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那份2024年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一出来,就搅动了全球的议论圈子。
地球上现在挤着82亿人,到2080年代中期,这个数字会爬到103亿的顶点,然后在本世纪末微微回落至102亿。比起之前的预测,峰值少了两个亿,主要因为生育率掉得比想象中快。
全球已经有63个国家和地区过了人口高点,未来三十年总人口预计缩水14%。另外48个国家会在2025到2054年间见顶,剩下的那些还在增长的,多半集中在非洲和部分亚洲国家,那儿生育率还保持在较高水平。
全球人口增长放缓的背后,是生育率和寿命的双重拉锯。平均寿命从2024年的73.3岁,预计到2054年能拉长到77.4岁,这多亏医疗进步和生活条件改善。
但寿命长了,老龄化就成了大麻烦。
到2080年,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会超过18岁以下的年轻人,整个社会结构像个倒金字塔,劳动力缺口越来越大。
低收入国家,每两分钟就有一位妇女因为孕产问题丢命,冲突地区如加沙情况更糟,死亡率翻倍。妇女健康和地位问题,直接拖累生育率。
在中低收入地方,家庭暴力让三分之一妇女没话语权,生育决定往往重男轻女,不顾母亲安危。
这种现实,让人口增长的引擎失速,也提醒大家,人口政策不能只盯数字,得顾及人的尊严和健康。
转到中国,这份报告的预测让人心里一沉。
现在14亿人口,到2054年预计少掉2.04亿,本世纪末只剩6.33亿,规模回到1950年代末期。
中国是全球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生育率持续低迷,从2022年起人口就呈负增长。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亿,比上年末少139万,全年出生954万,死亡1093万,自然增长率-0.99‰。
年轻人面对工作压力、房贷和育儿成本,很多人选择晚婚或不生,这不光是中国的事,韩国、日本也一样,生育率跌到全球最低。
报告显示,2021年超100个国家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2.1,其中42个陷入低生育陷阱,韩国2023年只剩0.72。
但低生育率不是纯坏事,它能缓解资源压力,减少森林砍伐,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好处。可长远看,没有足够劳动力,经济增速放缓,养老体系承压,没新人才注入,科技进步也卡壳。
专家们对这些预测有不同看法。像人口学者易富贤就指出,联合国对中国人口估算往往高估,实际可能更严峻。
联合国2024版预测2100年中国6.33亿,但比2019版预测的10.65亿少了不少,2022版是7.67亿。 他认为,联合国数据忽略了实际生育率低迷的事实,华人社区生育率全球垫底,中国2023年实际生育率可能只有1.0左右。
育娲人口研究机构的预测更保守,中方案下2050年中国12.3亿,2100年6.25亿,出生人口到2100年310万。
西南财经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报告《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也从总量、出生、年龄结构分析趋势,强调老龄化和劳动力挑战,为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妇女健康是人口问题的关键一环,中国在农村推行两癌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早期发现生存率能达80%-90%,国家更新疫苗政策,9-14岁女孩九价HPV从三针变两针,节省成本还保持效力。
全球看,妇女地位提升是基础,男尊女卑陋习阻碍生育率回升。政策上,放宽生育假期、医疗保障和育儿补贴,能起到积极作用。
联合国强调,家庭友好政策最有效,支持妇女平衡工作和育儿,促进性别平等。
低生育率的双刃剑效应值得深思。一方面,人口少能缓和气候变化,改善健康和环境;另一方面,老龄社会财富创造难以为继。
网友争论人口减少是否意味个人财富增加,但现实是,没有劳动力,一切都空谈。
面对人口拐点,各国行动起来。
中国推动妇女健康保护,基层筛查织网。
刘振民副秘书长说,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复杂,实现健康、教育、性别平等目标,能减缓增长。
全球视野下,人口多样性是财富,合作才能共渡难关。
参考资料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