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做实事的企业家去世了!
8月26日的淮南,秋老虎仍在天空盘踞,空气里裹着一丝燥热。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楼里,上午9点刚结束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余温未散,不幸却意外发生了。
8月27日,山河药辅官网换上黑白页面,一则董事长尹正龙不幸去世的公告,让整个医药行业陷入震惊。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60岁的亿万企业家,为何在工作间隙突然离世,而市值33亿的药企又将何去何从呢?
疑问像秋老虎带来的闷热,压在每个人心头。
8月26日,山河药辅的会议室。
尹正龙穿着惯常的深色衬衫,头发梳得整齐,手里攥着2025年上半年财报,逐字逐句和董事们讨论营收数据。
会议记录显示,他当天思路清晰,不仅敲定了半年度报告的披露细节,还针对新型微晶纤维素的研发进度提了3点要求。
参会的董事后来对红星资本局回忆,尹总当时没显露出任何不适,甚至还开玩笑说等项目落地,咱们去车间喝杯茶。
![]()
没人能想到,这份从容会在6小时后戛然而止。
1965年,尹正龙出生在淮南潘集区的一个小村庄,家里的土坯房连窗户纸都糊不齐。
夜里看书只能靠吊在房梁上的煤油灯,那是他父亲用空玻璃瓶改装的,灯芯烧得久了,黑烟会把课本染出一个个小印子。
1983年,尹正龙考上了安徽中医药大学。
当消息传到村里时,他父亲攥着录取通知书在灶台边蹲了半晌,最后摸出一个布包,里面是攒了大半年的5块6毛钱。
![]()
“拿去买支好钢笔,别在大学里让人看不起”。
这段往事,尹正龙2024年11月回母校演讲时特意提起。
那支钢笔我用了8年,笔杆磨得发亮,却一直提醒我,读书是农村孩子最踏实的路。
1989年大学毕业,尹正龙被分配到淮南市第五制药厂,与其说是制药厂,其实就是个满是药渣味的小作坊。
车间里的老机器一启动就震得人发麻,原料药的味道呛得人直咳嗽。
别人换班就往值班室钻,尹正龙却总蹲在机器旁记笔记,哪个齿轮转得慢、哪个阀门漏液,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
![]()
1998年的一个深夜,一台压片机突然卡料,老师傅修到凌晨都没辙。
尹正龙盯着机器转了两圈,突然说把进料口调斜三度试试,没想到真就解决了问题。
后来有人问他怎么想到的,他笑说,看了半年机器转,早摸清它的脾气了。
2001年,46岁的尹正龙做了个惊人决定。
他辞掉淮南山河药业副总经理的铁饭碗,拉着两个老伙计凑了些钱,在郊区租了个旧厂房,挂起了山河药辅的牌子。
![]()
要知道,200万在当时能买三套淮南市中心的房子,他却全砸进了没人看好的药用辅料行当。
头三年,他办公室的沙发从没铺过垫子,累了就蜷着睡。
2015年5月15日,尹正龙站在深交所的敲钟台上,穿的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深灰色西装,手心里全是汗。
后来有人问他成了亿万富翁啥感觉。
他表示,其实没感觉,满脑子都是盘算着如何第二天一早就回了厂,毕竟车间里的料袋还等着扛呢。
这份踏实,成了他留给员工最深的印象,也成了他一生的注脚。
![]()
尹正龙的离开,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最先泛起涟漪的,是他一手创办的山河药辅。
8月27日股市开盘,山河药辅股价开盘仅10分钟就跌至14.04元,午盘收盘时定格在13.96元,跌幅2.09%,成交金额4677万元。
这种波动并非个例。
![]()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去世后,苹果股价次日下跌2.11报道%,直到新任CEO库克稳定战略后才逐步回升。
好在,山河药辅2025年上半年营收4.71亿元,同比增长4.65%,说明业务韧性还在,关键看后续管理层能否稳住节奏。
比股价更受关注的,是尹正龙手中的股份。
根据公司公告,尹正龙持有山河药辅6305.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90%,按8月26日14.35元的收盘价计算,这部分股份市值约9.05亿元。
尽管公告中提到将按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继承手续。
但谁来继承、是否会影响公司控制权,成了最大的疑问。
![]()
翻开山河药辅2025年上半年财报,还能看到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
营收增长4.65%,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减少2.61%,降至9303.52万元。
财报解释称,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研发投入增加。
公司上半年在新型药用辅料研发上花了5200万元,同比增长12.3%。
这份财报,成了尹正龙生前审定的最后一份业绩报告,字里行间都是他对“技术立身”的坚持。
这家他倾注24年心血的企业,正试图在离别中稳住航向,只是掌舵人的位置,从此少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
企业的变动有章可循,但关于尹正龙离世的原因,却成了网上争论的焦点。
毕竟,山河药辅的公告里,只提了尹正龙去世的消息,却对死因只字未提。
这种“模糊”,让网友的猜测多了起来。
有人说,会不会是太过辛劳了呢?
![]()
企业家群体普遍压力大、作息不规律,60岁左右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出现意外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些猜疑都还只是个人主观上的分析,真正的死因还要以官宣的结果为准。
尹正龙的故事,终究停在了2025年的夏天,但他留下的东西,却不止于一家33亿的公司。
对企业家来说,他是“草根逆袭”的榜样,从煤油灯下的苦读少年,到车间里的技术员,再到上市公司董事长,他用24年证明踏实做事,终会被看见。
对医药行业来说,他推动的国产药辅替代进口,让国内药辅成本降低了30%,这份贡献,会留在行业发展的史册里。
![]()
风从淮南的厂房吹过,带着淡淡的药香,就像尹正龙这60年的人生,朴素,却扎实。
他或许从未想过要成为“传奇”,只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善待每一个人。
而这样的人,无论走得多突然,都会被时光记得。
记得他在煤油灯下的坚持,记得他在车间里的蹲守,记得他说过的手上有实活,心里才踏实。
这,或许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