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匆匆武汉行| 黎黄陂路:一条街道的百年呼吸

0
分享至

从古德寺出来,直奔黎黄陂路。

在武汉汉口的城市肌理中,黎黄陂路如同一位从容的老者,以不紧不慢的节奏呼吸着。这条全长不过604米、宽约12米的街道,自1897年汉口俄租界开辟以来,便静静地见证着中国近现代史的潮起潮落。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通衢,更是一部立体的城市记忆,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时光的密码,每一栋建筑都在低语着往昔的故事。像极了广州的沙面。

黎黄陂路,这路名有点古怪,上网查了才知道,黎黄陂路的前身是俄租界的夷玛街,1946年为纪念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字黄陂)而更名。因为黎元洪是黄陂人,所以民间叫他黎黄陂。

这条街道的诞生本身就是一部微缩的中国近代外交史。19世纪末,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沿海沿江开辟租界,汉口作为"东方芝加哥"的潜力吸引了俄国人的目光。他们在此规划道路、建造房屋,将欧洲的城市理念植入长江之滨。今天漫步黎黄陂路,那些红瓦黄墙的券廊式建筑、造型别致的文艺复兴风格小楼,仍在诉说着一个多世纪前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最初火花。这种建筑风格的混血儿特质,使黎黄陂路成为武汉最具异国情调的街区之一,被誉为"汉口的里弄万国建筑博物馆"。

这是一条独具风情的步行街,只是关于具体的步行时段似乎并无明文规定。8月15日的周五午后,我漫步其间时,街道上依然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来此打卡留念。

沿途不时有摄影师热情地举起大幅样片询问路人是否需要拍摄,我注意到其中一位展示的照片正是我此行的目的地——那栋建筑与昆明老街的酒杯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整条街道保留着大量欧式风格的百年建筑,沿街林立着各具特色的咖啡馆、书吧和酒吧,在阳光下散发着浓郁的文艺气息与浪漫情调。那些历经岁月的老建筑外墙上,垂挂着橙红色的凌霄花(女诗人舒婷笔下《致橡树》中写到的凌霄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条老街平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当我终于寻到那栋形似酒杯的建筑时,眼前已是人山人海。无数游客手持印有"武汉"、"武汉你好"字样的气球争相拍照,热闹非凡,我费了好大劲才在人群中找到立足之地。

当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我都差点被人挤倒,眼睛在那栋房子巡视,方才窥见这座传奇建筑的真容——巴公房子。它以沉稳的清水红砖为躯干,似历经岁月沉淀的智者;灵动的圆形穹顶如冠冕般巍然矗立,又似眺望远方的眼睛;雕花门廊上,灰白砖石如星辰般点缀其间,为整座建筑平添几分精致。远远望去,三角形的外观恰似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而两侧的洞庭街与鄱阳街,宛如被船首劈开的滚滚巨浪,在时光长河中翻涌不息。









驻足凝视,巴公房子后门正上方,一方砖砌铭牌静静伫立。卷草纹与繁花簇拥间,"1910"的浮雕数字清晰可见——那是它诞生的年份,距今已悄然走过115载春秋。













回溯往昔,来自俄国的茶商们引入蒸汽机与水压机,让砖茶制作焕发近代工业的光芒。这不仅催生了武汉地区最早的近代产业,更助力汉口崛起为掌控全球过半茶叶贸易的"万里茶道之门"。1901年,俄国茶商中的显赫人物——末代沙皇的亲戚巴诺夫兄弟(时人尊称"大巴公"与"小巴公"),在汉口租界择地动工,兴建这座日后被称为"巴公房子"的建筑,亦名"巴诺夫公馆"。历经十载精雕细琢,1911年,这座融合东西方风情的宏伟宅邸终告落成。

命运的齿轮总在不经意间转动。巴公房子落成的次年,武昌城头枪声骤响,辛亥革命的烈火点燃了历史的转折;又过数年,遥远的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皇统治轰然崩塌。曾经显赫一时的巴诺夫兄弟随之失去往日荣光,于1921年黯然离开汉口。可以说,这座建筑既是沙皇俄国余晖的见证者,亦是近代中国变革的亲历者,它静静矗立,将两个国家的历史变迁都镌刻进了斑驳的砖墙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巴公房子褪去豪门光环,收归国有。这栋曾经的奢华宅邸化身为容纳220户居民的公寓,迎来了一群最"忠实"的住客。他们的烟火气息填满了每一寸空间,让这座老建筑在平凡岁月中延续着生命的温度。

时光流转至2016年,一纸腾退公示悄然张贴,辉煌一时的巴公房子归于寂静。人去楼空后,它像一位功成身退的老者,在喧嚣散尽后静候着下一次的惊艳登场。

2020年,在无数期待的目光中,巴公房子保护性修复工程正式启动。秉持"老城新生"的理念,修复团队以"修旧如旧"为准则,一砖一瓦皆循旧制,力求还原这座百年建筑最本真的灵魂与精髓。2023年初,焕然新生的巴公房子终于重临江城。

