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和内涵
信息蜂房描述的是一种多元化、晴朗化、协作化的信息生态,强调用户参与和算法协力。此概念由腾讯研究院在2025年7月的报告中提出,提出机构认为构筑信息蜂房,不仅对于打破信息茧房至关重要,信息蜂房应该成为所有社交媒体平台、内容资讯平台乃至整个互联网世界所追求的一种生态样貌。
信息蜂房是一种隐喻。蜂房喻指生态,蜜蜂喻指用户。蜂房的结构是开放的,多元化的,用户可以像蜜蜂穿梭于百花之中、在众多的“蜂房”(信息源)中穿梭来穿梭去,汲取营养,主动求索,而不必自我囚禁或者被限制在一个茧房中。同时,蜜蜂本身就是蜂房的建设者,它通过主动的采集、创造以及协作加工,逐步构建起良好的生态。
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提出了“蜂群效应”。这是一种分布式管理的决策方式,每只蜜蜂所做的都很简单,但最后却做出了复杂的决定。蜂群效应所描述的,是通过分散个体的自主决策与协同行动,形成超越个体能力的群体智能。这也是信息蜂房所追求的愿景。
信息茧房与信息蜂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信息生态。促成从茧房到蜂房的转变,既需要平台算法发挥协力作用,用打散干预、内容去重等防治信息同质化的手段,还可以通过主动推送,不断拓展用户的兴趣范围。也需要关键行动者(比如专业媒体,意见领袖)的示范引领,并且积极贡献好的内容,和高质量的选择。更需要 每一位用户的努力。发挥主体性,提高媒介素养,主动打破既有的认知偏见。通过自己的信息消费行为和主动的信息创造行为,来推动更好信息生态的形成。
特点
信息蜂房作为与信息茧房对应提出的概念,信息蜂房和信息茧房的核心差别是:
第一,信息蜂房致力于增加信息的对称性,而信息茧房致力于增加信息的不对称性;
第二,信息蜂房一方面减少同类信息的推送,另外一方面增加异质信息的分发,而信息茧房则恰恰相反,以同类信息的反复推送,织成用户的“兴趣牢房”;
第三,信息蜂房目的是缩小信息接受者与客观现实环境的距离,信息茧房则是为信息接受者营造与现实图景完全不同的“拟态环境”,扭曲真实世界的样貌,使用户被限制在自己的观念世界;
第四,信息蜂房注重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基于多元化连接的社交互动,是构建信息蜂房的关键支撑。
具体而言,“信息蜂房”的核心特征在于信息的多样性、平台的开放性,以及对用户主动探索精神的强烈激发。在信息流动方面,“信息蜂房”能够提供广泛的信息渠道来源,促使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的多元信息充分碰撞与交流,拓展用户的认知边界。尤为重要的是,在社交生态与社会影响层面,“信息蜂房”致力于促进不同背景、不同观念的群体之间进行深度交流,从而激发创新活力,打破固有的认知局限,并显著增强社会整体的信任感。
意义
倡导由“信息茧房”向“信息蜂房”的范式转型的目的在于引导用户积极探索未知,确保信息流动充满多样性与活力,促进多元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最终消弭群体隔阂,重建数字信任。
“信息茧房”是一种赫胥黎式的警言,它提醒我们应避免技术对人类的异化。而信息茧房和信息蜂房,分别是从反面和正面两个角度出发,却最终可以汇为一点共识,即如何建设一种更好的信息生态。
新闻与传播
微信号 : media-power
网站:media-learning.com
▇ 新闻传播价值,传播改变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