶。"韩浩总是这样对她说,一边在沙发上换着电视频道,一边毫不在乎地摆摆手,"那些老员工一个个都跟老油条似的,专门欺负我们新人。老板也是,嘴上说什么培养人才,其实就是想用最少的钱榨取最多的劳动力。我宁愿在家也不愿意受那份窝囊气。反正爸留下的钱够咱们花的。"

每当听到这话,韩梅心里都会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丈夫韩建国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工作了一辈子,省吃俭用为这个家攒下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和二十多万存款。他临终前拉着韩梅的手说:"梅子,这些都给浩浩,让他好好过日子。"韩梅本想着这些钱能让母子俩安稳度过后半生,却没想到成了儿子不劳而获的资本,更成了他理直气壮啃老的借口。

每个月,韩浩都要从她这里拿走至少三四千块钱,有时候甚至更多。网费一个月200,他说要用最好的宽带玩游戏;生活费一个月1500,他说现在物价涨得厉害;买游戏装备动辄几百上千,他说这是他唯一的爱好;和朋友聚餐每次都要花个七八百,他说总不能让朋友瞧不起。韩浩花钱如流水,却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仿佛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

"妈,我朋友都说你对我太好了。"韩浩曾经洋洋得意地跟她说,"现在哪个父母不给孩子花钱?你看邻居家的王阿姨,儿子结婚买房她都掏了五十万,人家还没意见呢。咱家条件又不差,你这么省干什么?"

可是王阿姨的儿子好歹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月薪八千多,还结了婚生了孩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韩浩呢?35岁了,别说结婚,连个像样的女朋友都没有。偶尔有女孩子和他接触,一听说他没工作,立马就敬而远之。

"妈,现在的女孩子太现实了。"每次韩梅小心翼翼地提起这个话题,韩浩都是这个回答,语气里满是不屑和愤慨,"她们一上来就问有没有房子车子,有多少存款,工作稳不稳定。我要是说在家休息,她们立马就变脸了。没房没车没存款,人家当然看不上我,这很正常。等我有钱了,什么样的女孩找不到?到时候她们后悔都来不及。"

可是他什么时候能有钱?韩梅心里清楚得很,按照儿子这个花法,别说存钱,就连维持现状都很困难。她有时候忍不住想,如果丈夫还活着,看到儿子这个样子,会是什么感受?

小区里的邻居们早就开始议论了。韩梅每次出门都能感受到那些若有若无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韩老师,你家浩浩现在在哪里上班啊?听说换了好几个工作了?"住在对门的刘阿姨总是一副关心的样子问。

"最近很少看到他出门诶,是不是又在找工作?现在找工作确实不容易啊。"楼下的张大妈每次见到她都要感叹一番。

"都35岁了还不结婚,这可怎么办啊?女孩子过了25就不好找了,男孩子过了35也难啊。"电梯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议论声。

每次听到这些话,韩梅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是教师出身,在这个小区里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邻居们以前见到她都要客客气气地叫一声"韩老师"。可现在,儿子的表现却让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甚至开始刻意避开那些熟悉的面孔。

更让她心寒的是,韩浩不仅不感激她的付出,反而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有时候她稍有不满,表现出一点疲惫和无奈,儿子就会不高兴。

"你不是我妈吗?养我不是应该的?"这是韩浩最常说的一句话,每次都说得理直气壮,仿佛她欠了他什么似的。

"浩浩,妈妈供你读完大学,已经尽了责任。你现在是成年人了,应该自己养活自己。"韩梅曾经试图和儿子讲道理,声音里带着哀求。

"什么叫尽了责任?"韩浩瞪大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你看人家欧美国家,父母给孩子留遗产都是几百万几千万的,还有什么信托基金。咱家这点钱算什么?再说了,我现在不是在找工作吗?只是暂时没找到合适的而已。"

暂时?韩梅心里苦笑。这个"暂时"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从儿子25岁说到了35岁。

韩梅的退休金每月四千二百元,在春华市这个三线小城市算是不错的收入。以前她还能偶尔和老同事们聚聚餐,去商场买点自己喜欢的衣服,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可是自从供养儿子之后,她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现在她连菜市场的肉都要挑最便宜的买,衣服更是几年都不舍得添置一件新的。

"妈,你省什么省?"韩浩对她的节俭很不理解,有时候看到她为了几块钱和菜贩子讲价,还会觉得丢脸,"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吗?你攒那么多钱干什么?又不能带进棺材。"