在靓丽而富有韵味的新貌之下,修复工程不仅重塑了建筑的外在之美,更唤醒了其最本质的功能。如今,建筑主体已蜕变为巴公邸酒店,让人们得以亲身栖居于这座百年洋房之中,触摸历史的温度;酒店内还设有巴公小酒馆,为往来宾客续写新的故事。

作家胡榴明老师在《武汉城市记》一书中写道,“时间的灰,悄然流失,一百年过去,当我们来到的这一天,老房子依然屹立在原地。”

这里有一座红墙黛瓦的楼宇格外醒目,门楣上"红色礼屋"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处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群,正是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所在地——部分建筑曾作为中共中央长江局及湖北省委机关的办公场所,在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中扮演过关键角色。













1926年底至1927年夏,大革命中心移至武汉,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到武汉,这里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央秘书厅设在这里。当年,中共中央一系列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重大决策都是在这里制定的。

这座三层混合结构的建筑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既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又巧妙融入西方建筑元素。细心的访客会发现,斑驳的外墙上仍依稀可辨"美国海军青年会"(YOUNGMAN~S CHRISTION AS-SOCIATION)的英文印记,为这座革命遗址平添了几分历史沧桑感。

纪念馆以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复原陈列和“中共中央在武汉”基本陈列两大展览为主。这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和秘书厅办公的地方。也是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毛泽东等数十位党的重要领导人在此居住或从事革命活动。

颇为遗憾的是,这座珍贵的旧址纪念馆与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詹天佑故居均在周五闭馆。这一安排着实令人意外——在全国绝大多数博物馆、纪念馆普遍实行周一闭馆惯例的当下,这种特殊的开放时间安排倒是头一遭遇见。





优秀历史建筑怡和洋行住宅,建于1919年,由两名苏格兰裔英国人威廉·渣甸及詹姆士·马迪地臣1832年在广州创办。



汉口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建于1913年,四层砖木结构。属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整座建筑以中部为轴,两侧对称布置。正立面为纵向三段式划分。该旧址是武汉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的代表作。



在这条看似寻常的街道上,曾走过无数改变中国命运的身影。董必武曾在20世纪初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曾居住于此;革命烈士夏明翰也曾在此留下战斗足迹。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由上海迁至武汉期间,黎黄陂路及周边区域成为重要的革命活动据点。这些历史细节如同散落的珍珠,被岁月尘封在建筑的褶皱里,等待后人拂去灰尘,重新发现其光芒。今天的黎黄陂路17号,原巴公房子,曾是苏联援华顾问的住所;而与之相邻的珞珈山街住宅区,则见证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雅集生活。这些空间记忆构成了武汉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黎黄陂路完成了从租界街道到城市文化地标的华丽转身。20世纪末,武汉市对这一区域进行保护性改造,将其打造成集咖啡馆、画廊、创意工作室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建设者们面临着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难题——既要保留建筑的历史风貌,又要赋予其现代生活功能;既要延续文脉,又要激活新生。最终呈现的结果令人欣慰:那些经过修缮的百年建筑内部,如今容纳着独立书店、艺术沙龙和精品商铺,传统与现代达成了微妙的和解。每逢周末,阳光透过梧桐叶隙洒在石板路上,游人或驻足欣赏橱窗里的手工艺品,或坐在户外咖啡座闲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生活图景。







黎黄陂路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既保存了历史的厚重感,又保持着生活的鲜活性。这里既有百年老字号的早点铺,飘散着热干面和豆皮的香气;也有先锋艺术家的工作室,展示着前卫的艺术作品。这种时空叠合的奇妙体验,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角度。对老武汉人而言,这里是承载童年记忆的邻里空间;对游客来说,这里是了解近代中国的活态博物馆;对创意阶层,这里是激发灵感的灵感源泉。不同人群在这里相遇、对话,共同续写着街道的新篇章。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黎黄陂路的变迁折射出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层逻辑。在全球化与地方性激烈碰撞的今天,如何守护城市的文化基因,成为每个都市面临的共同课题。黎黄陂路的成功转型证明,保护历史街区不是将其变成僵化的标本,而是要让其在当代生活中持续生长。这种"活态保护"的理念,强调尊重原有空间格局与生活方式,通过功能更新而非彻底改造来实现文化传承。武汉市民对黎黄陂路的情感认同,恰恰来自于这种既熟悉又新鲜的城市体验——它足够"武汉",又不失时尚;足够古老,又充满活力。

漫步在黎黄陂路,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街道上,为这条百年老街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建筑立面上的光影交错,在斑驳的树影间摇曳,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百年来在此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这条街道的呼吸从未停歇——过去,它是租界时代的繁华表征;抗战时期,它是暗流涌动的革命前线;新中国成立后,它是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而今,它是武汉面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黎黄陂路告诉我们,真正的城市遗产不仅存在于博物馆的展柜中,更流淌在日常生活的街道巷陌里。保护这样的街道,就是保护一座城市的记忆与灵魂,就是为未来保留一份珍贵的文化可能性。

