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7日的印巴空战之后,我国的歼10成了世界明星战斗机,很多国际大媒体都对其进行报道。在今年8月27日,美国《国防新闻(Defense News)》和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安全(Defence Security Asia)》几乎同时对其进行了报道。其中前者明确将歼-10C称为“决定全球空中力量的‘神兽’”,后者也评价其“完成从中国版F-16到定义全球空战新高度半隐身战斗机的蜕变”。
从“追赶者”到“佼佼者”:歼-10战机的迭代之路
这些评价的背后,是歼-10战机数十年发展沉淀的实力,以及在实战中打破西方空战认知的亮眼表现。歼-10的研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项目立项的核心目标十分明确——替代老旧的歼-7和强-5,摆脱中国空军对苏式战机平台的完全依赖。
彼时,中国航空工业技术积累有限,歼-10作为首款自主研发的单发轻型战斗机,从设计到落地充满挑战,早期型号依赖俄制AL-31FN发动机,因为结构和大小与美国F-16类似,所以被西方称为“中国版F-16”,仅被视为低端战机替代品。
但经过二十余年持续投入,歼-10系列开启了跨越式进化:机体设计从轻型战机逐步优化,航电系统实现数字化升级,雷达技术更是从机械扫描雷达跃升至探测范围超200千米的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动力系统方面,国产涡扇-10B发动机的列装,让歼-10C彻底摆脱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武器配套上,其可搭载霹雳-15(PL-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远超西方同类型号。
到2025年,歼-10C已成为全球四代半战机中的标杆。亚洲防务安全网站指出,歼-10C在机体设计、航电系统、雷达技术等多个环节全面追平甚至部分超越西方同类机型,以“中端机体+高性能武器”的组合,重新定义了四代半战机的作战价值。
实战破局:单打碾压阵风,刷新空战规则
歼-10C的实力,最终在2025年5月7日的印巴空战中得到验证,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歼-10CE(出口型)在高强度空战中,不仅击落多架印度空军主力战机,还创造了两项关键战果:一是单机击败法国“阵风”战斗机,二是使用PL-15导弹在200公里外锁定并击杀目标,刷新现代超视距空战的击落距离纪录。
这一结果打破了西方长期主导的空战认知。此前,欧美国家普遍认为“只有昂贵的隐身五代机才能在高威胁环境中夺取制空权”,但歼-10CE用实战证明,即便没有五代机的全面隐身能力,凭借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与PL-15导弹的配合,依然能实现“先发现、先发射、先击落”。
更关键的是,歼-10C还具备被外界忽视的“半隐身能力”——美国《国防新闻》在8月27日的报道中提到,其通过优化座舱、进气道等主反射源,并且机身涂抹隐身涂料的方法,将雷达反射截面积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并且推测其反射面积在一平方米以内,推测这也是它能避开印度预警机探测、跃起发射导弹的核心原因。
对“阵风”这类传统四代半战机而言,歼-10C的作战优势十分明显。受机头直径限制,“阵风”的雷达功率远不及歼-10C,导致其探测范围和导弹引导能力处于劣势;而PL-15导弹的超远射程,又让“阵风”缺乏足够安全距离,所以才会被歼10战斗机轻松击落,而阵风战斗机却连歼10战机的影子都没发现。
文章还称印度空军高层在空战后也不得不承认,面对歼-10CE与霹雳-15E的组合,“阵风”已难以应对,甚至紧急推动本国五代机计划以弥补差距。
订单可期:性价比优势凸显,全球市场待开拓
歼10战斗机优异的性能以及出色的空战表现,必将引得订单纷至沓来。尽管目前歼-10CE的新订单尚未“爆发”,但从国际军售规律和市场需求来看,其未来潜力巨大。
亚洲防务安全网站分析指出,歼-10CE当前面临的订单滞后,主要源于两点客观因素:一是战斗机作为战略装备,谈判周期本就漫长——巴基斯坦当年采购歼-10CE耗时超一年,韩国K-9火炮更是用了15年才打开国际市场;二是中国歼-35E(五代机出口型)的潜在竞争,让埃及等有“高端追求”的国家暂时持观望态度。
但从长期来看,歼-10CE的性价比优势足以吸引大量买家。据公开信息,其单价不到1亿美元,仅为欧美同类四代半战机(如“阵风”单价约2.4亿美元)的一半,且无需附加政治条件。这对预算有限、受制裁或追求战略自主的国家(如孟加拉国、印尼、中东、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国家)而言,歼-10CE既能提供一流空战能力,又能控制成本,堪称“最优解”。
而随着印巴空战的战果逐步发酵,国际市场对歼-10CE的认知将不断加深,大规模订单的到来或只是时间问题。
歼-10之外:中国空军已迈入“全域领先”时代
更值得关注的是,歼-10系列并非中国最先进的战机。在国内战机序列中,歼-11B(重型制空战机)、歼-15(舰载战斗机)、歼-16(多用途战斗轰炸机)的综合性能均在歼-10之上,而歼-20(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现役五代机,已形成规模化作战能力;歼-35(新一代舰载五代机)也是战力至少持平美国F22的五代隐身战斗机,其出口型歼-35E则是能压制美国F-35的高端装备。
但是中国对新战机的研发更是超前,歼-36、歼-50等至少三款六代机型号已进入试飞阶段,它们都将是未来天空的主宰者。
从四代机到五代机再到六代机的完整研发链条,从制空、舰载到多用途的全场景覆盖,标志着中国空军力量已逐步迈入“全域领先”阶段——正如《防务安全亚洲》所言,歼-10C的崛起只是一个缩影,它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也是中国空军即将登顶全球的序幕,全球空中力量格局也即将被重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