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转自:农民日报
最近一部电视剧《生万物》
把沂南燃翻了天
有本地人惊喜发现
“原来《生万物》是在俺村拍的
这事儿咋瞒着俺呀”
有杭州游客忍俊不禁:
“没想到小独角牛还在天牛庙村呀”
有文艺人士诗情大发
描摹宁绣绣的家乡:
“恰逢春天
村庄的生机从土里钻出来
一路蹿上树梢
春风没有忽略任何一棵树”
![]()
在网友的热议中
《生万物》和沂南越来越火!
数据显示自8月13日开播以来
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常山庄村的
红嫂家乡旅游区(取景地)
单日游客量峰值突破2000人
团队预订量环比增长300%
剧中绣绣家院落等场景
更是成为游客必拍点
社交媒体掀起一阵阵
影视游沂南的话题热潮
![]()
真实酝酿出生命的感动
也真实缔造着现象级长红
让我们一起走进
“真实”的沂南!
“乡村好莱坞”的崛起
近年来
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
影视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些知名度高、规模宏大的基地
甚至被誉为“中国好莱坞”
例如广为人知的
浙江横店影视城
青岛东方影都
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
沂蒙山腹地虽偏僻闭塞
却还藏有一处被誉为
“中国山村好莱坞”的影视胜地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
这处“乡村好莱坞”
不仅见证了400多部影视剧的诞生
更见证了沂蒙山区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
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
革命记忆
![]()
曾经
这里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
但朴实憨厚的沂南人民
没有随着市场而动
而是扑下身子
在认定的道路上
默默地做好保护工作
17年来
这里没有大拆大建大搞发展
而是保留了367个
原汁原味的古村场景
60座特色民国建筑
斑驳的石墙
错落的石屋
蜿蜒的石板路
这里处处流淌着
时光的本真印记
处处流露着
“中式美学”和“乡村美学”
![]()
也正是因为此
实景拍摄的《生万物》
才能客观展现
沂蒙农民与土地的共生关系
才能深入刻画
土地赋予人的精神韧性
才能深情描摹
农民对土地的依恋和敬畏
![]()
俺的红,是血脉传承的红
在沂南
影视是入口
山水是载体
永不褪色的红色文化
才是这片土地最深沉的底色
![]()
这里的每一座山 每一条河
都镌刻着可歌可泣的红色史诗
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不屈不挠的民族魂
齐鲁大地的老战壕里
藏着冲锋的号角
旧物件中凝着未冷的热血
英雄的故事浸润在时光中
代代相传
这段红色历史
丰满了影视剧的真实之魂
《沂蒙》《娘》《沂蒙六姐妹》
《斗牛》《红高粱》《铁道飞虎》
《狗剩快跑》这些在沂南拍摄的红色影视剧
记录着见证着土地上的中国故事
![]()
作为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沂南县制定了
《沂南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2022-2035)》
和红色旅游融合方案
以深厚的红色资源为根基
以“影视+文旅”深度融合为战略支点
聚焦“红嫂事迹、红色演艺
影视体验”三大亮点
构建了全域联动的
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一次次成功印证了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可行性
对红色历史的敬重
推动了当地的发展
截至目前
各类红色演出已超15000场
接待观众200余万人次
实现游客数量增长300%
为响应多元旅游需求
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
当地也适时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
面向2025级准大学生
特别推出免票公益活动
2025年暑期
预计沂南重点景区游客接待量
将突破200万人次
![]()
农民日报综合自新华网、央视财经、文旅山东、鲁网临沂、沂南文旅之声、i沂南等
监制:王岩 编辑:何沁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