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想带儿子住我家,我夹菜她喊没教养,我的回应让她呆立当场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人物姓名均为化名,部分对话和情节经过合理艺术加工。

"阿姨,我觉得让您儿子住进来不太合适。"我轻声说道。

李阿姨放下手中的碗,转身盯着我:"不合适?我在你们家干了三个月,我儿子住几天怎么了?"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她打断我,"明天我儿子就搬过来,不住你们也得住!"

餐桌上一片寂静。



01

三个月前的那个下午,我正在厨房里忙活着给婆婆准备晚饭。

丈夫在客厅里陪婆婆看电视,不时传来老人家爽朗的笑声。

婆婆今年七十三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就是腿脚不太利索,上下楼梯需要人搀扶。自从公公去世后,她就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和丈夫都要上班,平时照顾老人确实有些吃力。

"妈,您看这个保姆怎么样?"我拿着手机走到客厅,屏幕上显示着一个中介发来的保姆信息。

婆婆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这个李阿姨看着面善,四十多岁,经验丰富。你们觉得呢?"

丈夫也凑过来看:"简历不错,之前在几个家庭都干过,雇主评价都挺好的。要不约她来面试试试?"

第二天下午,李阿姨准时来到我们家。她个子不高,微微有些发福,穿着朴素干净。一进门就主动脱鞋,还特意看了看鞋柜的摆放。

"您好,我是李秀芬。"她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听中介说您家需要找个保姆照顾老人?"

"对,主要是照顾我婆婆的生活起居。"我引她坐下,"您之前都在哪些家庭工作过?"

李阿姨从包里拿出一叠证件和推荐信:"我在这行干了十多年了,主要是照顾老人。上一家雇主是个独居的老太太,照顾了两年多,后来老太太儿子把她接到国外去了。"

她说话很利索,对照顾老人的各种细节都很熟悉。从起居饮食到用药注意事项,从心理疏导到紧急情况处理,样样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婆婆也很满意:"李阿姨,你看着就让人放心。"

"那您住哪里?每天过来还是住家里?"丈夫问道。

"我住在城南的一个老小区,骑电动车过来大概四十分钟。如果方便的话,我希望能住在雇主家,这样照顾老人更方便,晚上有什么情况也能及时处理。"

我们相视一眼,确实,住家保姆照顾起来更全面。

"那工资方面..."

"按市场价就行,我不挑剔。主要是想找个长期稳定的工作。"李阿姨的态度很诚恳。

当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商量后决定聘请她。李阿姨第二天就搬了过来,住在婆婆隔壁的小房间里。

刚开始那段时间,李阿姨的表现确实让我们很满意。她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先帮婆婆洗漱,然后准备早餐。婆婆爱吃软烂的食物,她就特意学了几样适合老人的粥品和小菜。

"小李啊,你这手艺真不错。"婆婆经常夸奖她。

"老太太您客气了,照顾您是我应该的。"李阿姨总是笑着回应。

除了照顾婆婆,她还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其他家务。拖地、洗衣服、买菜做饭,样样都干得井井有条。我和丈夫下班回家,家里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有一次,我感冒发烧,李阿姨还特意给我煮了姜汤。"小王,你也要保重身体啊。家里这么多人指着你呢。"

那时候我真的很感激她。工作忙碌的时候,回到家能看到婆婆被照顾得很好,家里整理得井然有序,这种感觉特别安心。

但是渐渐地,我开始注意到李阿姨的一些小变化。

最开始是在吃饭的时候。她总是观察我们的用餐习惯,不时地提出一些"建议"。

"小王,你吃饭的时候别玩手机,对肠胃不好。"

"老太太,您这样坐着吃饭不好消化,应该挺直腰板。"

"小刘,你们家这个餐具摆放不太规范,我帮你们重新整理一下吧。"

开始我们觉得她是出于关心,也就没太在意。但后来她的"建议"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小王,你们家的窗帘应该经常拉开,这样房间才有生气。"

"这个沙发套该洗了,我看着都有味道了。"

"你们家冰箱里的东西摆放得太乱,我重新整理一下。"

有时候我下班回家,发现家里的布置和早上出门时有些不一样。

窗帘的位置调整了,茶几上的装饰品重新摆放了,就连卫生间里的洗漱用品都换了位置。

"李阿姨,您别这么客气,这些东西不用动的。"我试着委婉地提醒她。

"哎呀,小王,我这不是为了这个家好嘛。你们年轻人工作忙,有些细节注意不到。我帮你们整理整理,住着更舒服。"

她说得很有道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阿姨对我们家的情况了解得越来越详细。



她知道我们的作息时间,知道我们的工作单位,知道我们的收入大概是多少,甚至连我们和亲戚朋友的关系都摸得一清二楚。

"小王,你妈妈什么时候来看老太太?上次她来住了几天?"

