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越南马山公司有意出售位于该国北部的诺坡(NuiPhao)钨矿,而两家中国企业已经悄然出现在竞标名单里。
这则消息让华盛顿感到坐立不安。很多人都知道稀土是“工业维生素”,但其实钨在战略意义上丝毫不逊色,甚至在一些方面更为刚需。
钨的战略刚需:比稀土更难替代的“工业牙齿”
在现在的工业体系里,钨的地位比大伙儿想的要重要得多。这种金属熔点是所有金属里最高的,比重也大,硬度就比金刚石差一点,业内都叫它“工业牙齿”或者“工业食盐”——国防工业、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这些关键领域,几乎没法离开它。
你想啊,航空喷气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火箭导弹上耐得住高温的部件、石油钻探用的超硬钻头,这些能决定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核心装备,少了钨根本造不出来。
放到军事上,钨的战略价值更突出。用钨合金能做高性能穿甲弹,威力跟贫铀弹差不多,但没有贫铀弹那种放射性污染的麻烦。
咱们国家研发的主战坦克125Ⅱ型穿甲弹,就是用钨镍铁合金做的弹芯,在2000米开外都能打穿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
可美国不一样,他们钨资源少,没办法只能长期用贫铀穿甲弹,这种弹药用完之后,会给环境留下持续的放射性污染。从这就能看出来,钨资源够不够,直接关系到国防装备的性能好不好,能不能长期用。
跟稀土比起来,钨更难找到替代品。稀土在不少领域都有替代材料能用,但钨的高熔点和超高硬度,在工业界到现在都没找到完美的替代品。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全球钨产业链里占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储量差不多是世界总储量的70%,产量占了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全世界60%的仲钨酸铵和80%的硬质合金产能,都集中在中国。有了这样的全产业链优势,中国在全球钨资源的调配里,话语权自然没人能比。
美国对钨资源的依赖程度,比想象中要深得多。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美国的钨矿储量只占全球的4.2%,从2015年开始,就没再搞过商业性的钨矿开发,80%以上的钨需求都得靠进口。2019到2022那几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钨矿石和精矿,占了他们进口总量的27%。
而且中国这两年开始对钨产品实施出口管制,美国的军工企业已经明显感觉到原材料供应的压力了。这么看,钨资源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根本不用多说。
诺坡钨矿的战略价值:越南递出的关键筹码
越南的诺坡钨矿,在全球钨资源格局里有点特殊的意义。它是除了中国之外,全球最大的钨矿之一,每年能采大约3400公吨钨矿,几乎占了越南钨矿总产量的全部。
更关键的是,跟这个矿连在一起的精炼厂,也是除了中国之外全球最大的精炼厂之一,一年能生产6500公吨的产品,像氧化钨、仲钨酸铵这些关键的钨产品都能造。这就意味着,谁把诺坡钨矿买下来,就能直接掌控从开采到初级加工的一整套环节。
越南能成为全球第二大钨生产国,诺坡钨矿的功劳最大。这座矿在越南北部,没想到在中美战略博弈里,反倒成了个关键筹码。
这几年美国一直想摆脱对中国钨资源的依赖,到处找能替代的供应源,越南靠着诺坡钨矿的产能,成了美国很重要的替代来源国。
美国内政部早就把钨列为35种关键矿产之一,2019年的时候,美国有13种关键矿产完全依赖进口,钨就是其中之一。
越南现在选择卖诺坡钨矿,背后的经济考量挺复杂的。开发矿山得一直投钱,还得升级技术,而越南马山公司可能面临财务压力。
中国企业在钨矿开采和加工这方面,既有成熟的技术,又有雄厚的资金,像厦门钨业、江钨控股这些龙头企业,早就搭建起了从矿山采选、冶炼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对越南来说,让中国企业进来,既能拿到资金支持,又能借着中国的技术提高矿山的效益,这是笔很实际的经济账。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越南这么做,也能看出他们在大国之间找平衡的策略。通过矿产资源合作,加深跟中国的经济联系,同时又不把美国彻底得罪了。这种“资源外交”能让越南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有更大的腾挪空间。
但对美国来说,越南把这么重要的战略资产卖给中国企业,无疑会打乱他们构建“去中国化”钨供应链的计划,这也是华盛顿对这笔交易特别紧张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资源焦虑:供应链断裂的连锁反应
中国企业竞标诺坡钨矿的消息一出来,美国的焦虑不是没道理的。要是中国企业真的成功收购,就会形成“中国主产区+越南次产区”的全球钨资源布局,中国在全球钨产业链里的主导地位会更稳固。
现在中国已经控制了全球82.3%的钨矿产量,要是再把诺坡钨矿纳入进来,美国能拿到优质钨资源的渠道,只会更窄。
美国自己国内开发钨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弱,这更让他们着急。上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还是世界第一的钨矿生产国,但后来因为国际钨价长期偏低,过去15年里,国内几乎就没再开发过钨矿,转而从其他国家买。
这种“资源保护”的办法,短期内确实能降低开采成本,但也导致国内钨矿开采和加工技术越来越落后,现在想重新启动生产,难度特别大。
中国这两年实施的钨产品出口管制,更让美国感受到了供应链安全的压力。商务部对仲钨酸铵等25种钨相关产品实施出口管制后,不少依赖进口的西方国家,只能也把钨列为管制资源,甚至有些民生领域的钨使用都暂停了。
美国《防务新闻》之前就警告过,看美国国防战略储备里锑资源的情况,一旦供应断了,最快2025年就会出现短缺,而钨资源的供应风险,其实也一样严峻。
更让美国担心的是中国在钨产业链里的技术优势。全球钨产业其实是“东强西弱”的格局,像加拿大、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开发钨矿的时候因为技术不行,长期得靠中国的技术合作。韩国桑东钨矿重新开工后,开采出来的原料还得运到中国加工,这就能看出来,中国在全球钨产业里,根本没法被替代。
要是中国企业掌控了诺坡钨矿,会进一步巩固“资源-技术-市场”的全链条优势,美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对钨的需求,只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说到底,这场围绕诺坡钨矿的竞标,本质上是全球战略资源主导权的争夺。
对中国来说,收购诺坡钨矿不光能补充资源储备,还能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但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他们想构建“去中国化”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努力,会遭遇重大挫折。
在现在的工业和国防体系里,谁控制了钨资源,谁就握住了“工业牙齿”的开关——这也是越南递出的这张“王牌”,能让美国急得“直冒汗”的根本原因。
随着全球战略竞争越来越激烈,钨资源的重要性还会不断上升,这场资源博弈带来的影响,也绝不会只限于一笔矿产交易这么简单。
信息来源:
环球网——全球消耗80%钨产自中国 可广泛用于武器装备
中国地质调查——中国这一举动“拿捏”全球市场,钨矿的机会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