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贸易战中,欧盟内部对于美欧之间的贸易协议都有什么看法?而这份协议又带来了哪些实际影响呢?
据媒体的最新报道,虽然欧美双方已经就贸易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美国已经把大部分的欧盟商品关税调整至了15%,但是汽车关税却不在此列,特朗普坚持欧洲必须兑现承诺,正式提交将美国工业品采取零关税的法案之后,美国才会动手将欧盟的汽车关税调整至15%。
不过对于德国这样的汽车出口大国来说。即使只收取15%的汽车关税,德国车企每年依然要为此额外承担数十亿欧元的成本,这让很多企业难以承受。因此包括大众、奔驰等汽车制造商以及博世集团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宣布将会削减开支来应对目前的困境,而裁员则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
根据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德国工业部门的就业总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1%,大约涉及11.4万个就业岗位,其中有5.15万个被裁掉的就业岗位来自于汽车行业。
除了汽车业之外,德国的设备制造业也将会受到关税问题的巨大冲击,据当地媒体报道,德国机械行业联合会的主席卡夫拉特在26日公开了一份写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信件,信中指出冯德莱恩关于欧美的贸易协定保持了双方贸易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表述,完全不切实际。美国对欧盟机械产品的关税税率远远超过了15%,因此欧盟必须和美国就贸易协议重新进行谈判。
根据德国当地媒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5%的企业认为这份欧美贸易协议将会给欧洲的企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并希望相关机构能够在后续的谈判过程中更“硬”一些。而受到关税问题影响的不止是欧盟对美国的出口问题,还影响到了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信心。8月27日,德国工商大会公布了一项针对欧美贸易的调查报告,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德国企业表示将会在未来削减对美国的投资业务,因为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在美的发展前景。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德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的兴趣激增,在2024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额达到了790亿欧元,比2023年增长了近四分之一。今年4月份,也就是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之后,德国企业对华投资的趋势更加明显。
德国在华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执行董事马铭博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德国企业有计划继续在中国投资,因为这里不但有训练有素的员工、潜力巨大的市场、还有领先全球的生产基地,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国吸引外来投资的基本盘。
但是德国企业想要在中国加大投资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那就是中德关系。不久前瓦德富尔在日本访问时就台湾问题发表不当言论,对中国在台海以及南海等地区的合法行为进行无端指责,严重的影响到了中德两国的关系。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关国家应该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讯号。虽然中方给德国留了面子,没有直接点名,但是这已经给德国敲响了警钟,不要在被美国压榨之后再把中国给得罪了,这样的话留给德国企业的选择就不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