"小刘的公司效益不错吧?我看他最近买了不少新衣服。"

"你们这个小区的房价挺高的,现在得要一万多一平吧?"

起初我以为她只是出于关心,随口问问。但慢慢地,我觉得她的问题有些过于详细了。一个保姆,真的需要了解雇主这么多私人信息吗?

大概一个月前,李阿姨开始在我们面前提及她的儿子。

"我儿子今年十四岁了,在老家读初二。"她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孩子很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老家的教育条件差一些。"

婆婆听了很有感触:"孩子的教育确实重要,不能耽误了。"

"是啊,老太太您说得对。"李阿姨叹了口气,"我一直想把孩子接到城里来读书,可是又没地方住。租房子太贵了,我一个月那点工资根本负担不起。"

我和丈夫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没有接话。

"孩子他爸早就不在了,就我们娘俩相依为命。"李阿姨继续说道,"我在老家也没什么亲人,孩子一个人在那边我也不放心。"

说到这里,她的眼圈有些发红:"前几天孩子给我打电话,说同学都笑话他,说他是没妈的野孩子。我听了心里特别难受。"

婆婆心软,忍不住安慰她:"李阿姨,孩子还小,别往心里去。等他长大了就明白你的苦心了。"

"老太太,您人真好。"李阿姨擦擦眼角,"我就是想着,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孩子接过来,哪怕条件差一点都行。"

那天晚上,我和丈夫聊起这件事。

"李阿姨的情况确实挺不容易的。"丈夫说,"一个人带孩子,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

"是啊,单亲妈妈都不容易。"我也有些同情,"不过她提到孩子的事,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应该是想让我们帮忙想办法吧。不过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

我点点头:"是的,我们自己家的事就够忙的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阿姨经常在我们面前提起儿子的事。有时候是说孩子想她了,有时候是说老家学校的条件如何不好,有时候是说她很想念孩子。

我能理解她作为母亲的心情,但总觉得她话里有话。

02

两周前的一个周日下午,我正在客厅里陪婆婆看电视。李阿姨从厨房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杯茶。

"小王,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她在我旁边坐下,语气比平时更加认真。

"什么事啊?"我放下手中的杂志。

"是关于我儿子的事。"李阿姨停顿了一下,"我想着,能不能让他来这边住一段时间?"

我愣了一下:"住这里?"

"对,就是想让他转学到这边来读书。"李阿姨急忙解释,"不会麻烦你们的,孩子很懂事,平时就住在我的房间里,不会影响你们的正常生活。"

婆婆转过头来:"李阿姨,你儿子要来啊?"

"是的,老太太。我想着孩子一个人在老家也不安全,我也不放心。正好这边的学校条件好,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我感到有些为难:"李阿姨,这个...我们需要考虑一下。"

"我知道这个要求有些突然,但我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李阿姨的眼神很诚恳,"孩子马上就要中考了,这一年很关键。如果错过了,可能就耽误了他一辈子。"

丈夫这时从书房走出来,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李阿姨,孩子的教育确实重要,不过这件事..."

"小刘,我知道你们的顾虑。"李阿姨打断了他,"孩子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他很乖,从小就帮我做家务。而且我可以少要一些工资,就当是房租了。"

我和丈夫面面相觑。说实话,我们对这个提议感到很意外。虽然李阿姨工作认真负责,但让她的孩子住进我们家,这确实是个不小的事情。

"李阿姨,这件事我们需要好好商量一下。"我尽量委婉地说,"毕竟这不是小事,涉及很多方面的考虑。"

李阿姨点点头:"我理解,我理解。你们先商量着,不着急。"

但从她的表情来看,她显然很希望我们能同意。



当天晚上,我和丈夫深入地讨论了这件事。

"你觉得怎么样?"我问丈夫。

"说实话,我觉得不太合适。"丈夫摇摇头,"我们家本来空间就不大,再住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会很挤的。"

"而且我们对那个孩子一点都不了解。"我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万一有什么问题,我们怎么办?"

"最关键的是,这会不会开个先例?"丈夫提出了更深层的问题,"如果同意了,以后她是不是会提出更多要求?"

