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聊了两年的搭子,连真名都不知道,却比闺蜜还懂我。”
这句话像钉子一样钉在评论区,点赞冲得飞快。
很多人以为找搭子就是图个热闹,其实图的是“说话不用解释太多”。
疫情那阵子,楼下便利店都关门,屏幕对面那个头像成了唯一24小时在线的“人”。
不聊股票,不聊房价,就聊“今天午饭吃了啥”和“我妈又催婚”。
简单到有点傻,却能把堵在胸口的那团气慢慢吹散。
年轻人把搭子当树洞,中年人把搭子当止痛药。
二十来岁的,一句“在吗”能蹦出十几个表情包;
四十来岁的,一句“最近好吗”后面往往跟着一长段孩子叛逆、工作瓶颈。
年龄不同,需求不同,但都在找一个“听完就算”的耳朵。
匿名是把双刃剑。
有人因为匿名敢说“我真的撑不住了”,也有人因为匿名被一句“呵呵”扎得半夜删软件。
信任像纸,皱过一次就难抚平。
于是大家慢慢学会:
头像可以假,情绪必须真;
聊得再深,转账两个字绝口不提。
最离谱的,是有人和搭子聊了八百多天,从没提过见面。
不是不想,是怕见了面,滤镜碎一地。
隔着屏幕,对方永远是“懂我的那个人”;
见了面,万一对方边吃麻辣烫边抖腿,幻想直接破灭。
可就算这样,还是忍不住每天点开那个灰色头像。
因为现实里,连叹气都要挑场合。
而在搭子面前,崩溃可以像发朋友圈一样随手即发。
说到底,搭子不是解药,是创可贴。
贴不住伤口,至少能挡住风沙。
哪天不聊了,就把聊天记录一删,像把用过的创可贴扔进垃圾桶。
不体面,但管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