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黎黄陂路如同一座漂浮在时间长河中的孤岛,保存着武汉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可能——一种尊重历史、包容多元、从容前行的城市气质。每一次脚步踏在它的石板路上,都是与过去的对话;每一次目光掠过它的建筑立面,都是对未来的思考。这或许就是黎黄陂路最珍贵的馈赠:在喧嚣的都市中,为我们保留了一处可以放慢脚步、倾听城市心跳的空间。

下午5时许,从黎黄陂路出来,车子向鄂州驶去。

(3534 2025/8/20)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本人认证,本-西蒙斯回复评论:我没有退役

本人认证,本-西蒙斯回复评论:我没有退役

懂球帝
2025-09-16 08:35:11
宁夏47岁“巨婴”郭冷,除跳舞连衣服也不会洗,年入百万无人敢嫁

宁夏47岁“巨婴”郭冷,除跳舞连衣服也不会洗,年入百万无人敢嫁

动漫里的童话
2025-09-14 11:40:38
河南女教师被奸杀,法医保留精斑25年,凶手身份令人难以置信

河南女教师被奸杀,法医保留精斑25年,凶手身份令人难以置信

飞云如水
2024-06-04 20:56:33
恶性度最高的肿瘤是那些?

恶性度最高的肿瘤是那些?

肿瘤医学论坛
2025-09-16 19:19:27
穿白裙子的气质美女

穿白裙子的气质美女

小椰的奶奶
2025-09-12 08:20:39
石平事件再度升温:日本社会拒绝接受,中国坚决“拒绝废弃物”

石平事件再度升温:日本社会拒绝接受,中国坚决“拒绝废弃物”

科普100克克
2025-09-14 03:21:42
谢霆锋哭晕!张柏芝带三胎儿子公开现身,母子俩笑得灿烂,生父成谜

谢霆锋哭晕!张柏芝带三胎儿子公开现身,母子俩笑得灿烂,生父成谜

扒星人
2025-09-16 13:24:19
以军向也门荷台达港发出撤离警告

以军向也门荷台达港发出撤离警告

环球网资讯
2025-09-16 20:02:35
国道撞死6匹马后续:牧民好说话,车主不厚道,当地交警透露内情

国道撞死6匹马后续:牧民好说话,车主不厚道,当地交警透露内情

妙知
2025-09-15 13:41:51
一市民捡到2267.83克巨型金条!最新消息

一市民捡到2267.83克巨型金条!最新消息

浙江之声
2025-09-16 11:29:49
欧冠-毕巴1-3阿森纳:枪手主力中锋只能虐菜,但雄狮并不菜|前瞻

欧冠-毕巴1-3阿森纳:枪手主力中锋只能虐菜,但雄狮并不菜|前瞻

体育世界
2025-09-16 17:44:24
歌手于文华:再婚嫁未婚小伙,23年并未生子,如今的她幸福吗?

歌手于文华:再婚嫁未婚小伙,23年并未生子,如今的她幸福吗?

说历史的老牢
2025-09-15 11:07:12
中国女篮热身赛名单:韩旭、张子宇领衔,李梦、王思雨等不在列

中国女篮热身赛名单:韩旭、张子宇领衔,李梦、王思雨等不在列

懂球帝
2025-09-16 10:21:08
盘点从俞敏洪手里出走的6位大佬,罗翔最让人意外,罗永浩混最差

盘点从俞敏洪手里出走的6位大佬,罗翔最让人意外,罗永浩混最差

户外钓鱼哥阿旱
2025-09-14 12:20:04
戏子误国!这6位为了捞金“坑惨”老百姓,如今下场是咎由自取

戏子误国!这6位为了捞金“坑惨”老百姓,如今下场是咎由自取

小椰的奶奶
2025-09-15 16:09:27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本赛季还未进球!德媒:舍什科夏窗被推荐给拜仁,价格为7000万欧

本赛季还未进球!德媒:舍什科夏窗被推荐给拜仁,价格为7000万欧

直播吧
2025-09-16 19:15:05
湖北女子拿老公4000元工资1周4次买榴莲  老公:这日子还过不过?

湖北女子拿老公4000元工资1周4次买榴莲 老公:这日子还过不过?

阿SIR观察
2025-09-16 10:21:22
秦奋的亿万财富来源揭秘

秦奋的亿万财富来源揭秘

萧獻记录风土人情
2025-08-18 21:50:49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英军眼
2025-07-30 14:55:01
2025-09-16 20:52:49
林海看世态
林海看世态
原创文字
2094文章数 15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本地
手机
家居

数码要闻

酷比魔方预热 iPlay 70 Max Pro 5G 平板:13 英寸屏、展锐 S715

50岁阿姨也能穿得亮眼高级,这些搭配的技巧请收好,特别实用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手机要闻

真我 15 深度体验:续航超预期,但这一点让人意难平

家居要闻

江南秘境 理想生活模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