我们考虑了很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空间问题,我们家只是一个普通的三居室,李阿姨已经住了一间,剩下的空间确实有限。

其次是生活习惯的问题,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和我们这些成年人住在一起,肯定会有很多不便。

更重要的是,我们觉得这个要求有些超出了雇佣关系的范畴。保姆是来工作的,不是来解决个人生活问题的。

第二天早上,我找了个机会和李阿姨谈这件事。

"李阿姨,关于您儿子的事,我们昨天晚上商量了。"我尽量温和地开口,"我们觉得可能不太合适。"

李阿姨正在整理婆婆的衣服,听到这话手停了一下:"为什么不合适?"

"主要是空间的问题,我们家地方不大,住起来可能会比较挤。"我解释道,"而且孩子转学也涉及很多手续,比较复杂。"

李阿姨转过身来看着我:"小王,我知道这个要求可能有些冒昧,但我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你们想想,我在这里工作了这么久,一直都很尽心尽责。现在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请求,难道都不能答应吗?"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委屈和不满,让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李阿姨,我们很感谢您对我们家的付出,但这确实是两回事。"我试图解释,"您的工作我们都很认可,但让孩子住进来这件事,我们真的觉得不合适。"

李阿姨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好吧,我知道了。"

但从那天开始,我明显感觉到李阿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以前她很少评价我们家的事情,现在却开始频繁地"指点"起来。

"小王,你们家这个装修风格有些过时了,现在流行简约风。"

"小刘,你买的这个品牌的洗发水不太好,我用过,伤头发。"

"老太太,您这个血压计该换了,这种老式的不准确。"

有时候她的"建议"让人感觉很奇怪。比如她会说我们家的窗帘颜色不好看,建议换成她喜欢的款式。或者说我们家的餐具太单调,应该买一套她推荐的。

更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她开始在邻居面前说我们家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楼下遇到邻居王大妈。

"小王啊,你们家那个保姆说你们对她儿子的事不太支持?"王大妈好奇地问。

我愣了一下:"她和您说这些了?"

"她说她想把孩子接过来读书,你们不同意。她还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自私,只考虑自己。"

我听了心里很不舒服。我们拒绝她的要求有我们的理由,她怎么能在外人面前这样说我们?

回到家里,我想找李阿姨谈谈这件事,但又觉得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毕竟她没有当着我的面说什么,我也不好直接质问她。

但这件事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和李阿姨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她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定位,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而不是一个雇员。

接下来的几天,李阿姨又提了几次儿子的事。

"小王,我儿子下个月就要期中考试了。如果成绩好的话,能不能考虑让他过来?"

"小刘,我听说你们公司有内部的子弟学校,能不能帮忙问问有没有插班的机会?"

我们每次都委婉地拒绝了,但她似乎并不死心。

有一天晚上,我听到她在房间里打电话。

"...他们就是不同意,说什么地方不够...我看他们就是小气...放心吧,我有办法...等着看吧..."



虽然声音不大,但我还是听到了一些内容。这让我更加确定,她对我们的拒绝很不满意,而且似乎在策划什么。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他也感到担忧。

"要不我们找她正式谈一次?"丈夫建议。

"谈什么?说我们听到她打电话了?"我摇摇头,"这样太尴尬了。"

"那怎么办?总不能这样下去。"

我们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她还会有什么动作。

03

一周前,李阿姨的态度变得更加理直气壮。她似乎认为自己在这个家里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发言权。

"小王,我觉得你们家的生活习惯需要调整一下。"她一边擦桌子一边说,"比如说,你们吃完饭就各自回房间,一点家庭氛围都没有。"

我正在整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听到这话停下手来:"李阿姨,我们一家人相处得挺好的。"

"表面上看是挺好的,但缺乏真正的沟通。"她放下手中的抹布,转身面对我,"像我们老家,一家人吃完饭都会坐在一起聊天,这才叫家庭和谐。"

我觉得她的话有些莫名其妙:"李阿姨,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小王,我是过来人,见过的家庭多了。"她的语气带着一丝教训的意味,"你们这样下去,家庭关系会越来越疏远的。"

这样的对话在那一周里发生了好几次。李阿姨开始对我们的生活指指点点,好像她才是这个家的主人。

更让我受不了的是,她开始在婆婆面前说我们的不是。

"老太太,小王和小刘对您还是不够细心。"她一边给婆婆按摩一边说,"您看,您的房间里连个加湿器都没有,这对老人的健康不好。"

"李阿姨,我们一直都很照顾妈妈的。"我忍不住反驳。

"我知道你们的心意是好的,但照顾老人需要专业知识。"她一副专家的口吻,"比如老人的饮食搭配,你们就不够科学。"

婆婆有些尴尬地看看我,又看看李阿姨:"我觉得孩子们已经很用心了。"

