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本文编译自泰伊·格雷厄姆和彼得·W·辛格发布在《Defenseone》网站上的题为《中国如何借鉴乌克兰战场经验》的文章,部分内容有删改。 此文中有大量情况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请各位读者自行甄别。编译此文,只为参考,同时向大家提供外媒的看法,并不代表译者同意或者证实其观点与消息。 由于译者水平不足,文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请各位读者多加指正。
对PLA来说,俄乌两国之间的武装冲突不仅仅是一场遥远的奇观:它提供了一个实时战场实验室,可供其根据自身战略需求进行研究。从无人机集群到电子战,其经验教训正在被系统地分析和运用,以重塑PLA自身的冲突应对策略——无论是在台湾、喜马拉雅山脉,还是更远的地方。
![]()
俄乌冲突中,乌军正在用机枪向俄军的无人机开火。
俄乌冲突凸显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改变游戏规则的作用,尤其是在收集情报、精确瞄准和压倒性突破敌方防御方面。PLA正致力于研发和改进各种类型的无人机,包括:
用于饱和攻击,经济高效且具备可消耗性的无人机。据在珠海航展上报道的一位中国记者称,这些无人机可以模仿俄罗斯和乌克兰通过大规模协同攻击击败敌方防空系统的成功经验。
具备第一人称视角操作能力的无人机在乌克兰展现了战术优势,尤其是在侦察和近距离打击方面。PLA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的相关分析凸显了中国大力发展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的决心。
超低成本无人机。PLA空军此前曾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人机设计竞赛,其目的在于设计能够自主导航、精确瞄准、电子战一体化、远程侦察、集群协同和后勤支援的廉价无人机。
中国的军事评论员指出,这些结构性创新举措的军事影响力将因中国的工业实力而放大,在乌克兰部署的许多超低成本无人机都源自深圳华强北电子中心。中国在商用无人机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有助于PLA获得经济高效的侦察和精确打击解决方案,并使其在小型无人机驱动的非对称战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
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无人机残骸中,发现来自中国的组件。
这一战略与北京实现技术优势和高风险作战准备的更广泛目标相契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支持PLA推进“智能化战争”,强调无人机在构建跨部队实时数据共享的紧密网络方面发挥的作用。PLA的无人机战略探讨了人工智能驱动的协调系统,该系统将使无人机能够在无需人工直接输入的情况下协同进行精确瞄准,执行区域拒止任务。PLA还计划利用无人机进行持续监视、战场测绘以及扩大间接火力的打击范围。PLA在无人机领域的这些努力,展现了战术战争的变革性方法。
俄乌冲突展现了综合网络在管理无人机作战、电子战和精确瞄准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促使PLA于2024年4月将其战略支援部队重组为三支实力相当的部队: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和信息支援部队。PLA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紧密结合的实时信息生态系统,以提高作战灵活性和联合部队作战效能。中方在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并尝试寻找更适合自身的组织结构,表明PLA有意将其军事现代化与数据驱动的高科技战争新兴趋势相结合。
有些经验并非来自乌克兰,而是来自俄罗斯。据报道,俄罗斯提供了对抗西方先进系统的战术意见,例如通过电子战摧毁精确制导武器。而诸如“沙赫德”式无人机研发等联合技术举措,则表明北京有能力利用俄罗斯和伊朗的创新技术来完善其武器库和战术。
![]()
俄罗斯的“天竺葵-2”无人机技术来自伊朗的“见证者-136”(图文无关)
PLA视无人机为新环境下的战争中关系着地面部队杀伤力和生存力的关键。中国关于俄罗斯伏击乌克兰豹2坦克的报道就体现了这一点:报道强调无人机提供的态势感知能力如何帮助其对数量占优的车队实施精确打击。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VT4A1主战坦克也体现了这一点。该坦克搭载的垂直起降无人机配备有光学和红外传感器,射程达10公里,凸显了解放军对更佳态势感知能力的追求。
受乌克兰使用无人地面车辆进行后勤、侦察和作战的启发,PLA引进了后勤无人地面车辆(UGV),其模块化有效载荷可以运输物资、撤离伤员并提供近战支援。PLA还在测试配备人工智能瞄准系统的武装无人地面车辆,用于城市作战和周边防御。与无人系统相关的报告强调,将为无人地面车辆配备先进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以便它们能够与无人机和有人驾驶武器整合到更广泛的行动中。
PLA西部战区在2023年10月的一次演习中使用了小型无人机和无人地面车辆进行情报、监视和侦察(ISR)及精确瞄准。这体现了PLA致力于将无人作战力量应用于野战作战的努力。这或许也预示着PLA的作战理论正在向非对称和高科技解决方案转变。
当俄罗斯转向使用防护区外装甲(也称为“板条装甲”或“覆盖笼”/“加棚”)来抵御乌克兰无人机袭击时,PLA的战略家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随后在公开报道中,PLA的一些15式轻型坦克也配备了类似装备。其他坦克,如 VT4A1和99A式主战坦克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升级,配备先进的主动防护系统。例如GL-6主动防御系统,它使用雷达和红外传感器来发现和拦截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这凸显了PLA打算为其装甲平台配备多层防御系统的意图,该系统结合了反应装甲和防护区外装甲、主动防护系统和综合软杀伤防御系统。
![]()
珠海航展上的VT-4A1主战坦克配备了主动防御系统。
PLA的评论员指出,PLA装备的新型轻型120毫米迫击炮配备数字火控系统和精确制导弹药,可用于打击无人机操作员,尤其是在与便携式电子战设备配合使用时。这项将传统火力与电子战相结合的创新也反映出PLA正朝着一体化防御作战方向转变。
俄乌战争极大地增强了电子战的重要性,印度在自杀式无人机方面的进步也引发了PLA内部的警惕。中国正在部署歼-16D电子战机等电子战系统以及地面电子战部队,以干扰中印边境的无人机通信和GPS信号。
从无人系统、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到电子战,这些调整突显出PLA正在精心策划的新一代战略,即运用战场经验教训并将其融入不断发展的军事理论。诚然,PLA能否有效运用这些创新技术仍存在疑问,尤其是在指挥结构的限制以及新战术在实战中测试有限的背景下。然而,这些调整确实表明了PLA认真学习他国战争经验的意愿,这是成功的军事变革项目的历史性标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