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扎根一线,建设他的“天陇高度”

0
分享至

2011年夏天,怀揣着对祖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无限热忱,张恒毅毅然投身工程一线。十四年来,他从技术员成长为项目经理,足迹遍布武黄、汉十、雄安、兰张等多个国家重难点工程。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奋战在天陇铁路项目最前线——这里是全线最高墩的施工现场,也是他匠心与信念的最新注脚。



天陇铁路,作为联通陇南山区的重要通道,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资源匮乏,是对建设者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项目启动之初,张恒毅就清醒地意识到,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工程之战,而是一场必须赢下的硬仗。他从策划阶段切入,系统梳理出“目标–清单–责任–考核”闭环管理体系,推行“日督导、周例会、月通报、季考核、年复盘”机制,把每一个环节都压实到人。

更令人振奋的是,他广泛发起“大干快上”劳动竞赛,带领团队参加甘肃省引领性劳动技能大赛,极大调动了全员积极性。项目连续多个季度在集团公司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迅速跻身业主单位“第一梯队”。

建设全线最高墩,是天陇项目的标志性挑战。该墩位于西汉水畔,桩基置于复杂地质中,墩身工艺难度极大,安全与质量容不得半点差错。张恒毅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开展“党旗插在最前沿”主题活动,设立“党员责任区”,把“急难险重”任务转化为一个个明确的目标清单。

2023年4月,桩基工程全面启动;2024年10月,承台6158.8方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271天后,97.78米的墩身巍然矗立——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夜以继日的坚守,是技术攻坚的突破,更是团队信念的凝聚。在他带领下,项目不仅提前完成节点目标,更在业主单位水保样板评选中荣获第一,收获各级表扬信22封、各类奖项16项。

张恒毅深知,现代工程必须靠科技赋能。他牵头成立“党员创新工作室”,聚焦超高墩与长大隧道的智能建造,大力推进“四新”技术应用。“造墩机”、“5G塔吊”、“智慧建造科技指挥中心”等一批先进设备和系统被引入工地,累计缩短工期48天。

截至目前,他的团队已立项科技创效10项,获专利5项、省部级工法1项,发表论文3篇,多项成果获全线推广。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工效,更筑牢了工程质量的生命线。

十四年风雨兼程,张恒毅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在天陇项目的四年里,他带领团队拿下局CI示范工程、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15项荣誉。但他常说:“荣誉属于集体,而我只是铁路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可正是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螺丝钉”,紧密扣合、默默承载,才撑起了中国铁路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山河作证,岁月为名。

张恒毅用十四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国企担当”。在他身后,不再只是一座桥、一条路,更是一种高度——一种属于当代工程建设者的精神高度。

【推广】:以上内容为广告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官方网易号
32427文章数 3713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