攒钱?韩梅心里更加苦涩。丈夫留下的二十多万存款,这些年下来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她不敢告诉儿子真实的财务状况,怕他知道后更加肆无忌惮,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

她曾经偷偷算过一笔账:韩浩每个月从她这里拿走三到四千,一年就是四五万,十五年下来就是六七十万。加上她自己的生活费和各种开支,那点积蓄早就见底了。现在全靠她的退休金在苦苦支撑,而且越来越力不从心。

转机出现在一个阴沉沉的周末下午。

韩梅去老同事张曼丽家做客。张曼丽住在市里的一个高档小区,房子装修得很好,到处都透着精致的生活气息。两人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各自的近况。

"曼丽,你这日子过得真好。"韩梅环顾四周,眼中满是羡慕。

"还行吧。"张曼丽笑了笑,"主要是孩子争气,我和老头子也就轻松了。"

张曼丽的儿子小韩浩两岁,叫张磊,已经结婚生子,在市里开了个装修公司,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去年还给父母换了一套更大的房子,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睦睦。

"你真是有福气。"韩梅由衷地说。

"有什么福气不福气的?"张曼丽看出了韩梅话里的意思,"孩子争气,当父母的才能真正轻松。你家浩浩呢?最近怎么样?工作找到了吗?"

韩梅的笑容渐渐僵硬,半天说不出话来。最终,积压在心里多年的苦水还是忍不住倾泻而出。她把这些年的委屈、无奈、甚至绝望,一股脑儿地全都告诉了老朋友。

张曼丽听得越来越惊讶,最后干脆放下了茶杯:"梅子,你这样下去真的不是办法。孩子都35岁了还这样啃老,你再不想办法制止,他这辈子就真的完了。"

"我也想过很多办法,可是他根本不听。"韩梅无奈地摇头,声音里带着哭腔,"我要是不给他钱,他就在家里发脾气,有时候还会摔东西,搞得整个楼道都能听见。我怕邻居们笑话,只好妥协。"

"你这完全是惯出来的毛病!"张曼丽毫不客气地说,"我告诉你一个办法,保证有用。"

"什么办法?"韩梅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装破产。"张曼丽压低了声音,四下看了看,好像在说什么机密似的,"我有个远房亲戚就是这样治好了她儿子的啃老病。你就跟他说家里没钱了,存款花光了,房子也保不住了,看他还怎么啃?"

韩梅愣住了,这个建议太出乎她的意料:"这...这真的能行吗?万一被他发现了怎么办?"

"有什么不行的?"张曼丽认真地说,"你想想,现在这种情况能持续到什么时候?等你老了走不动了,谁来照顾谁?你不逼他一把,他永远不知道生活的艰难。一个35岁的大男人,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这正常吗?"

张曼丽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每一句都直戳韩梅的心窝。是啊,她总不能照顾儿子一辈子吧?万一她有个三长两短,韩浩怎么办?

回到家的路上,韩梅的心情五味杂陈。她想起了丈夫生前常说的话:"咱们不能给孩子留太多钱,要教会他自己赚钱的本事。"当时她还不以为然,觉得丈夫太过严厉。现在看来,丈夫的话是多么有远见。

当天晚上,韩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张曼丽的建议在她脑海里反复回响,她开始认真考虑这个看似荒谬但也许有效的方案。

她仔细分析了儿子的性格:韩浩虽然啃老,但本质上还是爱面子的,也不是完全没有自尊心。如果真的知道家里山穷水尽了,他应该不会坐视不管吧?至少会去找份工作糊口吧?

第二天早上,韩浩照例开口要钱了。

"妈,给我转一千五,我要买个新手机。"他坐在餐桌前,一边吃着韩梅刚煮好的白粥咸菜,一边摆弄着手里的旧手机。

"又买手机?你这个不是用得好好的吗?"韩梅看着儿子手里那部只买了半年的手机。

"这个卡顿得厉害,玩游戏老是掉帧。"韩浩头也不抬地说,"你看我朋友们都换新款了,我总不能老用这种过时的东西吧?你就说转不转?"

看着儿子那副理所当然的表情,韩梅心中的怒火彻底爆发了。但她强忍着没有发作,而是深吸了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说:"好,我一会儿就转给你。"

韩浩满意地点点头,继续低头玩手机,甚至没有说一声谢谢。

韩梅默默收拾着碗筷,心里却在暗暗下决心。她要让儿子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围着他一个人转的,她也不是他的提款机。

计划开始悄悄酝酿。

韩梅首先要做的是转移资产。她趁着韩浩不在家,悄悄把银行卡里剩余的钱转到了妹妹韩丽的账户上。韩丽住在省城,和韩浩平时很少联系,不会轻易被发现。

"姐,你这是要干什么?"韩丽接到韩梅的电话后很困惑。

韩梅把自己的计划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妹妹。韩丽听完后沉默了很久,最后说:"姐,你这样做...会不会太狠了?"