"老太太您心地善良,总是为别人着想。"李阿姨叹了口气,"但有些事情您还是要为自己考虑考虑。"

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非常愤怒。我们雇她来照顾婆婆,她却在挑拨我们和婆婆之间的关系。

那天晚上,我和丈夫商量是不是要找她谈一次。

"她这样下去不行。"丈夫也有些愤怒,"完全是在越界。"

"问题是,她照顾妈妈确实用心,如果换人的话,妈妈可能会不适应。"我也很矛盾。

"那就先警告她一次,如果还不改,就只能换人了。"

但还没等我们主动找她谈,矛盾就爆发了。

那是周三的中午,我们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李阿姨做了几个菜,卖相和味道都不错。

"这个红烧肉做得真香。"丈夫夸奖道。

"李阿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婆婆也笑着说。

李阿姨听了很得意:"我做菜有三十多年的经验了,什么菜都会做。"

我夹了一块肉放到碗里,准备先给婆婆夹一些她爱吃的菜。就在我夹菜的时候,李阿姨突然开口了:

"小王,你这样夹菜一点教养都没有!"

整个餐厅瞬间安静下来。我愣愣地看着她,不敢相信她刚才说了什么。

"什么?"我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你夹菜的样子一点教养都没有!"李阿姨提高了声音,手指着我,"你看看你,筷子伸那么长,还在盘子里翻来翻去,这是什么样子?"

丈夫放下筷子:"李阿姨,您这话说得有些过了。"

"过了?"李阿姨冷笑一声,"我说的是实话!你们一家人吃饭都没有规矩,还教育不得了?"

婆婆也有些生气了:"李阿姨,小王他们怎么了?我觉得很正常啊。"

"老太太,您是长辈,当然不好说什么。"李阿姨一副为婆婆打抱不平的样子,"但我是外人,看得清楚。这一家人,没一个有家教的!"



我的脸一下子涨红了。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有人这样当众羞辱过我。

"李阿姨,请您注意您的言辞!"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您这样说话很不合适。"

"不合适?那你们的行为合适吗?"

李阿姨似乎来了劲,

"我在你们家干了三个月,看到的都是什么?吃饭没有吃相,说话大声大气,对长辈也不够恭敬。我儿子如果有你们一半的毛病,我早就教育他了!"

说到她儿子,她的语调更加激动:"我告诉你们,我儿子比你们有教养多了!他从小就懂礼貌,知道尊敬长辈,吃饭也规规矩矩的。不像你们,一点家教都没有!"

丈夫站了起来:"李阿姨,请您冷静一点。如果您对我们家有什么不满,我们可以好好商量。但您这样说话,太过分了。"

"过分?我说的是实话!"李阿姨也站了起来,"我在这里工作了三个月,兢兢业业,你们对我怎么样?我就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让我儿子住几天,你们都不同意!现在我说你们几句,就受不了了?"

原来她还在为儿子的事情耿耿于怀。

"李阿姨,这是两回事。"我尽量保持冷静,"我们拒绝让您儿子住进来,有我们的理由。但这不代表您可以这样说我们。"

"有什么理由?还不是嫌弃我们娘俩!"李阿姨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告诉你们,我儿子明天就来!不让住的话,我们娘俩一起走!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办!"

她这是在威胁我们。

婆婆有些着急了,拉拉我的袖子:"小王,你们别吵了,有话好好说。"

"老太太,您别管了。"李阿姨对婆婆说,"这件事您说了不算。我就问他们,到底让不让我儿子住?"

餐厅里的气氛变得非常紧张。李阿姨双手叉腰,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我和丈夫面面相觑,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04

李阿姨还在喋喋不休地数落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不当。

"你们这样的家庭,根本不配请保姆!"她指着我们,"我见过的雇主多了,像你们这样小气的还是头一回见!"

我深呼吸,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个女人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竟然在我们家里对我们指手画脚。

"李阿姨,您说够了没有?"我的声音很平静,但内心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

"没有!我还没说完!"她似乎更加激动了,"我儿子一个人在老家多可怜,我就想让他过来住几天,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有什么错?你们就是自私!"

丈夫站起身来:"李阿姨,请您立即停止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

"无理取闹?"李阿姨冷笑,"我看是你们无情无义!我在你们家干了三个月,把老太太照顾得这么好,现在有个小小的请求都不能答应,还要赶我走!"