"不狠不行啊。"韩梅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无奈,"我已经忍了十五年了,再不想办法,他这辈子就真的完了。你帮帮我,就当是为了浩浩好。"



韩丽最终答应了:"那我先帮你保管着,什么时候需要你再说。不过姐,你要想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你承担得了吗?"

"我想清楚了。"韩梅的声音很坚决,"如果连这样都治不好他,那我就认命了。"

接下来是准备"证据"。韩梅翻箱倒柜,找出了当年丈夫看病时的各种单据。虽然那些债务早就还清了,但韩浩不知道,可以用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她还特意去银行打印了详细的账户流水,把这些年给韩浩的每一笔转账都用红笔标注出来,数字触目惊心。

最后是心理准备。韩梅知道,要让这场戏演得逼真,就必须投入真感情。她开始回忆这些年的委屈和心酸:为了省钱给儿子花,她连肉都舍不得买;为了不让儿子失望,她把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拮据;为了维护儿子的面子,她在邻居面前硬撑着装作一切都好...

想着想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这些眼泪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这么多年积累的真实情感的爆发。

三天后的一个下午,韩梅觉得时机成熟了。

她故意把银行卡里只留了三百块钱,其他的钱都转走了。然后开始实施她的计划。

"浩浩,妈妈有话要跟你说。"韩梅走到客厅,声音有些颤抖。此时的韩浩正窝在沙发里打游戏,戴着耳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操作着。

"什么事啊?等我打完这局再说。"韩浩头也不抬地回答。

"很重要的事。"韩梅的声音更加严肃,"关于咱们家的经济情况。"

听到"经济情况"四个字,韩浩终于抬起了头,摘下耳机:"怎么了?是不是退休金又涨了?"

韩梅深吸一口气,开始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表演:"不是涨了...是咱们家...咱们家可能真的没钱了。"

这句话让韩浩的表情瞬间凝固了。他放下手机,皱着眉头看向母亲:"什么意思?"

"妈妈一直没敢告诉你实话。"韩梅的眼泪开始往下流,"你爸留下的那些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这些年你的花销太大了,我们撑不下去了。"

"不可能!"韩浩猛地站起来,声音里带着震惊和愤怒,"你不是说还有很多存款吗?怎么可能没钱?"

"我骗了你。"韩梅哭得更厉害了,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银行流水单,"你自己看看,这十五年你花了多少钱?每个月三四千,有时候还更多,加起来得有多少?"

韩浩接过流水单,脸色越来越难看。那些密密麻麻的转账记录就像一记记重拳,狠狠地砸在他心上。

"这...这些都是真的?"韩浩的声音有些发抖。

"千真万确。"韩梅指着那些数字,"你看看,从你毕业到现在,我给你的钱加起来超过七十万了。你爸留下的那点积蓄早就见底了,这些年全靠我的退休金在撑着。"

韩浩沉默了,整个人似乎被这个消息击垮了。

"那...那现在怎么办?"他的声音很小,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我也不知道。"韩梅继续哭诉,"银行卡里只剩几百块钱了,连下个月的生活费都不够。更糟糕的是..."她停顿了一下,仿佛在鼓起勇气说出更坏的消息。

"更糟糕的是什么?"韩浩急切地问。

"房子...房子也可能保不住了。"韩梅拿出当年的债务单据,"你爸生病的时候,我们借了不少钱。我这些年一直在还,但是供你花销太大,现在还不上了。债主说要收回房子抵债。"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韩浩彻底惊呆了。他一把抢过那些单据仔细查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章让他无法否认这一切的真实性。

"这怎么可能..."他瘫坐在沙发上,整个人都在颤抖。

房间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韩梅看着儿子,心里既心疼又紧张。她心疼儿子受到这样的打击,但同时也紧张这个计划是否会成功。

然后,她看到了韩浩脸上一种奇怪的表情。

韩浩静静地看着她,脸上的表情从愤怒慢慢变成了一种她从未见过的神情。

那一刻,韩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不是因为儿子的愤怒,而是因为他的平静。

那种平静得可怕的眼神,仿佛在审视着什么,计算着什么。

韩梅的心开始狂跳,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