婆婆试图劝解:"大家都冷静一点,有话好好说。"

"老太太,您是个好人,可惜您的儿子和儿媳妇不行。"李阿姨摇摇头,"我算是看透了,这种人家就是嫌贫爱富,看不起我们这种人。"

我听不下去了:"李阿姨,请您注意您的言辞。我们从来没有看不起过您,相反,我们一直很尊重您的工作。"

"尊重?"李阿姨嗤笑一声,"如果真的尊重,就应该理解我的处境,帮我解决困难。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冷眼旁观。"

她的逻辑让我感到荒谬。难道雇佣关系就意味着我们有义务解决她的所有个人问题吗?

"李阿姨,我们雇您是来工作的,不是来解决您的私人问题的。"我尽量用理性的语言和她沟通,"您的处境我们能理解,但让您儿子住进我们家,确实超出了我们能接受的范围。"

"超出范围?"李阿姨的声音更大了,"我看你们就是怕麻烦!怕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影响你们的生活!"

"不是怕麻烦的问题..."我试图解释。

"就是怕麻烦!"她打断了我,"我儿子多懂事你们知道吗?他从小就帮我干活,从来不给别人添麻烦。不像你们,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体谅别人!"

她的话越来越难听,我感觉自己的耐心快要耗尽了。



"李阿姨,您这样说话很伤人。"丈夫也有些生气,"我们拒绝您的要求,并不是因为看不起您或者您的孩子。而是因为这确实不合适。"

"不合适?什么不合适?"李阿姨双手叉腰,"你们家这么大的房子,多住一个人怎么了?再说了,我儿子很快就能找到学校,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搬出去呢!"

我注意到她的话里有个细节:"您说您儿子很快就能找到学校?"

"当然了!"李阿姨一脸得意,"我早就打听好了,这附近有几个学校都不错。只要他过来了,转学手续很快就能办好。"

原来她早就计划好了一切,只是在等我们同意而已。

"李阿姨,既然您都计划好了,为什么一定要住在我们家呢?"我问,"您可以租个房子啊。"

"租房子?"她翻了个白眼,"你知道这附近的房租多贵吗?我一个月就那点工资,怎么租得起?"

"那您可以找便宜一点的地方。"

"便宜的地方离学校远,孩子上学不方便。"她振振有词,"再说了,我在你们家工作,住在这里最方便了。"

我终于明白了她的真实想法。她不只是想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想节省住房成本。她把我们家当成了免费的住宿场所。

"李阿姨,您的想法我们能理解,但我们真的不能同意。"我再次明确地拒绝了她。

"不能同意?"她的脸色一下子变了,"那好,我告诉你们,明天我儿子就来!住不住由不得你们了!"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李阿姨,您这是在威胁我们吗?"丈夫的声音变得严厉。

"威胁?我这是在通知你们!"她昂着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儿子明天下午的火车,后天一早就到。你们准备好房间,还有被褥什么的。"

我和丈夫都惊呆了。她竟然已经买好了车票,还让我们为她儿子准备房间?

"李阿姨,您这样做太过分了!"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您怎么能未经我们同意就买车票?"

"我为什么要经过你们同意?"她理直气壮地反问,"我儿子来看我,难道还要你们批准?"

"但您说的是住进来,不是来看您!"

"住几天怎么了?我在你们家干了三个月,住几天还不行吗?"

她的逻辑完全是强盗逻辑。仿佛她的工作给了她让儿子住进我们家的权利。

婆婆也有些看不下去了:"李阿姨,这样确实不太好。小王他们不同意,你就不应该擅自决定。"

"老太太,您别管这事了。"李阿姨对婆婆说,"这是我和他们之间的事情。"

"这是我们家的事情,妈妈当然可以管!"我忍无可忍地说。

"你们家?"李阿姨冷笑,"别忘了,我也住在这里!我也是这个家的一员!"

她的话让我彻底愤怒了。她竟然认为自己是我们家的一员?她完全搞错了自己的位置。

"李阿姨,您搞清楚,您只是我们家的雇员!"我大声说道。

"雇员怎么了?雇员就没有权利了吗?"她也提高了声音,"我告诉你们,我儿子明天就来,你们爱住不住!不住的话,我们娘俩一起走!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办!"

这时候,我内心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我看着这个在我们家里耍赖撒野的女人,感到从未有过的愤慨。

李阿姨还在喋喋不休:"我告诉你们,我儿子明天就来!不让住的话,我们娘俩一起走!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办!"



婆婆拉拉我的袖子,示意我别和她争执。

我深深看了李阿姨一眼,缓缓开口。

她以为我要妥协,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可当我说出那句话后,她的表情瞬间僵住了,整个人呆立在原地,连筷子都掉在了地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